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课件-总论课件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8233720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剂学课件-总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药药剂学课件-总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药药剂学课件-总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中药药剂学课件-总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中药药剂学课件-总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药剂学课件-总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剂学课件-总论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剂学总论,绪 言,TKS SKT (T:teacher K:knowledge S:student),从这两公式你想到了什么?,TKS SK + T 传统灌输型教学模式,教师的美称与赞誉 “蜡烛” “油灯”式的 “教学相长”,美国哈佛大学80年代创立的New Path Way 教学模式,教师起到的是Catalyst 的作用,T SK SK,两种模式,孰更为可取?,方剂教学怎样走?,那么,我们方剂学究竟是什么样的一门学科呢? 一、概念与性质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础课程之一。 二、何谓方剂?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

2、,按着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 三、任务与目标 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来达到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为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鱼与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而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鱼具体的某一方剂 渔君臣佐使等 组方原理与 配伍规律,点石成金,四:方剂学的地位和重要性,看下图,地基,设计,建材,房子,入住,装修,法,药,处方取药,方,理,方的加减,五、方剂学的发展概况,重点记忆历史上的“第一” 与“之最”,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晋肘后备急方,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唐王涛外台秘要,宋代太平圣惠方 太平惠民

3、和剂局方,金元四大家, 朱 橚 载方61739首,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普济方,10 金、成无己 伤寒明理论,11 新中国成立以来方剂学全国统编教材,方剂药理学 方剂药动学 方剂药代学 ,新兴学科,日本的救心丸 韩国的黄连上清丸 德国的针叶制剂 ,历史重任,六、如何学好方剂学 1首先,深刻理解组方原理,掌握配伍规律及其变化,熟悉其功用、主治以及临床运用等。 2 背诵和熟记 3时时温故而知新,不应平素不努力,事先预习,最好能提出问题,从而在课堂上解决问题。 4复习一遍中药学和中医诊断学等基础课程。 5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学会“渔”的本领,七 具体要求,本教材共208首方,一级方剂100首,掌

4、握组成、用法、功用、方义、主治及其主要加减变化,深刻理解其配伍意义。 二级方剂50首,熟悉其组成、功用、主治及主要配伍意义。 三级方剂,了解其功用及主治病证。 一、二级方要求背诵方歌。,第一章 方剂与治法,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治法,依法统方,方从法出,方剂的发展,不断反复,不断提高和升华,螺旋向上,临床实践,方剂理论,方剂是辨证施治的有力武器,病因 病机 病位 病性等 如风寒表实证之麻黄汤,辩证,施治,方剂,病人,可见,方有一定之法,而法有不定之方,即法是固定的,方是灵活的。 方从法出 法随证立 方即是法,从学方 剂学的 角度看,从,组成,功效,治法,主治,回答此方之 所以适用于 这些病证

5、的 作用机理,由证及理,于理联法,以法统方,一环紧扣一环,理法方药紧密联系在一起。 既不能有方无法,亦不能有法无方;方是法的体现,法是方的依据。或者说,方从法中来,法从方中现。 方以药成,辨证、治法、方剂三者必须紧密相合,第二节 常用治法,治法的内容丰富多彩,但就内治法而言,可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概括之。 程钟龄说:“而论治病之方,则可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治法归于一。” 汗法 吐法 下法 温法 和法 清法 消法 补法,治法,汗法,定义:发汗解表,宣肺散邪,六淫之邪随汗而解。 依据:其有邪者,渍形为汗,其

6、在皮者,汗而发之。 分类:辛温、辛凉。 适应范围: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表证者。,吐法,定义:涌吐,胸膈胃脘、痰涎、宿食、毒物。 适应范围:中风痰雍,宿食,毒物,痰涎壅盛。 注意事项:因吐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均应慎用。,慎用,下法,定义:荡涤肠胃、排出粪便。 依据:其在下者,引而竭之。 分类:由于积滞有寒热,正气有盛衰,邪气有夹杂,故下法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 适应范围: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和法,定义: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证得以解除的一

7、种治法。 依据:中满者,泻之于内。 适应范围: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温法,定义:温里袪寒,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 依据: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其高者,因而越之。 分类:温中散寒、温暖肝肾、回阳救逆。 适应范围:脏腑的沈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阳气衰微。,清法,定义:清热泻火凉血,使在里热邪得以消散。 分类: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热解毒清脏腑热。 适应范围:热证火证热甚成毒及虚热。 注意事项:切不可纯用苦寒泻火之法,苦能化燥伤阴。,消法,定义: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 分类: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渐积而成,病势较缓,而多虚实夹杂,必须渐消缓散而不能急于排除的病情而

8、设。 适应范围: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症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补法,定义:补养的方法,恢复人体正气的一种治法。 依据: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分类: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峻补、缓补、温补、清补“虚则补其母”。 适应范围:各种虚证。,第二章:方剂的分类,一、分类的目的 便于学习和掌握 二、具体分类:历代不一。主要有: 病证分类 病因分类 脏腑分类 组成分类 治法(功能)分类,七方,代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药方论序中说:“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是最早的方剂分类法,七方,大方,小方,缓方,复方,偶方,奇方,急方,大方,有两种含义。 (1)是指药

