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及临床诊断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24709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6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及临床诊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糖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及临床诊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糖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及临床诊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糖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及临床诊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糖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及临床诊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及临床诊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及临床诊断课件(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化学,临床生物化学,陈群力 13838895625,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人体生物化学与疾病,第二节 糖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及临床诊断,糖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第二章 第二节,及临床诊断,一、遗传性糖代谢疾病,一、遗传性糖代谢疾病,1. 乳糖酶缺乏与乳糖不耐受 2. 半乳糖血症 3.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 4.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5.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6. 糖原贮积病 7. 黏多糖贮积症,一、 遗传性糖代谢疾病,(一)乳糖酶缺乏与乳糖不耐受,- D-葡萄糖,- D-半乳糖,乳糖,1. 乳糖不耐受概念,乳糖酶缺乏或不足可导致乳糖水解及吸收障碍,称为乳糖吸收不良;若同时出现腹胀、腹

2、泻、腹痛等临床症状,则称为乳糖不耐受。, 乳糖酶属于-半乳糖苷酶家族的一种糖苷水解酶,婴幼儿时期,催化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后者是婴幼儿大脑迅速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断奶后,35岁,乳糖酶(因无用武之地)逐渐减少合成,直至停止合成; 成年后,若长期持续饮用乳品(初期以少量多次慢饮为宜),也可刺激肠道内乳糖酶合成及活性增加,虽活性和数量不如幼儿时期,但仍能有效帮助分解乳糖。,小肠,乳糖酶的表达:时间特异性及诱导表达,.,亚洲人9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酶缺乏;,中国人中,北方人与南方人相比,乳糖不耐受的人少一些;,鲜奶酸奶奶酪,北欧诸民族(或欧洲人)和非洲少数游牧部落中的多数人可终身消化乳糖

3、,即可终身合成乳糖酶;,2. 发病机制,乳糖酶缺乏,乳糖在小肠内不被分解,进入回肠、结肠,乳糖导致肠道渗透压升高,水份进入肠道,水样腹泻,CO2、H2,CH4等气体,腹胀、肠鸣、腹痛,肠道细菌,进入血液,经肺呼出,3. 主要分型及临床表现,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指婴儿自出生起,就没有乳糖酶的表达,多有家族遗传史,此型很少见。 新生儿开始哺乳后1至2小时,即出现消化道症状,以腹泻为主,并伴有腹胀、肠鸣音亢进、痉挛性腹泻,严重的还伴有呕吐、失水、酸中毒;大便为水样、泡沫状,呈酸性,含有乳糖; 体征变现:体重不增,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腹部膨隆等。, 原发性(成人型)乳糖酶缺乏,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4、是指婴儿哺乳期不出现症状,一般从断乳后35岁开始,随年龄增长,乳糖酶逐渐减少,活性逐渐降低,成年后更加明显,本型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以肠道症状为主,表现为肠不适症状,如腹胀、肠鸣、气多、腹痛、腹泻等。,常继发于一些疾病之后,如感染性疾病、局限性回肠炎、免疫球蛋白缺乏症、严重性营养不良等,由于疾病,可导致小肠黏膜细胞受损,当那些疾病痊愈后,可持续存在乳糖酶缺乏。 临床变现,除了消化道症状外,还有全身乏力、出汗、心悸、恶寒、头晕、头痛,有时还有心前区疼痛。成年人长期患此病会因缺钙导致骨质疏松症。,4. 主要生化检验, 酸性粪便:pH 5 6,(正常pH 7 8) 乳酸在肠道细菌酵解下产生大量酸性物

5、质;, 乳糖耐量试验异常: 实验过程中或试验后,出现腹胀、腹泻、腹痛等症;, 乳糖氢呼气试验:阳性, 小肠黏膜活检:乳糖酶活性低下。,(二)半乳糖血症,-D-葡萄糖,-D-半乳糖,D型-()-Galctose D型-右旋-半乳糖,CHO,HO C H,半乳糖代谢,半乳糖激酶 ATP,半乳糖,1-磷酸半乳糖,UDP-半乳糖,UDP-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1-磷酸半乳糖尿苷酰转移酶,糖酵解、糖原合成,UDP-半乳糖-4-差向异构酶,糖脂 糖蛋白 蛋白聚糖,半乳糖的主要来源是牛奶,在肝脏中可转变为葡萄糖。,半乳糖血症,是以血液半乳糖增高为特征的一种中毒性、遗传性代谢疾病,主要是由于半乳糖代谢途径中

