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说课稿 教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34415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下册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说课稿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说课稿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下册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说课稿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下册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说课稿 教科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说课稿1、 教材说明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先观察一些常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交流观察到的发现,从而得出观察物体沉浮的科学方法。第二部分是完成实验二,先预测所观察物体的沉浮,并让他们说说想法,然后让学生实验,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从而知道哪些物体预测错了,根据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第三部分就是进入本课的重点探究活动,让学生探究萝卜由小到大、橡皮由大到小时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从而明白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这三个部分的内容安排环环紧扣,步步深入,让学生在探究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马上生成一个新的问题,即进

2、入下一个探究活动。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探究物体的沉浮上一定很感兴趣。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判断出一些常见物体的沉浮情况。也会很自然地想到物体的沉浮与它们的大小、轻重有关。因此学生在探究物体的沉浮时会积极投入,充分发挥出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动手探究后,会发现原来的认识可能有偏差。这就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明白实践是证明猜想的最好方法。三、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及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研究方法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一)科学知识目标: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

3、状况不改变。 科学(二)探究目标:1、对物体的沉浮做出大胆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四、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并进行大胆猜测,以及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得出结论,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难点是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和与他人的合作,明白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五、材料准备1、教师用:水槽、萝卜、小刀、橡皮、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

4、料块各一。2、学生用:水槽、一号材料袋、二号材料袋和实验记录单。 六、教学流程(一)、故事导入,初步感知沉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这里我设计了模拟情意来引入新课,立刻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这设计也是和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从而能够顺利展开本课的教学。 (2) 讲解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在这个环节里,我先让学生自由阐述他们心中的想法,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判断物体沉与浮的标准。接下来,教师演示这一环节的设计我主要是想让学生知道沉与浮。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对判断标准的理解情况,也能成为后面实验的理论依据。(三)、实验二,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渗透科学思想。我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物体在

5、水中的沉浮状况,同样让学生大胆猜测,再进行实验,实验后学生会发现很多实验结果都与猜测不同,从而引导学生懂得科学真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出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4) 、实验三,探究同种物体沉浮的规律。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小实验,一个是观察萝卜由小到大时的沉浮状况,另一个是观察橡皮由大到小时的沉浮状况,目的是想让学生明白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直观的实验学生能很快领悟其中的道理。 (五)、课后小结学生先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师做最后小结,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