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33048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执教者:付平顺,专题概要导读,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末,世界先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的革命。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走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科技创新都伴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内燃机,再到电子计算机,生产和生活实践一再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层出不穷。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和政治上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地球日益变小,被称为“地球村”。,时政热点探究,

2、(二)中国近现代科技,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三、三次科技革命,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巩固和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突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刺激;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和突破;各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大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牛顿力学,电磁学,相对论,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电力、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三次科技革命,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巩固和发展;自然科学

3、的发展和突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刺激;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和突破;各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大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牛顿力学,电磁学,相对论,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电力、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珍妮纺纱机、蒸汽机、汽船、火车,电灯泡、汽车、飞机、电话、电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生物工程,纺织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石油化工、钢铁工业,原子能工业、宇航工业、信息产业、生物工程,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比重不断上升,科学和技术结

4、合更为紧密;科技革命由首先从一国开始发展到在几国同时开始,棉纺织业机器的发明和使用、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重工业使用机器和蒸汽机、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等环节相互促进,层层展开,一系列交通工具的发明的意义:缩短了世界各地之间距离、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提高了生产和运输的效率,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便捷的交通,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广泛的途径;使生产

5、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组织,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逐渐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愈演愈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促进了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变人民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方式,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近现代三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一19世纪上半期),(1) 前提和条件: 前提: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18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世界上

6、最大的殖民国家,海外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在资本、原料和市场等方面为工业革命的进行准备了条件),(2)开始: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棉纺织业,以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方式开始。,(3)进程: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生产,极大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冶金、采矿等重工业部门使用蒸汽机和机器生产。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人类迈进了火车时代。,(4)完成: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大机器生

7、产取代了传统的工厂手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此后法国、美国等也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世界其他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5)意义和影响 对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意义:机器的发明和广泛使用,蒸汽机成为动力之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极大促进了近代大工厂生产的发展。汽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提高了生产和运输的效率,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促进了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工业革命大大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使人类社会开始受到环境污染的困扰。,近现代三次科技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一20世纪初期),(1)背景:

8、19世纪下半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逐渐趋于完善,资本主义的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电磁学等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资本主义发展和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2)主要内容:电力、石油作为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内燃机作为新机器的发明和汽车、飞机等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等新的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3)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和标志): 发明大王爱迪生:1879年他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有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2000多项发明,被称为“发明大王”(精神:意志坚定,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和探索等

9、)。,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电被广泛应用到家庭生活、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信息传递等方面,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电的发明和使用,促使其他工业部门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4)新机器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 内燃机和汽车的发明: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汽车之父”)等人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本茨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飞机的发明: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航空飞行器的先驱”)成功地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发明的意义:增强了人们的生产和运输的能力

10、,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使人类联系加强,促进先进思想和文化的传播。(不利影响:带来了环境污染;战争、车祸、空难等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安全),近现代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刺激;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和突破;各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大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2)主要内容: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人类由此进入了“信息时代”。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克隆

11、技术尤为,引入注目。),(3)特点:科技发展、更新和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4)影响: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促进了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变人民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方式,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各国发展高新科技政策: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尤里卡计划”;日本:“科技立国”政策(或“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12、中国:“863计划”(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苏联和东欧国家:“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精要考点拓展,1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及其认识。 (1)落后的原因: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掠夺,国民政府和四大家族的搜刮和战争的严重破坏,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经济的残破状况不可能为科技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二战结束后,美国推行扶蒋政策,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中国处于内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华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新中国成立初期采用苏联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管理体制。5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恶化。50年代后期

13、,中共“左”倾错误不断发展,导致6070年代出现“文化大革命”。 (2)认识:国家独立、政治局面稳定是振兴经济、发展科技的必要前提。认清国情、实事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发展科技的重要保证。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方针,同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中国尽快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就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把教育和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对科技的投入;“863”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一代又一代的科技

14、工作者的不懈努力。,3我国面对当前第三次科技革命形势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4经济全球化出现以及发展的因素。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2)工业(科技)革命的进行。(3)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4)国际组织的建立。 5新时期中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举措和具体做法。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在顺应经济全

15、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高速发展。,6.如何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影响?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巨大的生产力,还会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改变世界的面貌,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2)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既能够造福人类,也能够毁灭文明,如“三废”排放、过度开发带来环境问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给人类带来灾难等。发展科学技术,要树立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观念,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战争行为,兴利除弊,扬长避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人类文明

16、的发展。,7.科学技术与战争、和平的辨证关系如何? 战争刺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发明运用于军事,又使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 和平环境,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加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和平。,8.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历史启示有哪些?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努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积极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科技,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树立和平与环保意识;将科技用于造福人类。 (4)青年学生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将来报效祖国。,9.中外科学家、发明家有哪些优秀品质? 坚持科学真理,勇于探索;刻苦勤奋,积极进取;注重实践,善于观察和思考;谦虚谨慎,继承前人文化成果;热爱和平,关爱人类命运等。,10.举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