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组织(tang2007)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25611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胚胎学-组织(tang2007)1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组织胚胎学-组织(tang2007)1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组织胚胎学-组织(tang2007)1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组织胚胎学-组织(tang2007)1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组织胚胎学-组织(tang2007)1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胚胎学-组织(tang2007)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胚胎学-组织(tang2007)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胚胎学 授课老师:唐啸尘 学时:66,课程安排与要求:,理论课 40学时(组织学:20,胚胎学:20) 实验课26学时(第三周开始) 实验课不能缺席,须当堂交实验报告,其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总分 实验课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期终考试 总评成绩=70% 期终考试 + 30% 平时成绩 联系电话:2305541,绪 论 一 组织胚胎学的定义,1组织学Histology:研究有机体微细结构及机能的科学。 组织Tisssue:是由形态、结构、机能及来源相同或相似的细胞(cell)及其周围的细胞间质(intercellular substance)所组成的有机结构。 细胞间质的特点: )不具细胞形态

2、; )由细胞分泌的; )位于细胞之间的; )内含纤维和基质的。,组织学的研究范围:,有机体的构成方式:细胞组织器官有机体 研究基本组织、细胞形态和结构、器官的组织形式和联系、三者间的关系及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组织学HISTOLOGY的研究范围: 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 普通组织学 Histology: 器官组织学 OrgansHistology:,研究细胞的结构、生理及起源问题的学科,研究各组织起源、分化、形态结构、机能关系及再生等问题的学科,研究器官的微细结构、机能关系及组织发生和变化等问题的学科,2胚胎学Embryology:,研究有机体发生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又称个体发生学或

3、发育学) 胚胎embryo :从受精卵开始直到幼虫或幼体破膜而出(孵化)或 脱离母体(产出)为止的幼小个体。 研究范围: 胚前期:生殖细胞(Germ Cell)的形成成熟过程 发育 胚胎期: 受精卵 孵化(产出) 胚后期 :幼虫(体) 性成熟 死亡,二组织胚胎学的分科,1 依研究对象分:动物、植物 2 依研究方法分 1)叙述组织学:用描述的方法,记述有机体内细胞及细胞间质如何有机结合为组织,不同组织以何种形式构成器官。它是组织学其他学科的基础。 2)病理组织学:研究疾病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变化及其结局和转归。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疾病诊断和研究的主要方法。,3)叙述胚胎学:用描述的方法,记述有机体

4、的个体发育过程,包括生殖细胞的起源成熟受精卵裂胚层分化和器官形成等一系列过程。它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个分科。 Aristotle亚里斯多德(DB.384-322):鸡胚 鸡,4)比较胚胎学:比较各动物发育过程,从而阐明动物进化的线索。 例1:海鞘: (俄)柯瓦列夫斯基: 外形:似腔肠动物,营固着生活, 发生过程:有一蝌蚪状幼虫(有尾幼虫)、并出现脊索(尾部),即具脊索动物胚胎发育的特点, 属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例2:文昌鱼(头索动物亚门)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具脊椎动物的特点:脊索、神经管、咽鳃; 具无脊椎动物的特点:内脏(肾管、生殖腺)的结构 意义:确定了无脊椎和脊椎动物间的直接联系。,

5、5)实验胚胎学:,又称发育生理学,探索个体发育的原因、器官形成的动力和器官发生时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了解形态形成的规律。 用机械方法(对胚胎针刺、结扎、注射、去核)等寻求发育原理 朱洗: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 童第周:金鱼卵的调整能力,朱洗:无外祖父的癞蛤蟆(蟾蜍)(孤雌生殖:P228),涂血卵,卵发育,针刺,正常幼体,成长,性成熟,产卵,脑垂体 催产,受精,正常个体,(雌),童第周:卵的调整能力,对金鱼2细胞期分割、研究卵的调整能力 结果:3对 /9对正常胚胎,1对不进行原肠作用的囊胚,其余为中间类型的配合(楼P207),6)生态胚胎学:研究个体发育各阶段对环境条件的依赖关系。 7)化学胚胎学

