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24659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4.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课前自学预案,yn,m,j,l,yn,hn,lun,dn,mn,fi,mn,n,j,ji,shn,实在 遮住天空 超出 依据 清澈 凄清 天黑、夜晚 用作动词,震响,使战栗 使震惊 黑沉沉的 作动词,下雨 通“裂”,分裂 指云的缝隙 门扇 形容声音很大 天空 恍然,猛然 侍奉,三、名句填空 (1)_,势拔五岳掩赤城。 (2)千岩万转路不定,_。 (3)_,日月照耀金银台。 (4)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_。 (5)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_,_? (6)越人语天姥,_。 (7)_,一夜飞度镜湖月。 _,送我至剡溪。,天姥连天向天横,

2、迷花倚石忽已暝,青冥浩荡不见底,仙之人兮列如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云霞明灭或可睹,我欲因之梦吴越,湖月照我影,一、作家剪影 李白(701762),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李白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不满两

3、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二、资料存盘 这首诗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4、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三、意旨探微 全诗通过对梦中天姥山的描述,表现了自己徜徉山水的乐趣。诗歌后两句更是点亮了全诗的主题,表现了对权贵的蔑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课堂探究学案,梦游天姥吟留别,1诗人游的是天姥山,却首先谈瀛洲,有何用意?作

5、者是怎样来表现天姥山的高峻的? 【参考思路】 首先用“烟涛微茫”的瀛洲的难求、难得来衬天姥山的可睹、可寻,这便是陪衬、铺垫的手法,这使诗一开始就带有神奇的色彩。,作者将它与五岳、赤城、天台进行比照,把其高耸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它纵可连天,横可遮天,五岳赤城不在话下,万丈天台拜倒脚下。事实上天姥山只不过是浙东一处灵秀之地,与天台并峙,较五岳却是小巫见大巫,这便是用陪衬、夸张的手法营造一个神奇的氛围。神奇的色彩、神奇的氛围,将我们一步步引向那梦幻的境界。,2本诗题为“留别”,而作者却花费大量的笔墨来渲染梦境,这表现了什么主题? 【参考思路】 李白是通过一个离奇变幻、自由壮伟的极乐梦境来表达自己对自

6、由乐土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的。神仙世界的五彩缤纷,反衬出人间社会的极端丑恶,诗人借此表达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憎恶。诗人认为,神仙世界虚无缥缈难以寻觅,那就在人世间像神仙一样纵情山水恣意游乐吧,决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表现了诗人蔑视权贵、放达乐观的精神。,3诗人是如何由现实过渡到梦境,又由梦境过渡到现实的? 【参考思路】 从现实到梦境由过渡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衔接,既写出梦之所源,又写出了梦之所向。“之”代指越人语,承上;“飞度镜湖”这一神来之笔突出梦境,从而引出下文对梦境的描写。 由梦境到现实的过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

7、境突然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4“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想法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参考思路】 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 离开长安,诗人除去了无聊的宫廷词臣的束缚,脱离了丑恶污浊的官场,“仰天大笑出门去”,大有陶渊明的“归去来”之意。,5最后一段在表现主旨上有何作用? 【参考思路】 最后一段由写梦转入写实,感慨深沉,议论激昂。诗人有感于仙境的幻灭,联系自己政治上的失意,认为世间行乐,总是乐极悲来,古来万事,恰如流水东去。所以,还是骑鹿入山寻仙访道吧。这种伤感情绪和避世态度表现了李白消极的一面。但消极不等于沉沦,纵情山水求仙访道虽属避世,却表现了李白与恶势力势不

8、两立的决心。也正因为有此决心,诗人才昂首挺胸地喊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心声。这心声在诗末喊出,犹如一盏聚光灯,照亮全诗。灯光下,我们看见了李白飞扬的神思、飘逸的风采;灯光下,我们看见了李白豪迈的气概、傲岸的风骨。,于是,我们真正读懂了这首诗,也读懂了李白。诗人为什么要用烘托、夸张等手法把天姥山写得那么高峻挺拔、举世无双?是因为诗人要借此入梦,追求理想。诗人为什么要把梦境描写得那么清幽壮美?渲染得那么热烈辉煌?是因为现实世界的丑恶,让诗人憎恶;是因为“洞天福地”的平等自由实现了诗人的理想。所以,诗人要骑鹿游山,寻仙访道,以示决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诗人要高蹈出世,

9、傲啸林泉,以示决不向权贵低头弯腰的坚定信念。这,就是李白!这,就是照亮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聚光灯!这,就是一代诗仙魅力四射、辉映千秋的光源所在!,1想象瑰丽,夸张大胆 诗的开头部分“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夸张的手法使天姥山显得雄奇、高大、壮丽、奇特。 诗中描绘了金碧辉煌、光耀夺目的神仙世界,是作者借助想象把不同地方的不同物象进行建构和幻化的结果,形成了气象万千的美妙空间,生动地展示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尽显浪漫主义特色。,2构思新奇,自由奔放 歌颂洞天之美丽,以鞭挞唐王朝的丑恶,抒发对天姥山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恨;为惜别而赋诗,却写游访名山,以表明自己目前和今后的战斗意

10、志,别开生面。作者为表达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不拘一格,句型多变化,节拍有缓急,显出了一派独特的风格。,3语言精炼,参差多变 语言精练清新,长短句式参差多变,富有很强的表现力。诗人在表现梦中奇景时,用精练清新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四幅画面,色彩和情调各不相同。同时诗人还注意用句式的变化表达感情,全诗的句式以七言为主,交错运用四言、五言、六言和九言句式,节奏有缓有急,取韵换韵也平仄相间,富有音乐美,使诗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课后巩固练案,阅读下列诗段,回答12题。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且放白鹿青崖间开

11、心颜?”一层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 _ _ 答案: 体现了作者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理想。 2“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_ 答案: 消极的思想情绪。,(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望江南 (宋)李 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 玉花:喻雪花。,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_ _ 答案: “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

12、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_ _ 答案: 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传唱久远的词,所描绘的是寒江独钓图和茅舍竹篱图:江边上,白雪纷纷扬扬,渔翁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悠然自得地独钓,享受着美好的自然景象,他自己也成为这景色的一部分。茅舍竹篱边,在这个桃花源般的仙境里,有收获的喜悦缩鳊圆鲫入轻笼,有含饴弄孙的快乐欢笑有儿童,生活闲适自在。诗人通过那个穿蓑戴笠的渔翁表达了自己的志趣,他热爱美丽的大自然,认定这美丽的自然中包含了自己的人生志趣,他要将自己融于这自然之中,所以能塑造出这样一位渔翁形象,绘出这样一幅美景图。,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