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30课诗四首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19376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30课诗四首课件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30课诗四首课件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30课诗四首课件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30课诗四首课件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30课诗四首课件鲁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30课诗四首课件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30课诗四首课件鲁教版五四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0、诗 四 首,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游山西村,学习目标,1. 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两首诗。,导入新课,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现存120多首。最能代表他诗歌创作成就的是田园诗。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归园田居,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

2、桑(今江西九江)人。 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作者简介:,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归园田居 (东晋)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hu,h,zhng,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所展现的画面。,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展现的画面。,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叶上的露水上,亮晶晶的,诗人走在小路上,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_句点明主旨。,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 污浊的现

3、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 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末,感知 讨论,你从本诗中感受到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从哪几句诗中感受到的?,辛苦 快乐 自由 等,作者的思想感情是:,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和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心愿。,使至塞上,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人,出身仕宦家庭,过着享乐山水、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他的诗写得好,看他的诗,就像看画;他的画也画得好,欣赏他的画,就像读诗。苏轼称赞他的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征蓬”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诗人是一个负有朝廷使命

4、的大臣,却以没有根基、四处漂泊的“蓬草”形象自况,正是暗写自己内心飘零孤寂。,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请结合诗句说说“大”、“孤”、“直”“长”“圆”五个词的表达作用。,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

5、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及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 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第三

6、,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青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描绘出一幅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美景。,使至塞上,译文:轻车简从查看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延。我像征蓬飘出边塞,又像归雁飞入了胡天。大沙漠里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走到萧关恰逢候骑,都护正在燕然前线。,使至塞上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不得志、愤懑等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

7、里送行舟。,李白(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早年在蜀中读书漫游,广泛地接触了中国的古代文化,接受了多方面思想的影响与熏陶。25岁时,李白结束了蜀中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开始了以安陆为中心的16年漫游生活。,写作背景:,渡荆门送别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诗人24岁)出蜀至荆门时所作。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本联点明作者的行踪:从荆门山外渡江,远赴楚地漫游,中间两联描写作者途中所见的景色。,尾联抒发作者的思乡情怀。,全诗想象奇特,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意境高远,语言清新自然。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渡荆门送别,译文: 远从荆门山外渡江,到古时的楚国漫游。青山尽头出现平原,江水沿着旷野奔流。月影如天上飞下明镜,云彩似聚成海市蜃楼。令人留恋的故乡水,还来送我万里行舟。,展开想象与联想,描绘“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所展现出的画面。,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江水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分析“随”、“入”、“尽”的好处。,“随”

9、: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流动感。 “入”: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豪情万丈,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和昂扬的激情。 “尽”: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描绘“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现的画面。并简要分析句中“下”的好处。,画面描绘: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 炼字:“下”是动词,月亮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象奇特。,“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拟人,赋予水以人的情态,深情为诗人送别,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眷恋。,游

10、山西村,我的教学理念:自信与乐观同行,真诚与无悔为伴 用勤与恒浇灌桃李之花的盛开. 我的教学风格:朴实 沉稳 广博 幽默 我的教学目标:力求每个孩子在快乐中求知, 在求知中成长, 在成长中成人. 阳光课堂专项探究:让我们的老师“静”下来, 让我们的学生 “ 动” 起来。,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有关陆游的知识及相关写作背景。 理解诗句含义及作者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面对人生中的困境能树立信心,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背景,此诗写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

11、赞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故里。居山阴镜湖之三山村。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一、原文,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

12、解题意,2释诗句,明诗意,3想意境,悟诗情,1知诗人,解题意,这首诗的作者是谁?,陆游,谁能说出陆游是 什么朝代的什么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诗人。 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 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题目的意思是什么?,游山西村,“游山西村”: 在山西村游玩。,游玩,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腊月酿的酒,不要笑话农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 菜肴尽够丰盛,不要,山峦重重,水道弯弯, 正怀疑无路可走。 突然发现柳荫深深,鲜花明艳,

13、眼前又是一个山村。,2释诗句,明诗意,猪,三、翻译,游山西村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你吹着萧,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四、诗文分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热情好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村美景 这一联写了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这一联蕴含着哲理,后来往往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周折,又有了新的出路、新

14、的天地。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淳朴民风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抒写愿望,3想意境,悟诗情,理解诗歌意境,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主要内容。,围绕一个“游”字展开。,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游山西村中哪两句诗流传最广?说说你 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欣赏了完了这首诗,同学们能不能用诗中的一句话来赞美一下山西村的景美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还能不能用一句诗来赞美 山西村的人更美呢?,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诗中哪句话揭示了深刻

15、的道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它的理解吗?,诗句的意思是: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无路可走。 突然发现柳荫深深,鲜花明艳,眼前又是一个山村。,这个村庄的风光更给了他深刻的启示: 经过坎坷曲折之后,往往会出现坦途。 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以无望,忽而绝处逢生, 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此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富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而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俗语: 1、“阳光总在风

16、雨后” 2、“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五、主题,游山西村: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山西村的风光和习俗,也表达了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赞美之情。,小结,“春无鸟声,夏无蝉声,秋无虫声,冬无雷声,因为四季都有马达轰鸣。”这句话深深道出了都市的无奈,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只都市侯鸟都重返田园,但请我们在心底常常忆起“农家、山水、腊酒、春社、鸡豚、桑麻、重阳”,常常哼唱乡间的小路,常常吟咏游山西村、过故人庄,也许它会洗去烦躁、郁闷,让我们的心灵保持一种宁静与旷达。,课外拓展 知识迁移,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 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陶渊明桃花源记:“豁然开朗”,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诗文,与“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表达了同样的思想感情的诗句,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