2018年青岛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共76张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36948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4.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青岛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共76张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18年青岛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共76张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2018年青岛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共76张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2018年青岛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共76张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2018年青岛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共76张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青岛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共76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青岛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共76张(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7 文言文阅读,六年真题全练,命题解读课外文言文以选择题和句子翻译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基本知识和语法现象(实词、虚词、古今异义、通假、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的掌握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值为12分。,一、2017青岛,第1014题,12分文言文阅读。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 王敬臣,长洲人。十九为诸生,受业与校。性至孝,父疽发背,亲自吮舐。老得瞀眩疾,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关保之变,挈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之。抑亟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而抑父被虏去,不知所之。或语之

2、曰:“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原文有删改) 【注释】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疽j:毒疮。瞀mo眩:眼花头晕,迷糊。挈:带领。斫zhu:砍。亟j:急忙。,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抑亟以身蔽母 蔽:遮蔽,遮挡 B不知所之 之:去、往 C或语之曰 或:有人 D汝慎无往就死也 就:完成,1.D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

3、词。D项就:靠近。,2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例句:而其父被掳去 A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 B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其一犬坐于前(狼) D其真不知马也(马说),2A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例句和A项中,其:他的。B项其:表反问语气;C项其:其中的;D项其:难道。,3下列句子,与“夫孝,德之本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B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C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D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3B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句式。常见文言句式有:

4、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等。文言文句式,要结合句子意思来解释。例句:判断句;A项倒装句;B项判断句;C项被动句;D项倒装句。,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王敬臣的父亲背部长疮,他亲自为父亲吸舔脓疮;为了照顾年老生病的父亲,他整夜不脱衣服在父亲床边服侍。 B乱兵劫持了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就要用刀砍人,孙抑急忙挺身而出保护母亲,使母亲免受伤害。 C孙抑的父亲被乱兵劫走,孙抑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父亲,最终没有成功。 D无论是王敬臣悉心照料病中的父亲,还是孙抑挺身而出保护身处险境的母亲,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根本的孝道。,4C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5、,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C项有误,原文“卒得父以归”。,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只要稍微听到咳嗽声就立刻爬起来悉心服侍自己的父亲。 (2)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 孙抑说:“我难道因为害怕死而舍弃我的父亲吗?”,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微:稍微;重点词有:畏:害怕。,【参考译文】 孝经说:“

6、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 王敬臣,长洲人。十九岁考中了诸生,跟随魏校学习。平生非常孝顺,他的父亲后背上生了毒疮,王敬臣常常是嘴对着父亲的背疾处进行吮舐。父亲得了目眩病,王敬臣每晚都睡在父亲床边的地下,连衣服也不脱,只要听到咳嗽声就立刻爬起来悉心服待自己的父亲。 孙抑,世代居住在晋宁洪洞县。关保之变,带领父母妻子儿女逃避兵乱到平阳的柏村。有乱兵到村里抢夺财物,拔出刀吓唬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举刃欲砍孙抑的母亲。孙抑急忙用身体护住了母亲,请求替母亲受砍,母亲才得以解放。而孙抑的父亲被虏去,不知到哪里去了。有人告诉他说:“你的父亲被驱赶向东去了,然而东面的军队将掠到的百姓都杀了,你小心不要去送死了。”

7、孙抑说:“我难道因为害怕死而舍弃我的父亲吗?”于是前往,进入危险的地方,几次差点死了,终于带父亲回来了。,二、2016青岛,第812题,12分文言文阅读。 子犹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曰“性也”。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 郑余庆素吝。一日,忽召亲朋数人会食。众皆怪之。侵晨赴之。日高,余庆方出,呼左右曰:“吩咐厨家蒸烂去毛,莫拗折项!”众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又久之,盘出,酱醋亦极香新。但见每人前粟饭一碗,蒸葫芦一枚,皆匿笑强进。 王罴性俭率。镇河东日,尝有台使至,罴为设食,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

8、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择选,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原文有删改) 【注释】子犹:即本文作者冯梦龙。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派出的使者。舂(chn):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爨(cun):生火做饭。,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忽召亲朋数人会食 会:适逢 B众皆怪之 怪:觉得奇怪 C皆匿笑强进 匿:偷偷地 D. 乃裂去薄饼缘 缘:边缘,1.A 本题考查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文言实词,要结合课内文言文中本词释义来理解。A选项句意应为:忽然召集几个亲戚朋友去聚集吃饭。会:聚集,而不是适逢。所以该项解释不正确。“会”的义项有两个,一是在口技中,“会宾

9、客大宴”,“会”是“适逢”之意。二是在陈涉世家中,“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会”是“集会、聚集”之意。结合此句语境,后一个意思更准确。,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例句: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湖心亭看雪)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C呼尔而与之 (鱼我所欲也) D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隆中对),2D 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而”一词多义的辨析。例句中“而”表转折。A.句意:我畅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而:表顺承;B.句意:戴着高高的帽子而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而:表并列;C.句意:大呼小叫地喊别人过

