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6 ---解析精品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8231106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6  ---解析精品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6  ---解析精品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6  ---解析精品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6  ---解析精品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6  ---解析精品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6 ---解析精品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6 ---解析精品Word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考知识模拟卷61、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C.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2、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以江、淮、两浙路稍旱即水田不登,乃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运用的方法是( )A尊重客观规律 B引进良种 C提高地力 D精耕细作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

2、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井田制的瓦解C.冶铁技术的进步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4、汉代桓宽在盐铁论水旱中记载,手工商业者“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农事急,挽运衍之阡陌之间。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货五谷新弊易货。或时贳民,不弃作业”。材料反映出当时A经济结构单一 B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经营C城乡一体以农村经济为主导 D未形成相对独立的手工业、商业体系5、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说明( )A.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B.明清官窑的瓷器大量投放市场C.官窑瓷器工艺制作

3、水平越来越高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6、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私营B.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7、国语晋语说,西周实行“工食于官”的制度。这说明西周时期A手工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B手工业被官府垄断和控制C家庭手工业成为主要形式D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8、“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以下可以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

4、史实是( )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B.“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C.“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D.“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9、唐朝后期夜市不断发展繁荣,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就描写了夜市的繁荣景象。当时夜市的繁荣表明( )A.其对当时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B.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C.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D.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10、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实现“均贫”“均平”的社会秩序。这主要是因为重农抑商( )A实践了儒家的“仁政”主张 B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C彰显了

5、传统的“民本”思想 D抑制了工商业者私欲的膨胀11、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B.沿海居民生活艰难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海禁政策后果严重12、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这反映了()A.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

6、象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徽商,俗称“徽帮”,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徽商在宋代开始活跃,全盛期则在明代后期到清代初期。 材料一 徽州保界山谷,土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大都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之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摘编自徽州府志 徽州的行商、坐贾都善于利用宗族势力进行商业垄断,或者是控制某一城镇的全部贸易,或者是把持某一行业的全部业务。黟县商人朱承训,对“乡人觅业而来,与失业而贫者”“因材推荐”,从而使族人乡党在吴城越聚越多,势力不断发展。在建立行业性的垄断时,徽商也得益于宗族势力的支持。 如徽商吴荣让,在浙江桐庐的焦山,他“立宗祠,祠本宗,置田以共祀事如向法召

7、门内贫子弟,悉授之事而食之”。“举颜氏家训徇庭中,诸舍人皆著从事衫,待命庭下以为常。”此外,徽商还借助宗族势力,结交官府,寻求政治靠山,以谋求更大的商业利益。摘编自田兆元、田亮商贾史 材料二 要实现关系的和谐,在对人以“诚”的同时,行事必须取乎中,适乎其中.不能偏激,不走极端,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中、和二字是紧密相连的。荀子强调:“中和者听之绳也。”掌握中和之度就是人和,这种精神应是商人精神中最成熟的部分。摘编自吴慧中国古代商业 材料三(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徽商在明清时期走向全盛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三,列举两例以说明宏村中建筑布局是如何体现“中和”精神的。14、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元朝的赋税,“大抵,江淮之北赋役求诸户口,其南则取诸土田”。北方征收的税粮分为地税和丁税两种。地税是白地每亩三升,水地每亩五升。以后一律改为每亩输三升。丁税每丁二石。各色户计分别按照不同的规定输纳丁税、地税之中的一种。官吏、商贾纳丁税;工匠、僧、道、儒户等验地交地税;军户、站户占田四顷以内者免税,逾此数者纳地税。一般民户大多数交纳丁税。灭南宋后,“民田之税二十而取一,仍宋之额也。商税之征三十而取一”。在南方,基本承袭南宋旧制,继续征收夏、秋两税。两税之中,以秋税为主,所征为粮食,也有一部分折钞征收。盐由国家垄断,盐商向政府纳课换取盐引,到盐场支盐,再运到规定的地区贩卖。

9、除北方的地税、丁税和南方的秋、夏二税外,盐课收入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财赋来源之一。摘编自元朝的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元朝赋税制度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赋税制度的影响。答案1.B 2.B 3.C解析: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反映了手工业技术的的进步,联系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出现手工业炼钢和淬火柔化技术锯子等,因此选C.4.D5.A解析:从题干欧洲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使中国瓷器中包含了欧洲风格可知,A项正确,官窑的产品主要是为政府、皇家服务的,不会出现大量投放市场的现象,故B 项错误。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错误。题干意为中国瓷器有了

10、欧洲风格,没有体现出欧洲采用中国制瓷技术,故D项错误。6.B 7.B 8.C解析: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题干说的是宋朝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分析选项,C说的是宋代的时候,随着城市商业的发展,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故C符合题意;其他与题意不符。9.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夜市的发展。题干材料反映了唐朝后期夜市的繁荣景象,可知唐代对市场交易时间严格限制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故A项正确;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是在南宋,故B项错误;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是在明清时期, 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故D项错误。10.B11.D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沿海地方土地并不适

11、宜农耕,居民多以海为生;如果禁海的话,民众无以为生,多结队出海为盗;故选D。A项材料并未体现;B项不是材料的中心意思,材料主要是说禁海政策影响民众的生计;C项材料也为体现。12.A解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 反映了分封制下,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故A项正确。西周土地实际上为诸侯占有,故B项不正确,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井田制下,土地所有权归国家,但实际占有土地的是诸侯,故地权不是合一的,所以排除D项。13. (1)受徽州地理环境影响,外出者众多;善于利用宗族势力促进商业经营:寻求政治靠山,以保障商业活动;用宗法观念、儒家思想加强宗族凝聚力;处于明清时期商业

12、经济发展的大势中。(2)承志堂的整体布局以中线划分,中间前为庭院,后为主人会客的前厅和长辈居住的后厅,宅院的左侧是娱乐场所,心侧是生活区,功能分区明确;宏村的整个村落以汪氏宗祠乐叙堂为中心,仿牛形而建;村落的水系工程使人居与自然和谐统一;民居形式多样,大都以天井为中心展开布局,内部和谐统一,文化内涵深刻。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徽州府志强调徽州的地理特点对徽商的影响,商贾史中的材料再三强调“宗族势力”对徽商的影响,再结合所学进行补充即可。第(2)问,材料二强调中国商人身上的“中和”思想,即在“中”中达到“和”的境界;在宏村的建筑布局中体现此思想的有:承志觉的整体布局、宏村的整体布

13、局、民居的布局、水系工程等,结合所学即可回答。14. (1)特点:实行南北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对军户、匠户、站户实行优待.有一定限度的免税权:注重盐税征收,工商业税率较低,原因:元代疆域辽阔,南北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统治者对各族、各地人民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元代统治重视商业的发展。(2)影响: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保证了国家税收来源,増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固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解析:笫(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北方征收的税粮分为地税和丁税两种”,“在南方,基本承袭南宋旧制,继续征收夏、秋两税”“军户、站户占田顷以内免税,逾此纳地税”“商税之征三十而取一”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从元代疆域辽阔、统治者的民族政策和玳视商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可从维护统治、增加税收及引发的社会问题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