9、味多或药味少而剂量大的方剂,以治邪气方盛,须重剂治疗者。 (2)或是下焦疾患,药量多而须频服的方剂,如大承气汤、大青龙汤等。正合“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大则数小”、“多则九之”。,小方,有两种含义。 (1)是指药味少或药味多而药量小,以治病邪较轻,须轻剂治疗者。 (2)或治上焦疾患,或量重而须分次频服的方剂。如葱鼓汤、桑菊饮。正合“君一臣二,制之小也”、“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小则数多 。,缓方,是指药性缓和,用于一般慢性虚弱病证,需长期服用,使之渐趋痊愈的方剂。如四君子汤。正合“治有缓急”、“补上治上,制以缓”、“缓则气味薄”。,急方,是指药性峻猛,用于病势

10、危急,须迅速治疗、急于取效的方剂。如四逆汤。丘合“治有缓急”、“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奇方,是指单味药或组成药物合于单数的方剂。如独参汤、三妙丸、五苍散、七味白术散、九味羌活汤等。正合“近者奇之”。成方切用云:“近者为上为阳,故用奇方,用其轻而缓也”。因近属上属阳,奇为阳,病在上故以奇方上达也。,偶方,是指两味药或组成药物合于双数的方剂。如二妙散、四物汤、六味地黄丸、八味肾气丸、十全大补汤等。正合”远者偶之”。成方切用云:“远者为下为阴,故用偶方,用其重而急也。”因远属下属阴,偶为阴,病在下故以偶方直下之。故日:“汗者不以偶,阴沉不能达表也;下者不以奇,阳升不能降下也。”,复方

11、,是指两方或数方合用而治较为复杂病证的方剂。如小柴胡汤合平胃散而成柴平汤以治湿疟(方中柴胡为银柴胡)。证合“奇之不去,则偶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而成方切用云:“此示人以图融通变也。如始也用奇,奇之而病不去,此其必有未合,乃当变而为偶,奇偶迭用,是日重方,即后世所谓复方也。”,十剂,始于北齐徐之才的“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宣,通,燥,涩,滑,重,补,轻,泄,湿,去,壅,脱,闭,枯,湿,弱,著,怯,实,滞,姜橘之属,龙骨牡蛎之属,麻黄葛根之属,人参羊肉之属,桑白皮赤小豆之属,冬葵榆皮之属,磁石铁粉之属,紫石英之属,大黄葶苈之属,通草防己之属,第三章:方剂的组

12、成,组方的目的与意义,各种中药,组成,方剂,增强或改变其原有的功用,调其偏性,制其毒性,消除或减缓不利因素,即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第一节 组方原则,历史沿革 1始见于内经,“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一臣二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2张元素,“力大者为君” 3李东垣,“主病之谓君,兼见何病,则以佐使药分别之此制方这要也”。“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佐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 4明柯柏斋,“大抵药之治疗,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助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又相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疗之药至病所者,使也”。,君药,针对病因、主病或主证(症)而起主要治

13、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组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臣药,1.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症的药物; 2针对兼证(症)或兼病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佐助协助君臣,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 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症) 佐制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 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即因 “主药之偏而为监制之用”之意 反佐即病重邪盛,可能拒药时,配伍 少量药性与君药相反而又能在治 疗起相成作用的药物,防止拒药。 即“因病势之盛而为从治之用”。,使药,引经报使:能引方中之药至病所的药物。 调和诸药: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升麻葛根,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川芎,上部

14、-桔梗,下部-牛膝,甘草-调和诸药,关于君臣佐使的有关问题,决定一首方剂中君臣佐使的条件 (1)作用主次 (2)药量轻重 (3)效力大小 2一首方中君臣佐使的数量 不固定 3如何区分一首方剂的君臣佐使 组成复杂的方剂,只能按药物的不同使用,以主要和次要部分来划分他们之间的关系。 4君臣佐使是否一应俱全 未必,第二节 组成变化,理由,组成变化,病情的轻重缓急,病人年龄的大小,各地用药的习惯,生活习惯的嗜好,季节气候的不同,患者体质的强弱,变化的内容,药味增减变化: (1)佐使药的加减:是在主证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些药进行加减以适应一些次要兼证的需要。也叫随症加减。 (2)臣药的加减:这种加减改变了

15、方剂的配伍关系,会使方剂的功效发生根本变化。,变化的内容,药量增减变化 组成不变,但药量增减。药量是药力的标识,用量不同,其药力大小、配伍关系也发生改变,引起整个方剂的效力、主治和治疗范围等三个方面的改变。 (1)效力的改变 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的鉴别,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的鉴别,变化的内容,(2)主治的改变,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鉴别,变化的内容,(3)治疗范围改变 由于个别药物用量的增减,引起功效的变化,从而扩大了治疗范围。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误下,然表邪未解,而脾虚气滞兼见腹满时痛,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喜温喜按,为太阳兼太阴,治以解表和里,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未尽之表邪,加重芍药用量,和脾缓急止痛。,变化的内容,剂型更换变化 同一方剂,尽管用药、用量完全相同,由于剂型不同,在运用上也有区别。主要在于药力大小与峻缓的区别,以及在主治病情上有轻重缓急之分。,理中丸与人参汤的鉴别,第四章:剂 型,一、定义 所谓剂型,是指药物在使用前,根据不同的药性和质地,以及治疗的需要,加工制成一定的制剂形式。 二、目的意义 1学习前人的经验。 2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青蒿-捣汁服用,天花粉-生用(流产),杏仁-后下(杏仁酶水解苦杏仁甙成氢氰酸,杏仁酶遇热被破坏)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