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下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21002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下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下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下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下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下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下(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文言文阅读,“转”通“啭”,鸟叫声,“反”通“返”,返回,方位名词做动词,向上,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方位名词做状语,向东或向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平息,动词做名词,奔跑的马,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上面,全,都,随着,青白色,比得过,凭依,树干,二、重点句子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那一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忙于经营俗

2、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三、问题探究 1“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2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四、文章中心 本文以鲜明的笔触描绘了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自然风光,流露出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表达出热爱自然、避世隐居的高洁志趣,表达了作者娱情山水、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C,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3下面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

3、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 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照全篇。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D,4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用原文。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采用动静

4、结合的手法,突出水清和水势迅猛的特点等。 用自己的话概括。如_:写水,采用动静结合和对照的写法,既写出了江水的静态美,也写出了江水的动态美,动静形成鲜明的对照,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写山,作者从视觉上写出了山的形貌,从听觉上写出了群峰中的各种声响,突出了山的生命活力;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不仅写了眼前所见之景,还触景生情,写了作者的感慨。这些感慨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厌弃尘俗、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等。,形容词做动词,知道,形容词做名词,亲戚朋友,名词做动词,喝酒,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快乐,因此,特别爱好,就,期望,已经,竟不,在意,舍不得,去,离开,酒杯,表达

5、,忧愁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二、 成语探源 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好读书,不求甚解。 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 2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每当对书中的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记吃饭。 3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好,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5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四、问题探究 1文章从哪三

6、方面描写五柳先生的形象的?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五柳先生三大爱好是指什么?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好读书在读书中探得精神愉悦、不求名利。性嗜酒率真放达。常著文章自娱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3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又“不求甚解”呢? 五柳先生率真随性,读书只为得到精神的快乐;他淡泊名利,不为功名利禄而读书。,4五柳先生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表现了他什么性格态度? 清静淡雅简朴。烘托出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含蓄地表明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 5文中写道:“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7、”。请结合你课内外读过的陶渊明的诗文的内容,说说“五柳先生”的“志”是什么? 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回归自然。 五、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对“五柳先生”居住环境和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五柳先生”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风貌。,A,A,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挡不住风日。(关键词:环堵、萧然、穿结)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关键词:兹、俦)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一句,点明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B文章主要写了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 C

8、文章在写作上,多用否定句,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守。 D文末的“赞”,是传记的一种体式,是称赞、赞美的意思。在这里,是赞美自己如古人一样高尚。,D,5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五柳先生”饮酒: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 “醉翁”饮酒: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与民同乐。,“食”通“饲”,喂养,“见”通“现”,表现,“材”通“才”,才能,“邪”通“耶”,相当于“吗”,名词做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动词使动用法,使尽,竭尽,形容词做动词,吃尽,数量词做动词,行千里,辱没,两马并驾,吃一顿,况且,尚且,正确的方法,通晓,明白,面

9、对,二、重点句子翻译 1骈死于槽枥之间。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面。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按照千里马的食量让它吃饱,马嘶鸣,可是马的主人却不通晓它的意思。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拿着鞭子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三、问题探究 1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

10、马者”各有什么寓意? “千里马”寓指人才,“伯乐”寓指能发现、赏识、运用人才的人。“食马者”寓指愚昧无知的封建统治者。 2怎样理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有决定作用。 3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4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 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 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有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5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作者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用正确的

11、方法使用人才,任用人才要给予人才正确的优良待遇要善于听取人才的意见。 6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示例二: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我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 四、文章中心 文章以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助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考点精练】 1下列词语中与“执策而临之”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如临大敌 B临阵磨枪 C身临其境 D临别赠言 2翻译下列句

12、子。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A,3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千里马的才能不能被发现,才能无法发挥,得不到应有的待遇,遭遇种种耻辱。 4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社会上并不缺少有才能的人,但由于没有人发现、善待和重用,他们往往被埋没。,“支”通“肢”,肢体,“被”通“披”,穿着,名词做状语,用手;用笔,名词做动词,腰佩,名词做动词,穿着旧棉袄;穿着破衣服,得到,借,稍微,更加,仰慕,担心,忧虑,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已经,曾经,请教,填塞,充满,引,提出,询问,训

13、斥,呵责,脸色,等待,每天,这里指香气,光彩照人的样子,羡慕,二、重点句子翻译 1余幼时即嗜学。 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抄完后,小跑着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3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的地方,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4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5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 6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住在旅店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用。 7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4、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也不羡慕他们。 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三、问题探究 1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写出自己成年之后求学的艰难的?(各用四个字概括回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目的: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2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描写同舍生的衣着? 与自己“缊袍敝衣”作对比,突出求学时的艰苦,表现自己求学信念的坚定。 3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你认为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不畏家贫借书学习,

15、千方百计向老师请教。,5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哪些学习的秘诀? 学习要勤奋;求师要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 6作者写这篇赠序的目的是鼓励马生勤奋学习。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篇幅写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难? 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难现身说法,勉励马生刻苦读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态度恳切,易于接受。 四、文章中心 作者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交往,隆冬,D,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此人们大多都会把书借给我。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4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

16、道理,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且说出自己的感悟。 句子: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感悟: 求学的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坚持不懈。,名词做状语,向西,方位名词做状语,向下,形容词做动词,喜欢,形容词做动词,靠近,名词做状语,在空中,名词做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名词做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名词做状语,像环一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格外,道路,出现,弯曲,用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呆呆的样子,轻快敏捷的样子,忧伤的样子,停留,跟随,随从,透射,二、重点句子翻译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隔着竹林,听到水流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珮玉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