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三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24345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三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16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三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16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三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16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三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16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三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三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三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总复习地理,第一部分 自然部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高考预测,第1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基础1 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导学,1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的三种存在形态:_。 (2)水体的三种类型:海洋水(占96.53%)、_(占3.5%)和大气水。 (3)陆地上水体,包括_、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 (4)水体的相互关系:陆地上各种水体具有_的关系。,气态、固态和液态,陆地水,河流水,水源相互补给,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学案导学,(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A_,B_,C_,D_, E_,F_,G_,H_, I

2、_。,蒸发,降水,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植物蒸腾,地下径流,下渗,蒸发,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2)由ACDEHG组成的是_循环;由FDI组成的是_循环;由AB组成的是_循环。 (3)水循环的整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_。 (4)水循环的原动力是_,C在我国主要表现为_。 (5)水循环的意义。 联系四大圈层,并在各圈层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学案导学,海陆间,陆地内,海上内,地表径流,太阳辐射能,夏季风,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维持着全球水的_,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陆地上水资源得到_和_。,学案导学,动态平衡,补

3、充,更新,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特别提醒 1外流区域既发生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水循环三种类型中,以海陆间循环最为重要,它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参与水体最多的是海上内循环。 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上,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此外,对地下径流、降水、蒸发环节也有影响。,学案导学,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想一想】 读以下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

4、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学案导学,B,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学案导学,解析:城镇建设中,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b环节),从而能导致地表径流(a环节)减少,地下径流(c环节)增多;同时由于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基础2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导学,1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概况: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和_。,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2)水资源的分布。,学案导学,降水量大,降

5、水量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东多西少,夏秋,冬春,大,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一个地区_的大小。 (2)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_。 (3)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影响的程度不同。 3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危机的原因。 人口的_和经济的_,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学案导学,经济活动规模,效益,持续增长,高速发展,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放废弃物增多,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导致水体污染,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学案导学,地下水,时

6、间分布,开渠引水,节水,重复利用率,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特别提醒 水资源的分析方法 1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2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水资源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多年平均径流量,二是人口总数。 3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区域面积,一般来说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大,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降水量,降水量越多,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学案导学,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想一想】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回答合理利用水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资源

7、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是怎样形成的?,学案导学,答案:(1)修建水库等蓄水工程,调节水资源时间上的不均衡;修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调节地区间水资源的不平衡。 (2)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速度,就会导致资源型缺水;如果人类利用不当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就会导致水质型缺水。,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1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考点研析,读懂重要图表 我国某河流的补给类型及流量变化图,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关键知识点突破 【关键点一】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比较如下。,学案导学

8、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续上表),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关键点二】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丰水期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位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方法技巧 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判读的一般方法 1注意纵、横坐标的判读。,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2分析河流流量与降水的

9、关系。,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3从流量过程线分析原因。 (1)河流的流量是由河流的补给形式(河水来源)决定的。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但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如长江源头有冰雪融水补给,沿途还有地下水、湖泊水补给,但它们都不如雨水补给量大,故雨水是长江的主要补给来源。 (2)径流量较大的河流(大江大河)多为雨水补给,其流量变化随降雨量变化而变化。如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夏汛,地中海气候区河流的冬汛,热带雨林气候区河流及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则无明显汛期。,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3)河流在冬季断流,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

10、河流径流量变化随气温变化而变化),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如塔里木河。 (4)出现两个汛期(春汛、夏汛)的河流,一般春季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为雨水补给,如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 (5)曲线变化全年都较和缓且流量小,多为地下水补给。,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把握高考方向 方向1 读图分析河流补给形式 (2014新课标)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做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

11、雨水和(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获取关键信息。 读懂图,左边柱状为降雨量,右边柱状为径流深度,曲线为气温。通过读图可获取如下关键信息,该区域终年降水较少(最多月也不过20 mm),该河流径流深度与气温、与降雨量都呈正相关。另外,题干信息还告诉我们该流域位于我国。 第二步:综合信息,分析解题。,C,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由终年降雨量少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较干旱的西北地区。据径流深度与气温、与降雨量都呈正相关,可知该流域河流以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第三步:写出你的答案。,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2

12、 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整治措施,考点研析,读懂重要图表 中国水资源分布示意图,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关键知识点突破 【关键点一】水资源紧张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方法技巧 关于水资源问题的分析方法 1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 3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不同:北方因气候较为干旱属资源型缺水,南方则多属于因水污染严重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把握

13、高考方向 方向2 分析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2014山东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_ (2)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_,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

14、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获取关键信息。 获取图中信息,富塔贾隆高原地势高,年降水量多(1 500 mm左右),是众多河流发源地。获取材料文字信息,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上游水资源丰富,但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少(500 mm左右),且干湿季变化明显,故干季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第二步:综合信息,分析解题。 第(1)题,富塔贾隆高原成为“西非水塔”的原因可从降水量以及地势等方面回答。第(2)题,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节流等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步:写出你的答案。,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微专题,河流特征分析 一、河流特征包括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二、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把握高考方向 方向3 河流知识 (2014广东卷)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 ) 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 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 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小 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D,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获取关键信息。 该题主要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