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课件下载-血液课件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8221965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生理学课件下载-血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体生理学课件下载-血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体生理学课件下载-血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体生理学课件下载-血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体生理学课件下载-血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生理学课件下载-血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生理学课件下载-血液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血 液,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血液是一种在循环系统中流动的液体组织。 其生理功能: 1.维持内环境稳定 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运输功能 营养物质、激素等 3.调节体温 4.免疫和防御功能,(一)血细胞比容 概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 的容积百分比。 正常值:成年男性 40%50% 成年女性 37%48% 新生儿 55% 变 化: 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 生改变时,都可使红细 胞比容改变。,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血 液,血 浆,血 细 胞,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水:9092

2、,血浆蛋白,溶质: 810,小分子物质,营养物质 激素 代谢产物,有机物,无机盐(电解质),白蛋白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血 细 胞,二、血浆的功能 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 1.形成血浆的胶体渗透压 2.运输功能 3.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4.防御功能 5.营养、缓冲功能,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比重 全血比重: 1.050 1.060 (红细胞多,比重大) 血浆比重: 1.025 1.030 (蛋白质含量多,比重大),二、血液的理化特性,(二)血液的粘滞性(viscosity) 由液体分子的内摩擦形成。 与水相比,以水的粘滞度为1 血液相对粘滞度为4 5, (红细胞数量) 血浆相对粘滞度

3、为1.6 2.4 (血浆蛋白含量),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三)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溶液所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能力。 正常值: 770.kPa 5800mmHg 主要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呈正变。,三、血液的理化特性,NaCl,H2O,H2O,半透膜,渗透压,分类: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组成 主要为Na+、Cl-、糖 主要为白蛋白 压力 大(300mOsm/L) 小(1.3mOsm/L) 占99.6% 占0.4% 3.3kPa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 维持血管内外水分平衡 保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 保持正常循环血量 和功能,三、血液的理化特性,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如

4、:0.9% NaCl溶液、 5%G S溶液,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三、血液的理化特性,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如:0.9% NaCl溶液、 5% 葡萄糖溶液 1.9% 尿素溶液 等张溶液:0.9% NaCl溶液、 5% 葡萄糖溶液 张力: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颗粒 所形成的渗透压,四、血液的生理功能: 1.维持内环境稳定 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运输功能 营养物质、激素等 3.调节体温 4.免疫和防御功能,一、红细胞,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红细胞的形态,正常成年男性: RBC 4.5-5.51012/L, Hb 120-160g /L 正常成年女性: RBC 3.84.6

5、1012/L, Hb 110-150g /L 高原地区居民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 白含量均较高。,(一)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红细胞的数量,(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1.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红细胞在循环中,常要挤过直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这时红细胞将发生卷曲变形,称为可塑性变形。,2.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和血沉 通常用血沉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血沉:RBC在静置血沉试管中单位时间(1h)内 的沉降速度。 正常值:男性第一小时约015mm, 女性第一小时约020mm。 意义: 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好; 血沉愈快,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差。 测定血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 也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

6、参考,3.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称渗透脆性。,正常人的红细胞一般在0.45%的NaCI溶液中开始有部分破裂,在0.35%的NaCI溶液中几乎全部破裂。故临床上以0.350.45%NaCI溶液作为正常红细胞渗透脆性的范围。 渗透脆性大,表示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小。,(三)红细胞的功能 1.运输O2和CO2 O2和Hb结合成HbO2,100ml血液可运送20ml的O,在血液中由红细胞运输的O比溶解于血浆的多70倍。Hb还可以和CO结合,以氨基甲酸血红蛋白(HbNHCOOH)的形式运输CO。在红细胞参与下,血浆运输CO的能力比直接溶解于血浆中的多18倍。 2.缓冲作

7、用 红细胞内的缓冲对可以缓冲血液的酸碱物质。,二、白细胞 (一)白细胞的数量和分类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数为(4.0-10.0)109/L, 平均为7109/L。 生理情况下,白细胞总数受剧烈运动、昼夜周期 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中性粒细胞 50%-70% 颗粒白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0-7% 嗜碱性粒细胞 0-1% 单核细胞 2%-8% 无颗粒白细胞 淋巴细胞 20%-40%,白细胞分类,(二)白细胞的功能 除淋巴细胞外,所有的白细胞具有变形运动、 渗出、趋化性、入胞吞噬的主要特性。 趋化物质:细胞的降解产物、细菌毒素、细菌、 抗原抗体复合物等。 主要作用: 将入侵细菌包围在一个局部吞噬掉,防止病

8、 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 可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和抗原抗体复 合物; 参与坏死组织的清除。,1.颗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循环池、边缘池) 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尤其是化脓 性 细菌入侵的第一线。 ()嗜酸粒细胞(较弱的吞噬能力、无杀菌作用) 限制嗜碱粒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3)嗜碱粒细胞 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肝素: 具有抗凝血作用。 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支气管平滑肌收 缩而引起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 趋化因子A: 吸引并聚集嗜酸粒细胞,减轻过敏反应。,2.无颗粒细胞 ()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