6、半乳糖激酶,或1-磷酸半乳糖尿苷酰转移酶先天缺陷,进而引起半乳糖代谢障碍,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 发病机制,本型症状较轻,新生儿不表现症状,后因白内障就医而被确诊,一般不出现肝脏、肾脏损害,以及神经系统异常。,半乳糖醇进入晶状体,造成晶状体肿胀、浑浊,早期就发展形成白内障。,(1)半乳糖激酶缺乏,白内障,(2)1-磷酸半乳糖尿苷酰转移酶缺乏(经典常见),白内障,1-磷酸半乳糖 肝细胞、肾小管、脑组织损伤,血液半乳糖、1-磷酸半乳糖均升高,发病率1/(1.11.5万),UDP-半乳糖焦磷酸化酶(成人后表达),UDP-半乳糖, 多数患儿出生时正常; 出生后数天,因哺乳或人工喂养牛乳中含有半

7、乳糖,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拒乳、体重不增加等症状; 数周后出现白内障、肝脾肿大、黄疸、腹水、低血糖(1-磷酸半乳糖过多可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出现低血糖)、蛋白尿、生长停滞等; 数月后出现智力发育障碍,常夭折。,3. 主要生物化学检验, 血半乳糖浓度测定:正常浓度为110194mol/L(应用半乳糖氧化酶法或半乳糖脱氢酶法),患者血半乳糖浓度升高。 尿半乳糖和半乳糖醇浓度测定 可用酶法测定。 红细胞1-磷酸半乳糖尿苷酰转移酶、半乳糖激酶浓度降低; 肝功能异常、高氯性酸中毒(腹泻所致)、蛋白尿、氨基酸尿和低血糖,(非特异性检测)。,预后 患儿的预后取决于能否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未经正确治疗者大

8、都在新生儿期死亡,平均寿命约为6周,即便幸免,日后亦遗留智能发育障碍。获得早期确诊的患儿生长发育大多正常,但多数在成年后可有学习障碍、语言困难或行为异常等问题(半乳糖是婴儿大脑迅速发育所必需的)。女性患儿在年长后几乎都发生性腺功能不足,原因尚不甚清楚。,(三)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由于肝脏1-磷酸果糖醛缩酶(B型醛缩酶)缺乏或活性降低(为正常人的012%),在进食含果糖或蔗糖的食物后,引起呕吐、营养不良、低血糖等症状。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部分杂合子也有症状,发病率1/13万。),1. 发病机制,在肝脏中,果糖 1-磷酸果糖,果糖激酶,1-磷酸果糖醛缩酶,磷酸二羟丙酮 甘油醛,丙糖激酶,3

9、-磷酸甘油醛,糖酵解,或糖异生,1-磷酸果糖, 1-磷酸果糖抑制肝糖异生和糖原分解,导致低血糖, 无机磷酸减少, ATP生成障碍,导致肝肿大、肝硬化等症,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失衡,胞内渗透压升高(Na、K ),1-磷酸果糖,线粒体无机磷酸,有氧氧化减弱 PiADP ATP ,肝细胞膜ATP依赖性离子泵功能(如ATP依赖性钾通道),肝细胞肿大、坏死、脂肪浸润、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有氧氧化减弱,无氧酵解加强,导致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1-磷酸果糖,线粒体无机磷酸,有氧氧化减弱 PiADP ATP ,无氧酵解增强,产生大量乳酸,2. 临床表现, 出生后即给予人工喂养的新生患儿,由于各种奶方中大多

