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概念》教师行业理论素质培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23351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的概念》教师行业理论素质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育的概念》教师行业理论素质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育的概念》教师行业理论素质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育的概念》教师行业理论素质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育的概念》教师行业理论素质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的概念》教师行业理论素质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的概念》教师行业理论素质培训(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界定,教育的界定既是对教育事实的抽象, 也反映人们在教育上的追求。,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把教育的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即使用者自己为教育所下的定义,并一 直在自己创制的定义下使用这一概念。 描述性定义:即对实际中的教育是什么作出的回答, 是对教育事实的描述。 纲领性定义:即对教育应该是什么的表述,反映了人 们对教育价值的判断和追求。,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夸美纽斯:“教育是生活的预备”。,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例:,规定性定义,涂尔干:教育就是系统地将年轻一代社会化,描述性定义,广义的教育:无目的的

2、学习、自学、家庭与社会的辅导。,中义的教育: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 传授知识的工作.,狭义的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 响人的身心的活动(主要是学校教育).,纲领性定义,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凡是以教和学为活动形式,有意识地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从狭义上说,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 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的活动才 是教育。,纲领性定义的表述既有对教育所做出的价值判断,也规定着教育在其活动中寻求的目的。,在西文里,“教育”一词源于拉丁语educare”, 意指“引出”、“引导”、“使显现”、“使发挥”。它更多地是强调“内发”,即把人所固有的或潜在

3、的品质自内而外地引发出来,使其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二、教育的要素,对教育要素构成的认识是理解教育的前提。,?,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指导、管理是教育者的基本属性。 (管理是由指导派生出来的,是为指导服的。) 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受教育者存在的前提是人具有可教性。 教育措施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方法。,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基本要素有:, 教育要素,受教育者 教育者 教育措施,教育内容 教育手段 教育组织形式,三、教育的历史形态,对教育形态的认识是对教育发展史的认识。,教

4、育的历史形态,(一)不同维度下的对教育形态的认识 1、教育的组织形态 前制度化教育人类早期教育,教育与社会 生活是同一的。 制度化教育也称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 育,是国家对年青一代进行教育的最严密、最有效 的组织。 非制度化教育也称非正规教育,指有组织 的教育结构以外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统称,主要指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2、教育的组织历史形态 原始形态的教育 古代形态的教育 近代形态的教育 现代形态的教育,3、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所作的划分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有人认为职业组织教育、文化组织 教育、社区组织教育的提法较妥。),4、有人认为教育形态是由教育活动、教育事业 教育思想三个因

5、素所组成 教育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教育形态; 教育事业是人类一种层次较高的教育形态; 教育思想是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的理论形态。,5、还有人从社会形态变迁的角度进行划分 农业社会的教育 工业社会的教育 信息社会的教育,原始的教育形态 原始教育,指教育产生的最初阶段,或者说原始社会最初阶段的教育。 1. 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2. 教育的社会性与无阶级性。 3. 教育内容和形式贫乏而简单。 4. 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阶段。 1、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人员教。 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教育与生产实践对立,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

6、识的传授。 4、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5、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形式。,现代教育 是以适应社会生产需要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教育体制。 1.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分离逐步走向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学校教育的普及性。 3.学校教育制度日趋完善。 4.创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行班级授课制。 5.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内容逐渐科学化。,四、关于教育本质争论的思考,教育的本质问题,要回答的是“教育是什么?,我国长期以来的观点: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本质的理性探讨,前提:明确教育的范围 即教育是什么,而非教育应该是什么。 基础:本质概念的界定 哲学:本质是关于该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决定此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原因。本质应该是唯一的。 (三)途径:方法论的探讨 教育本质问题的理论观点可分为两类:一是归属说、功能说或外部属性说;二是内部属性说。,教育本质的探讨中,着眼点应该是人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