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1 新人教版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23212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3.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1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1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1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1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1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1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1 新人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臧克家,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1课时,激趣导入,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艺术家其中有一位备受世人瞩目,他既是热情澎湃的诗人,卓越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大勇的革命烈士,他,就是闻一多先生。,资料助读,1.关于闻一多。 闻一多先生,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五四运动时,闻一多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就参加了学生运动。他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

2、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中。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下午,闻一多先生不顾好心人的劝阻,参加并主持了在云南大学召开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会上,

3、李夫人报告了李先生的殉难经过。党中央为了民主人士的安全,曾经指示昆明地下党组织,不安排闻一多先生在会上公开演讲。但由于会场上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分子,在李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说笑打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闻一多先生更是怒不可遏。当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先生就拍案而起,发表了演讲,使群情为之振奋,特务们没敢在会场上轻举妄动。会后,闻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害。,资料助读,2.闻一多与七子之歌。 澳门回归之日,七子之歌传唱大江南北,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响。大家听了这首歌后不禁潸然泪下,并把它看作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这首歌的歌词是七十多年前创

4、作的一部题为“七子之歌”的组诗中的第一篇,其作者就是著名的爱国学者和诗人闻一多。那是在20年代上半叶,刚刚从清华学校毕业的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独居异域他邦,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在西方的“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种族歧视的许多屈辱后,更激起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闻一多写下了七子之歌等多篇爱国思乡之作。澳门为其中的一首,现摘录如下: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资料助读,本文作者臧克

5、家,现代诗人。1905年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县。在大学读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受闻一多先生的影响很大。193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抗日战争时出版了从军行泥淖集淮上吟等。1942年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活动。出版泥土的歌十年诗集古树的花朵等。建国后,先后任华北大学三部研究员、人民出版社编审、全国文联委员、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务。本文是一篇介绍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荣事迹的叙事散文。作者从三十年代在国立青岛大学对闻一多先生的印象写起,一直写到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崇高的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关于作者、作品,资料助

6、读,一九四五年十月,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调遣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攻,遭到人民反对。十一月十九日,重庆各界代表组成反内战联合会,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用一切办法制止内战。二十五日,昆明学生六千余人举行反内战时事晚会,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骚扰破坏,各校学生于第二天起联合罢课。十二月一日,昆明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警特务,屠杀殴打罢课师生,死四人、伤二十余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事件发生后,昆明学生罢课达一个月之久,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声援,一个以学生运动为主的反内战运动,席卷了整个国民党统治区。 “一二一”运动和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学生运动一样,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7、和要求。国民党反动派一手制造的“一二一”惨案,以血的事实教育了广大群众,推动了许多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教师和社会人士走上坚决斗争的道路。“一二一”运动是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群众争取和平民主运动的第一枪,这一斗争有力地打击和孤立了反动派,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发展。,背景资料,自学探究,字音字形。 衰微( ) 赫然( ) 迭起( ) 锲而不舍( ) 兀兀穷年( ) 潜心贯注( ) 慷慨( )淋漓( ) 气冲斗牛( ) 迥乎不同( ),shui h di qi w qin kngki lnl du jing,自学探究,词语解释。 衰微: 赫然: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国家、民族等)衰弱,不兴

8、旺。 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自学探究,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于一般人之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自学探究,文章是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两个方面写的。围绕着闻一多先生的“做”写了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围绕着闻一多先生的“说”也写了三件事: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的演讲、参加游行示威走在最前列。 闻先生一生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

9、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的演讲、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2.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围绕这两个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 事?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自学探究,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 的什么特点?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第一部分(17),记述闻一多

10、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第九自然段开启下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

11、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合作质疑,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并以组内合作的形式探究质疑: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领起全文,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对比写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谦虚谨慎的美德。 (2)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 唐诗杂论严谨刻苦;楚辞校补孜孜不倦;古典新义日夜不懈。,合作质疑,(3)重点详写的材料是什么?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

12、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合作质疑,(4)作者是怎样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的优秀品质的?请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来。,布置作业,课外朗读闻一多的红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红烛(序诗)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来?/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成果,/创造光明你的原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