9、,溶酶体内颗粒增 加,其吞噬力大为增强,能吞噬较大颗粒。 巨噬细胞主要功能是: 吞噬消灭病毒、疟原虫、真菌和结核分支杆菌等; 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清除变性的蛋白质、衰老受损的细胞及其碎片。 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能合成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 如:集落刺激因子(CSF)、 白介素(IL1、IL3、IL6等)、 肿瘤坏死因子(TNF)、 干扰素(INF-、-)等。,(2)淋巴细胞 特异性免疫可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类性。,T 淋巴细胞(血液中80% 90%) 主要在胸腺的作用下发育成熟, 执行细胞免疫功能 B 淋巴细胞(淋巴组织中) 主要在骨髓或肠道淋巴组织中发育成熟的, 执行体

10、液免疫功能,三、血小板 血小板是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 (一)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 形态:血小板无细胞核,为两面凸起的椭圆形小体,直径24m,内有各种细胞器。,数量:100300109/L (1030万/mm3)。 5万/mm3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00万/mm3:血栓性疾病,(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1.粘附 2.聚集 3.释放反应 (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参与止血 2.促进凝血 2.保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四)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1.红细胞的生成所需的原料: 蛋白质:来源于食物 铁 外源性:来自于食物(1mg/d) 内源性:红细胞破化HB

11、所释(25mg/d) 缺铁性贫血,又称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2.影响红细胞成熟的因素: 叶酸、 维生素B12、内因子,这些物质的缺 乏都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NA对于细胞分裂和Hb合成有密切关系,而合成DNA需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参与。,3.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爆式促进活性物:刺激早期红系组细胞增殖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晚期红系组细胞增殖 雄激素 肾促红细胞生成素 骨髓红系组细胞 此外, 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也 可刺激红细胞生成。,PO2 RBC Hb,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 (主),肝细胞(次),雄激素,第三节 凝血、抗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一、血液凝固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

12、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血块的过程称为凝血。 血浆:内有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 血清:缺少纤维蛋白原和部分凝血因子,但 增添了一些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 释放的化学物质。,(一)、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是指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根据发现的先后顺序,以罗马数字编号:见表3-3,(二)、凝血过程 (瀑布学说) 凝血过程大体上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三)血液凝固的机理,二、抗凝系统的作用 抗凝系统包括:细胞抗凝系统 体液抗凝系统 体液抗凝系统中的主要抗凝物质: 抗凝血酶 (AT ) 肝素 蛋白质 C (PC) 体外的主要抗凝物质: 降低血钙

13、浓度而妨碍血液凝固,如: 草酸盐 柠檬酸盐,三、纤维蛋白溶解 概念: 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被纤维蛋白溶解酶 (简称纤溶酶)水解的过程,简称纤溶。 意义:使血液经常保持液态,血流通畅,防血栓形成。 纤溶的基本过程包括: 纤溶酶原的激活 纤维蛋白的降解,见图3-4所示:,第四节 血 型 与 输 血 一、血型 血型:指的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所以,所谓的血型,主要指红细胞血型。 红细胞凝集:若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会出现红细 胞彼此聚集在一起,成为一簇簇的细 胞团,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反应。 红细胞凝集反应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它是免疫反应的一种形式。 血型的分类:目前已知人类的RBC除AB

14、O血型系统外, 还有Rh、P等23个血型系统。,(一)ABO血型系统 (一)分型依据 根据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把血液分成四型。 凝集原: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 凝集素:指血浆中能与凝集原结合的特异抗体。,二、红细胞血型,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凝集原与 凝集原将血液分为四种血型。 血型 抗原 抗体 A A 抗B B B 抗A AB A、B 无 O 无 抗A、抗B,(二)血型的检测,二、Rh血型系统 (一) Rh血型的抗原与分型 人类RBC膜上有C、D、E等5种抗原,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分型:Rh+:有D抗原为Rh阳性(汉族99) Rh-:无D抗原为Rh阴性 (二) Rh血型抗体的特点 主要是IgG,属免疫性抗体,故可通过胎盘。 特点: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 但Rh阴性者若接受了Rh阳性的血液后可通过体液性免疫产生抗Rh抗体。,三、输血,血量:是指体内 血液的总量。 正常成年人血量约为自身体重的7%-8%。 (70 80ml/Kg) 当失血量超过30%,将危及生命。,输血原则 直接配血(主侧) RBC + 血清 - - + + 间接配血(次侧) 血清 + RBC - + - + 输血原则,结论:供血者RBC不被受血者血清所凝集为原则。,佳 慎少 不 不,供血者 受血者 结 果,四、输血的类型: 根据供血者的来源,输血可分为:自体输血 异体输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