10、来再给他。而:表顺承;D.句意: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富足却不知道爱惜。而:表转折,但是,却。与例句相同。故选D。,3下列句子中,与“罴为设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观潮) B客从外来,与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 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出师表) D舜发于畎亩之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B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常见特殊句式有: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例句“罴为设食”为省略句,省略“之”。A项是被动句;B项是省略句,应是:客从外来,与(之)坐谈。C项是判断句;D项是状语后置的倒装句。故选B。,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1、( D )(2分) A一天,郑余庆请亲朋好友去吃饭,大家一早就去赴宴,结果直到日头高照,郑余庆才出来。 B郑余庆让左右侍从叮嘱厨子“蒸烂去毛,不要折断它的颈项”,大家以为他要请吃蒸鹅蒸鸭之类。 C王罴对使者浪费粮食的做法甚为不满,命令侍从撤去食物。由此可见他节俭直率的特点。 D子犹认为,节俭是一种品性,与生活贫穷毫无关系。他提倡节俭,但是反对过于吝啬。,4D 本题考查的是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选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作答。A、B、C选项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D选项中,子犹认为,节俭是一种品性,与生活贫穷有关系,而不是“毫无关系”

12、,贫穷了不得不节俭。,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 节俭到吝啬的地步,那么即使金子玉器堆积成山,又跟乞丐有什么不同呢? (2)尔之择选,当是未饥! 你有选择地吃,应当是不饿!,5解析:此题考查课外文言句子的翻译。解答时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句中关键字词,并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参考译文】 子犹说:贫穷是有志者中常有的;节俭是人的天性。贫穷了不得不节俭,但是节俭的人不一定贫穷,所以说是“人的天性”。可是节俭不可以吗?有言道:吝啬是不可取的。节俭到吝啬的地步

13、,那么即使金子玉器堆积成山,又跟乞丐有什么不同呢? 郑余庆素来很吝啬。有一天,(他)忽然召集几个亲戚朋友去聚集吃饭。大家都感到奇怪。早晨就去赴宴。太阳升得老高了,郑余庆才出来,召唤左右侍从说:“吩咐厨师蒸烂了去掉毛,不要折断了脖子!”众人相互看了看,认为一定是蒸鹅鸭之类的东西。又过了很长时间,用盘子端了出来,酱料、醋也很清香新鲜。只见每人面前一碗米饭,一个蒸熟的葫芦,众人都偷偷地笑着勉强吃了。 王罴生性节俭率直。镇守河东的时候,曾经有朝廷派出的使者到来,王罴给他准备饭食,使者撕下并丢掉薄饼的边缘。王罴说:“从耕种到收获,已付出了很多功夫,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再生火做成饭,(又)用了不少力

14、气。你有选择地吃,应当是不饿!”(王罴)命令手下的人撤掉了饭食。使者很惊讶,感到十分惭愧。,三、2015青岛,第610题,12分文言文阅读。 故事两则 向有友人馈朱鲫于孙公子禹年,家无慧仆,以老佣往。走送之,及门,倾水出鱼,索盘而进之。及达主所,鱼已枯毙。公子笑而不言。以酒犒佣,即烹鱼以飨。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颜欢慰否?”答曰:“欢甚。”问:“何以知之?”曰:“公子见鱼便欣然有笑容,立命赐酒,且烹数尾以犒小人。”主人骇甚,自念所赠颇不粗劣,何至烹赐下人。因责之曰:“必汝蠢顽无礼,故公子迁怒耳。”佣扬手力辩曰:“我固陋拙,遂以为非人也!登公子门,小心如许,犹恐筲斗不文,敬索盘出,一一匀排而

15、后进之,有何不周详也?”主人骂而遣之。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朱鲫:红鲫鱼,一种名贵的观赏鱼。孙公子禹年:孙禹年,淄川人,清代顺治年间兵部尚书之子。飨(xin):用酒食款待。 非人:不懂事理的人。筲(sho)斗不文:用小水桶盛着鱼,不够体面。筲斗,小水桶。铛(chn)臼:煎茶、碎茶用具。,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走送之 走:跑 B自念所赠颇不粗劣 念:思念,怀念 C手自烹进 手自:亲自用手 D贵官执盏一拱曰 执:拿着,握着,1.B B句“自念所赠颇不粗劣”意思是“自己想想所赠的东西并不粗劣”。记承天寺夜游中“念无与为乐者”中“念”是“考虑”的意思,陈涉世家中“念鬼”中“念”是“考虑、思索”的意思。这里的“念”并不是“思念、想念”的意思,而是“考虑、想想”的意思。,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例句: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B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C故临崩寄臣以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