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 曹刿论战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23463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 曹刿论战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 曹刿论战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 曹刿论战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 曹刿论战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 曹刿论战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 曹刿论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山西省)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 曹刿论战(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标21篇文言文梳理及阅读训练,第2篇 曹刿论战,左转 版本及考情 (人教九下21课,苏教九下13课,北师八下12课;山西近六年未考)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

2、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左传 ,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留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它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jin,b,b,f,zh,sh,m,“徧”通“遍”,遍及,普遍,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身,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轻视,古义:可以凭借

3、今义:能、行,古义:军队 今义:老师,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原因,所以,服从、顺从,跟随,名词做动词,赐福、保佑,名词做动词,击鼓进军,参与,养,回答,个人专有,为人所信服,虚报,驱车追赶,已经,充满,文中指士气正旺盛,介词,按照,依据,介词,凭借,介词,把,助词,的,代词,他,指曹刿,语气助词,不译,三、成语探源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振奋士兵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四、重点句子翻译 1.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 2.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他

4、的同乡说:“当权的人来策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3.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回答说:“这些只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祭祀品,(我)从来不敢虚报,一定按照实情(报告)。 5.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五、问题探究 1.本文详细介绍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

5、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其他内容与中心关联不大。这样处理表现了军事家曹刿的远见卓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2.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分两层。第一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第二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就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只有尽心尽职才能取信于民,只有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4.你对本文中曹刿这个人物形象有何认识?请结合其言行简要作答。 “公将战,曹刿请见”表现了曹刿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 “小大之狱,

6、虽不能察,必以情”说明曹刿有正确的战略思想,明确战争胜利的条件是取信于民。 “齐人三鼓”之后才下令攻击,说明曹刿有聪明的军事头脑,认为战胜齐师的方法是后发制人。 “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后才下令攻击,说明曹刿有卓越的指挥才能,懂得取得胜利的途径是适时追击。 5.读了这篇短文,鲁国获胜给你的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他人的意见往往凝聚着他们的经验,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能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六、文章中心 本文以曹刿与鲁庄公的谈话为主要内容,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采取的战略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

7、后发制人等。,类,一类,击鼓,第二次,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A,4.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1)政治公平,取信于民 (2)精于谋略,知己知彼 (3)善于观察,把握时机 (4)洞察时政,进谏献言(答出三点即可) 5.(2015苏州)“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与鲁庄公的贸然下令比,曹刿先下车察看车辙和登高瞭望敌情,从细节观察,然后作判断发出命令,最终取胜,表

8、现了他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特点。,二、(2015湖北鄂州)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5题。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9、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乙】曹玮用兵 曹玮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迎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

10、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 “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知:主管。镇戎军:地名,今宁夏固原,宋时边地重镇。日:的时候。虏兵:敌军。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縻(m):束缚。少选:一会儿。几:接近。痹:麻痹。阑:残,尽。,,,,,C,通“遍”,遍及,普遍,赐福,保佑,离开,派遣,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

11、5.这两篇短文中,曹刿和曹玮都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从文中他们的相关论述看,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各是什么?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最关键的又是什么? 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在军事上后发制人。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最关键的原因是避敌锐气。,三、(2016名师预测)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2、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

13、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释】有扈: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浅:狭、窄小。教:教化。张:乐器上弦。 修:设置。 饬:谨慎、恭敬。,目光短浅,类,一类,满一年,2.翻译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完全耗尽。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3.结合【甲】【乙】两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1)政治上取信于民; (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 (3)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译文:夏后伯启与有扈氏在甘泽作战却不能取胜。.大臣们请求再次出兵攻打,夏后伯启说:“不可以。我的国土不小,我的百姓不少,进行战争却不能取胜,(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我的德行浅薄,教化不好而造成的啊。”于是夏后伯启就坐卧时不垫两层席,吃饭不用两样菜,不听音乐,不设置钟楼,自己子女不穿带有装饰性的衣服,亲近亲属,尊重长辈,尊敬任用有贤能的人。一年以后有扈氏归顺了。 因此,要战胜别人,就必须首先战胜自己,要批评别人,就必须首先要批评自己;要了解别人,就必须首先要了解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