6、: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比如酶的代谢活动,N.A、Hormone、Vit等的形成和作用。 8)分子胚胎学:研究Pro、N.A对胚胎分化的作用。了解特异蛋白是怎样合成和为何具有准确的时空性。(胚胎分化问题是发育过程中特意蛋白质合成的问题)。 9)免疫胚胎学:研究个体发育中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的形成。,三组胚的研究方法与技术,1 活体观察研究 1)观察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自然条件下的 胚胎发育和变化的 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2)活体染色以确定卵子预定器官形成物质的 部位和原肠形成中它们的移动(用染色的12%琼胶薄片进行追踪研究) 3)体外细胞、组织培养 4)显微电影:用摄像机拍摄显微

7、镜下的纤毛运动、有丝分裂、受精、胚胎发育过程,命运图,2组织切片技术,1)常规光镜切片:取材-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切片-复水-染色-脱水-透明-封固 切片厚在10um以下,苏木精( Hematoxylin )-伊红( Eosin )染色(HE法),光镜下观察 2)电镜切片:切片薄至0.1um,固定剂,包埋剂,切片和染色剂均与光镜切片不同,电镜下观察,3)特殊显微镜的应用,暗视野显微镜: 原理:斜射强光能呈现微细颗粒(法拉第-丁达尔现象)。 应用:观察核膜、质膜、核仁、Mit、Ld(脂滴) 相差显微镜: 原理: 利用光线干涉现象将相差转为振幅差 应用:不需染色可分辨出 Gol、Mit、鞭毛、

8、纤毛。 荧光显微镜: 原理 利用UV(紫外光)提高分辨率 应用:观察能被UV激发产生荧光或能被荧光染料染色的结构 电子显微镜: 原理 用电子束代替光束,提高分辨率 光镜:大于200 nm ,电镜:1 nm,3.组织培养技术: 把细胞、组织、器官在体外培养。如胚胎干细胞和肿瘤细胞的体外培养。 4.显微操作技术:显微操作器下核移植,探讨核质关系并为杂交育种提供新的试验途径 5.细胞融合技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的过程。如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6.放射自显影技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进入细胞后,标记物选择性的置换核酸蛋白质等代谢物上的原子或分子而使代谢物被标记,最后通过显影了解物质

9、在细胞内的代谢途径及细胞寿命。,7.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利用化学试剂与细胞化学成分直接或间接反应,在局部形成有色沉淀,在显微镜下对组织和细胞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例如福尔根反应显示DNA,过碘酸-席夫反应显示多糖,脂溶性染料显示脂类等。 8.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技术:利用免疫学原理,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抗原)对组织内抗原(抗体)的分布进行定位。须与可见的细胞化学手段结合。可分析蛋白质、多肽、磷脂、糖蛋白等。,9.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使用带有标记物的核酸探针与组织细胞中的待测核酸氨碱基配对原子结合,在利用与标记物相应的检测系统,通过组织化学或免疫组化方法显示核酸在细胞内的分布。此法可在分子

10、水平研究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及其调控。 10.胚胎移植和试管动物:将一个哺乳动物(供体)的受精卵移植到另一头哺乳动物母体(受体)内,最后产下供体的后代。可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 (胚胎的供体和受体的生殖周期应一致),11.流式细胞仪技术:对单个细胞进行快速定性定量分析与分选的技术。可分析细胞的大小,核酸、蛋白质的含量及分选出高纯度的细胞亚群。,四与其它学科的关系,1组织学与生理学关系密切:生理机能研究以组织结构研究为基础。 2组织学与水产动物医学关系密切:组织学 作为对照 3胚胎学与水产动物繁殖、育苗的关系:胚胎发育过程是人工繁殖和育苗的基础。 人工繁殖:需胚胎学知识。水产养殖品种大多数存在天然

11、种苗不足的问题,就需应用胚胎发育规律,进行人工育苗,大量繁殖幼体。 繁育前应了解繁殖习性、性腺成熟度、胚胎、仔鱼发育过程 4胚胎学与遗传育种学的关系: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以及胚胎发育等知识是育种学的基础。 通过人工杂交、诱导雌核发育,多倍体、性别控制、核移植等手段来改变有机体的遗传性,培育出优良品种,例1 性别控制水产动物育种学 吴仲庆,意义: 提高生长率。因、生产性能不同,例 莫桑比克罗非鱼,体大 控制繁殖速度。例 罗非鱼繁殖能力强,3-4月岭可达性成熟。 提高水产品质量;肉质、规格 方法: 1)移植或阉割 2)控制发育条件: 温度: 鳄鱼 30以下胚胎发育为雌性,高于34,则雄性占优势 激

