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理学最新版-第3章-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26513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毒理学最新版-第3章-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药物毒理学最新版-第3章-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药物毒理学最新版-第3章-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药物毒理学最新版-第3章-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药物毒理学最新版-第3章-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毒理学最新版-第3章-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毒理学最新版-第3章-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药物的肝脏毒性,肝脏是机体最易受药物损伤的器官之一; 口服和腹腔给药,含药血液第一个分布的器官; 外源性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处置中心; 药物致死事件及导致撤出市场的首要原因; 新药肝毒性的预测系统还不完善。 药源性肝损伤:指由药物本身及(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毒性,五,四,三,二,一,肝脏损伤的生理学基础,药物对肝脏损伤的类型,常见肝毒性药物,肝损伤的评价,授课内容,肝脏损伤的组织形态学,一 肝脏损伤的生理学基础,一 肝脏损伤的生理学基础,1.肝脏能容纳30%循环血量,通常总血量的10%-15%存在于肝脏中,因此血药浓度与肝脏中药物浓度密切相关 2.经口服或动物腹腔

2、给药后,肝脏处于具有潜在毒性作用药物的最高 浓度中 3.肝脏具有对药物代谢的首关效应 4.药物对胆汁形成有干预时,可导致胆汁淤积或其他相关肝脏毒性,肝脏易受药物损伤的原因,肝脏的主要功能及功能障碍的后果,中央静脉,肝腺泡三带,门管区,肝动脉 门静脉 胆小管,肝小叶三区,肝小叶三区 小叶中心区:毒性化学物的主要靶位 带中区: 门管区(门静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胆管) 肝腺泡三带 1带:与血液入口相邻(门管区) 2带: 位于,带之间 3带:与中央静脉相邻(小叶中心区),二 肝脏损伤的形态学基础,腺泡分带现象及意义,1带谷胱甘肽(GSH)含量高,该区主要作用是脂肪 酸氧化、 糖原异生以及尿素生成 3

3、带细胞色素P450蛋白含量高,该区具有最强的解毒作用,是 肝中毒的最初靶位.,1)肝细胞各组分水平沿腺泡区带呈浓度梯度分布 氧浓度: 1带2带3带 胆盐浓度:1带2带3带,2)蛋白质水平沿腺泡区带呈异质性分布,二 肝脏损伤的形态学基础,肝细胞:毒性化学物的主要靶点 内皮细胞: 库普弗细胞:免疫系统的一部分 星形细胞:胶原生成,VA的储存 隐窝细胞,肝内细胞,二 肝脏损伤的形态学基础,三 胆汁形成,)液体和离子:直接扩散 )胆酸:细胞内转运 )药物,代谢物:MOAT和 MDR-P糖蛋白载体 )清蛋白:胞饮和胞内转运,四种形成方式:,排泄与贮存,胆管: ATP依赖性收缩 排出受阻 肝脏损伤,胆囊:

4、 贮存,重吸收,(细胞毒药物或活性代谢物),影响典型肝毒物部位特异性损伤因素,三、肝损伤的类型,1)肝细胞坏死 2)脂肪肝 3)胆汁淤积 4)肝脏血管损伤 5)肝纤维化 6)过敏性肝炎 7)肝肿瘤,1) 肝细胞死亡,死亡模式:,A 凋亡(apoptosis),B 坏死(necrosis),A 凋亡(apoptosis) 概念: 机体用于清除不再需要或 不再有正常功能细胞的正 常生理过程。 形态学标志(与“坏死细胞”区别) 细胞萎缩、核染色质密集、 质膜保持完整、形成凋亡 小体及无炎症反应,B 坏死(necrosis) 概念: 是细胞受到化学因素(如强 酸、强碱、有毒物质)、物 理因素(如热、辐

5、射)和生 物因素(如病原体)等的伤 害,引起细胞死亡的现象。 形态学标志: 细胞肿胀、渗漏、核崩解、质 膜碎裂及炎症细胞迁入。,1 肝细胞坏死的生化机制:,(1)脂质过氧化:如乙醇、四氯化碳、可卡因 (2)不可逆地与大分子结合:如对乙酰氨基酚、可卡因 (3)钙内环境平衡失调 (4)免疫反应:如氟烷、二氯芬酸;,共同特征:反复接触毒物(通常是药物)形成了药物-蛋白 质加合物,其 他:1 线粒体损伤; 2 细胞骨架损坏:半乳糖胺通过耗竭膜蛋白合成 必须的三磷酸尿苷造成细胞死亡,2 药物作用的主要靶点,1 线粒体(水肿、扭曲、破裂) 2 质膜(离子泵受损,细胞水肿) 3 内质网 (含P450酶);

