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中庸》节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课件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22014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中庸》节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2016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中庸》节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2016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中庸》节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2016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中庸》节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2016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中庸》节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中庸》节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中庸》节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课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中庸节选,文本 精研,一、多维探究激活你的思维,1中庸开篇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那么“性”“道”“教”的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_,提示:每一个个体生命在出生时就被赋予了天理,天理体现在每个人身上就是“性”;人们依照着天所赋予的正理行事就叫做“道”;进修“道”的做法叫“教”。虽然上天赋予人们的“性”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每个人所接受上天赋予的“性”的情况不太一样,所以会造成过与不及的现象,这样就需要“修”。通过“修道”,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其完善。性、道、教三者是密切联系的。但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道”,因为“道”是“性”的具体表现,而“教”是用

2、来“修道”的,“教”是为“道”服务的。,2“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的含意是什么?儒家为什么强调“慎独”? _,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些与“道”相背离的细微的萌芽在隐蔽不为人所见的时候,人们自己已经知道了,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在这时候就非常谨慎,要阻遏这种萌芽的发展,以免使自己越来越偏离正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求自己整个身心的活动,处处合乎规范,凭着高度自觉,遵循正道。儒家认为只有“慎独”,才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3什么是“中庸之道”?儒家的“中庸之道”有怎样的特点? _,“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

3、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作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