10、含有蔗糖,常在23天内出现呕吐、腹泻脱水、休克和出血倾向等急性肝功能衰竭症状; 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在给予含蔗糖或果糖的辅食后发病,在喂养30min内即发生呕吐、腹痛、出冷汗直至昏迷和惊厥等低血糖症状,若不及时终止这类食物,则患儿迅速出现食欲不振、腹泻、体重不增、肝大、黄疸、腹水和水肿等。 有些患儿在婴儿时期会因屡次进食“甜食”后发生不适症状而自动拒食,这种保护性行为可使患儿健康成长至成人期。少数患儿可能因未及时诊断治疗而死于进行性肝功能衰竭。 儿童或成人患者,在进食蔗糖或果糖食品后不久,出现严重腹痛、恶心及呕吐,多无低血糖,日后多表现为对甜食的厌恶感。,3. 主要生化检验, 果糖耐量试验:显示

11、果糖耐量受损,患儿呈现血果糖浓度升高,血葡萄糖降低,同时血磷、血钾呈一过性降低,血清乳酸、丙酮酸和尿酸增高。 低糖血症时,还可见患儿血清胰岛素降低,而胰高糖素、肾上腺素和生长激素浓度增高;随着这些激素的变化血浆游离脂肪酸明显增高,有别于正常人。 活检肝、肾、小肠黏膜,B型醛缩酶缺乏或酶活性显著降低。,附注: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1. 概念,2. 临床表

12、现, 神经系统:头昏、头痛、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是贫血缺氧导致神经组织损害所致; 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时皮肤、黏膜的主要表现; 呼吸循环系统:气急、气短、呼吸困难,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 消化系统:消化液分泌减少甚至腺体萎缩,进而导致消化功能减低、消化不良,出现腹部胀满、食欲减低、大便规律和性状的改变等。长期慢性溶血可合并胆道结石和脾大。缺铁性贫血可有吞咽异物感或异嗜症 ;,3. 贫血有多种分类方法,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和增生低下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慢性贫血; 按红

13、细胞形态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临床上常从贫血发病机制和病因的分类: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造血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和造血原料的异常 ,(如再障、缺铁性贫血、缺乏叶酸、B12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如外伤、肿瘤、消化性溃疡、痔和妇科疾病,4. 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 骨髓具有正常造血6-8倍的代偿能力,如果骨髓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溶血”或代偿性溶血性疾病。溶血性贫血常

14、伴有黄疸,称为“溶血性黄疸”。,按发病机制,红细胞自身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可分为 1红细胞膜异常 2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 (1)磷酸戊糖途径酶缺陷,如G-6-P脱氢酶缺乏症等。 (2)糖无氧酵解途径酶缺陷,如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等。 3遗传性珠蛋白生成障碍 4血红素异常,5. 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由于红细胞酶缺乏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最初称为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简称先非球溶) ,现称遗传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HNHA)。,根据自溶血试验的结果将这种贫血分成、两型。自溶血试验时,红细胞在病人自己的血清中温育后发生溶血,如果先加入葡萄糖或ATP,溶血可得到部分纠正者,为型;溶血不能被葡

15、萄糖纠正而能被ATP部分纠正,则为型。型是磷酸戊糖旁路中酶的缺陷所致,以葡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为最常见;型是糖无氧酵解途径中酶的缺陷所致,以丙酮酸激酶(PK)缺乏为代表 。,先非球溶型:以葡糖-6-磷酸脱氢酶(G6PDH)缺乏最常见 先非球溶型:以丙酮酸激酶(PK)缺乏为代表,分类,概念,(四)丙酮酸激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缺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溶血性、红细胞酶缺乏疾病,患者红细胞PK活性仅为正常人细胞酶活性的525%。发病率仅次于G-6-PD缺乏症。 ATP缺乏是PK缺乏症导致溶血的因素,PK活性测定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PK缺乏症呈现全球性分布,在北欧血统的人群中高发。在日本 此病与G-6PD缺乏症的人数大致相等,在我国,1984年胡亚美首次报道2例,至2012年5月前,国内报道的PK缺乏症所致溶血性贫血共12例。,1. 发病机制,葡萄糖,乳酸2,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2,1,3-二磷酸甘油酸2,3-磷酸甘油酸2,2-磷酸甘油酸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NAD,NADHH,丙酮酸2,2ADP 2ATP,2ADP,2ATP,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1)糖酵解,(2)发病机制, 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利用脂肪酸、酮体氨基酸等供能,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