12、素:在性分化即将开始而性别尚未决定之前投喂,例:莫桑比克罗非鱼全雄“三系”法,原系:XY(),XX() 雄性纯合系YY(): XY()性逆转 XY()x XY()YY() 雄性纯合转化系YY(): YY() 性逆转 YY() 生产全雄后代: XX() x YY() XY() YY()的维持: YY() x YY() YY(),例2.多倍体育种,水产动物育种学 吴仲庆 P208 多倍体特点:生长快、肉质好 例:3N滇池鲫鱼生长快于2N, 3N美洲牡蛎比2N在生长速度上快2%,干肉重多40% 方法:温度、静水压、秋水仙素。 处理时机:受精过程(抑制极体排出),生殖细胞的发生,五.学习组织胚胎学应注

13、意的问题,1.形态和机能相结合 2.立体和平面的概念 3.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参考书籍,组织胚胎学彩色图谱 韩秋生,1997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发育生物学 桂建芳,2002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发育生物学 张红卫,20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动物胚胎学 曲漱惠 1980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篇 组织学 第一章 基本组织,组织: 分化相同(形态、结构、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与由这些细胞产生的细胞间质形成的有机结构。由胚胎早期的胚层逐渐分化而成。 四大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四大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器官-系统-有机体,第一节 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上皮组

14、织又称上皮(epithelium) 根据上皮的分布和功能的不同上皮可分为: 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 一.被覆上皮 (一).被覆上皮一般特征 1.组成:大量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 2.形态结构:形成一带状或膜状结构 3.分布:覆盖体表;衬贴在体内各管、腔、囊的内表面;脏器外表面(朝向体腔),(一).被覆上皮一般特征,4.具有极性,具特化结构 由于上皮处于边界位置,必然具有两个面: 游离面:面向着空间,不与任何组织相接触的面 基底面:与游离面相对的、附着于基膜上并借此与 结缔组织相连的面。 极性(polarity):指上皮的游离面和基底面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不同) 特化结构:

15、在游离面、基底面和细胞间的邻接面形成 5.功能:保护、吸收、分泌 6.再生能力强(分化程度低) 7.无血管、具神经,(二).被覆上皮种类,分类依据:细胞层数和细胞形状 表11 被覆上皮的类型和主要分布,(三)被覆上皮结构 1.单层扁平上皮:,分布:内皮:分布于心脏,血管,淋巴管等的内壁。 间皮:铺衬腹膜,胸膜,心包膜,肠系膜的表面. 浆膜=间皮 + 结缔组织 功能:1)利于液体流动、物质交换 ( 内皮,特点是细胞很薄,游离面光滑) 2)保护、减少磨擦 (浆膜,细胞游离面湿润而光滑),组成:一层薄的扁平细胞。 形态结构:表面观:不规则形,多边形或鱼鳞状。 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侧面观:梭形,

16、核椭圆形,胞质很薄。图1,图1,2.单层立方上皮:,组成:一层立方细胞。 形态结构:表面观:六角形或多边形。 侧面观:正方形,核圆形位于中央 图2 分布:肾小管、分泌腺的导管处,甲状腺滤泡 功能:运输、吸收、分泌 特化结构:刷状缘 刷状缘:肾小管内壁上皮游离面有染色深呈毛刷状的结构,图2,3.单层柱状上皮,组成:一层棱柱状细胞。 形态结构:表面观:六角形或多边形。 纵切面:高柱状,核长椭圆形近基底部。含杯状细胞(分泌粘液)。图3 分布:肠胃粘摸、胆囊内壁,外套膜(软体动物) 功能:吸收、保护、分泌 特化结构:纹状缘 有些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的游离面具有纤毛,如哺乳类的输卵管,双壳类软体动物的消化道和外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