6、4 细胞核 5 溶酶体,(一)线粒体,功能:参与能量代谢和ATP合成,钙的储存和释放; 损伤:水盐调节功能障碍,镜下可见水肿;线粒体膜扭曲破 裂,线粒体片密度改变; 药物:四氯化碳、可卡因;,(二)质 膜,功能:包绕肝细胞,维持细胞浆和外环境间离子平衡; 损伤:水进入细胞净运动,造成细胞肿胀;质膜起泡; 药物:对乙酰氨基酚,乙醇,汞制剂,鬼笔环肽,2 药物作用的主要靶点,功能:合成蛋白和磷脂;药物生物转化的部位;释放钙离子; 损伤:内质网形态膨胀; 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四氯化碳、可卡因;,(三)内质网,损伤:与细胞核结合并产生诱变,活化核酸内切酶,核内染 色质错排 药物:如黄曲霉素B、半乳糖胺

7、、亚硝胺,(四)细胞核,功能:含消化酶系如蛋白水解酶 损伤:数量和体积增加,(五)溶酶体,2 药物作用的主要靶点,2) 脂肪肝(fatty liver),概念: 脂质积聚含量超过总重量5 特点: 1 肝急性中毒的常见 2 停药后可逆,不引起肝细胞坏死; 3 脂肪变性部位: 与药物引起坏死相似。脂肪变性可单独出现,也 可与肝细胞坏死共同出现。,2)脂肪肝,大泡性脂肪变性 (药物:乙醇、嘌罗霉素 甲氨蝶呤等),分 类:,微泡性脂肪变性: (药物:四环素、丙戊酸钠 抗病毒核苷、等),脂肪变性原因: 1)脂蛋白合成抑制:嘌罗霉素 2)甘油三酯与脂蛋白结合降低:四氯化碳 3)极低密度脂蛋白转运受干扰:四

8、环素 4)脂质氧化损害:四氯化碳 5)脂肪酸合成增加:乙醇,2)脂肪肝,3) 胆汁淤积(cholestasis),概念:胆汁生成量下降或胆汁中某一溶质(如胆红素)分泌障碍。 生化特征:某些正常情况下在胆汁中浓缩的化合物(尤其是胆盐和胆红 素)的血清含量升高。,原因: 胆管系统完整性受损,胆汁形成与分泌障碍 药物:伴肝 坏死:氯丙嗪、红霉素; 不伴肝坏死:避孕药、同化类激素 其他 药物:巴比妥类、阿米替林、卡马西平、丙米嗪、西米替 丁苯妥英、丙氯拉嗪、甲苯磺丁脲、醋竹桃霉素、 乙醇、甲基睾酮。,4)肝脏血管损伤(vascular injury),血管内皮损伤,血流受阻,组织缺氧,肝静脉闭塞病变,

9、肝紫癜,口服避孕药,同化激素,区带3的细胞最易受损,窦状隙支持膜脆弱化,概 念: 慢性肝损伤晚期,纤维组织逐渐增多,肝脏微循环变形引起 细胞缺氧并重建,最终肝脏结构由纤维组织壁包绕互连成为 重建肝细胞结节。,有害因素: 长期饮酒;含砷的药物和甲氨蝶呤;甲基多巴、异烟肼 双氯芬酸(慢性活动性肝炎,如不及时停药,也可导致肝硬化) 维生素A (作用于Ito细胞,肝纤维化),5)肝纤维化,分 类: 第一型:胆汁淤积型【较多见】 氯丙嗪引起的黄疸性肝炎 第二型: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形式存在,过敏体质有易感性 甲基多巴,氟烷,肼屈嗪,干扰素等,特 点: 难以预测,与用药量和疗程无头 有的患者存在家族史 在用

10、药后1-5周发病,6)过敏性肝炎,种 类:良性,恶性 有害因素:亚硝酸盐、合成抗氧化剂、药酶诱导剂如 苯巴比妥等,7)肝肿瘤,临床前试验最常见的肿瘤出现部位,四 引起肝损伤的常见药物,上表 肝脏损伤的类型和药物,五、肝损伤的评价,(一)血液学检查,血清白蛋白 凝血酶原时间 血清胆红素 染料廓清试验 药物廓清试验 血清肝酶测定,肝毒性的血清酶指标,五、肝损伤的评价,(二)形态学评价,最有价值的肝毒性评价手段: 检查实验动物肝组织切片(光学或电子显微镜),(三)药物肝毒性的一般表现,全身表现 肝功衰竭时可出现出血和低血糖、肝性脑病,预防对策,定期 检查肝功 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营养不良者、酗酒者、老年人对肝毒性药物敏感; 注意HIV感染者的用药; 对新问世的新药,要慎重。对患者进行知识教育,十分 重要。,第三章 总结,1 肝脏的主要功能 2 药物导致肝损伤机制 3 药源性肝损伤分为几种类型 4 脂肪肝的概念,特点,分类,形成原因以及何种药 物可引起该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