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语文选读求诸己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18137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中语文选读求诸己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13高中语文选读求诸己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13高中语文选读求诸己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13高中语文选读求诸己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13高中语文选读求诸己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中语文选读求诸己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中语文选读求诸己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求 诸 己,你知道“求诸己”的意思吗?,求 诸 己,请求 求得,之 于,自己,它,指代修身之道,从,题意:从自己那里求得修身成功之道。,出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521) 解读: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 , 即 。 名言佐证: 你是你唯一的上帝!西谚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求人求神不如求诸己!,自信自强自觉自制自省,文白对读,女生读原文,男生看原文; 男生读译文,女生看译文。 逐章推进,加深记忆!,名句集中诵读,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

2、皆仰之。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名句背诵当堂检测,不患无位, ;不患莫己知, 。 仁远乎哉?我欲仁, 。 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君子之过也, 。 过也, ;更也, 。 力不足者, 。 德之不修, ,闻义不能徙, ,是吾忧也。,教师检测学习效果并归类提升,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二、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教师检测学习效果并归类提升,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二、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 的意思 A名作动 B名作状

3、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 E形作名 F形作动 G形作使动 H形作意动 I动词作名词 J动词作使动,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 的意思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 E形作名 F形作动 G形作使动 H形作意动 I动词作名词 J动词作使动,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注释】 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担任职 位的才能。 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前面有否定词“莫”而倒 装。 为可知:被别人知道的依据。,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

4、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这种思路是可取的。,关键在于练好内功 孔子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申说这个话题呢? 这大概与他一生追求“克己复礼”,周游列国而“累累如丧家之犬”,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分不开。可以说,不被人知道,不被人了解,这是他终身未能解开的一个“情结”。不然的话,为 什么一向微言大义的圣人在这个问题上竞如此唠唠叨叨地说个不 停,听来总让人感到是在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呢? 不过,话虽如此说,但圣人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所开的药方 对于那些怀才不遇者,怨天尤人者倒的确能起到强心镇静的作用 哩。 更何

5、况,无论别人知不知道自己,了不了解自己,苦练内功, 增强才干总是不错的罢。,14-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1)。”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2)。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注释 (1)安人:使上层人物安乐。 (2)安百姓:使老百姓安乐,评析 本章里孔子再谈君子的标准问题。他认为,修养自己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上层人物和老百姓都得到安乐,所以孔子的修身,更重要的在于治国平天下。,【读解】 儒学的进修纲要 刘宝楠论语正义解释说:“修己就是修身,安人就是齐家, 安百姓就是治国平天下。安人安百姓都建立

6、在修身的基础之上。” 这么说来,大学所列的修、齐、治、平进修阶梯,实际上 上已由孔子在这里亲口说出来了。 那一段是不是儒学进修的纲领性文字呢? 这当然也不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 不过,从我做起,首先解放自己,然后是家人,然后是全社 会的人,这倒正是儒学的进修历程。 一言以蔽之,由内而外,由己及人,修身正己而天下平。,7-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注释 (1)徙:音,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

7、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读解】圣人的忧虑 圣人的忧虑当然都是他所处的时代的反映和社会现实的 照,不然的话,他忧虑什么呢? 更进一步说,圣人所忧虑的四种现象实际上又不只是他所处 的那个时代才有,而是每一个时代甚至每一个人都可能出现的过病。 不讲品德修养,不讲学问,不讲正义的原则,不改正缺点错误,只讲金钱,只讲赚钱之术,唯利是图,有钱就是大哥。这些现象,难道我们还见得少了吗?“读书热”在哪里?“学问热”在 哪里?“雷锋精神”又在哪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更不 用提了! 所以,圣人真是“一肩

8、挑尽古今愁”,连他的忧虑也是“放之 四海而皆准”的。他的救世主义的精神,至今不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吗?,7-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评析 从本章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有其重要意义。,5-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1)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2),百乘之家(3),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

9、”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4),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注释 (1)赋:兵赋,向居民征收的军事费用。 (2)千室之邑,邑是古代居民的聚居点,大致相当于后来城镇。有一千户人家的大邑。 (3)百乘之家:指卿大夫的采地,当时大夫有车百乘,是采地中的较大者。 (4)束带立于朝:指穿着礼服立于朝廷。,评析 在这段文字中,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就是“仁”。他说,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办理外交。在孔子看来,他们虽然各有自己的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实际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6-12冉求曰:

10、“非不说(1)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2)。”,注释 (1)说:音,同悦。 (2)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评析 从本章里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做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读解】切勿画地为牢,裹足不前 走不走得到是能力问题,走不走却是态度问题。 画地为牢,裹足不前,这是知难而退,自甘堕落。所以孔子 深恶痛绝,当面驳斥冉求的说法。 所谓“世上无难事,只要背登攀。”一个人不管做什么那, 只要肯立志,坚决地去做,做到什

11、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走到哪步算哪一步。换句话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事实上就总会有 所收获。相反,凡事太功利主义,还没有开步就问终点何在,利益何在,期望值太高,太迫切,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结果便很 容易画地为牢,自己把自己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甚至裹足不前,打 退堂鼓了事。 冉求正是想打退堂鼓,所以圣人予以激励,要求他开步向前走,哪怕“中道而废”,也比停步不前好。,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注释】 逝者:指流逝的时光。斯:这里指“川”,即河水。,【读解】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惜。 孔子一方面感叹时光易逝,往事难再,另一方面以水为喻,勉 励我们进德修业

12、,都应该像那永不止息的河水一样,孜孜不已,不 舍昼夜。 无独有偶的是,与孔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 曾感叹道: “人的脚甚至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他的体会与孔子是相通的。 他们所发出的感叹,在历史的甬道中回响,至今仍不绝于耳。 而这种感叹所包含的意义,还可以从各个方面延伸,引发我们思 考宇宙的奥秘,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如此等等。那可真是 亘贯古今的一大感叹啊!,9-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评析 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

13、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后生可畏 一方面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长。”另一方面是 “人到中年万事休”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既是鼓励,又是鞭策。 鼓励年轻人珍惜青春的宝贵时光,茁壮成长,掌握足以让老 一辈感到可畏的本事。鞭策年轻人奋发有为,自强不息不要虚 度了青春年华,到中年时仍默默无闻,一无所成。 说到底,还是下面这一段著名的话概括得好: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 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 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泽东) “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正是“后生可畏”的生动形象写照。 一日之计在

14、于晨,抓住了晨光,后面的事情就大有时间可做了啊!,17-22子路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译文】 孔子说:“整天吃得饱饱的,一点也不肯动脑筋,这样的人可 真是无聊啊!不是有下棋之类的游戏吗?玩玩这些,也比一点不 动脑筋好啊。”,【读解】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孟子说得更为尖刻:“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膝文公上) 虽然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一个是仁者叮咛,一个是智者雄 辩,但两人所表达的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要求有所学,有 所思,有所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反对好吃懒做,消极无聊 地打发日子。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

15、,能够真正做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什么也不想的人其实是很少的。说不定这本身还是一 种难能的修养,一般人就是想修还修不成的坐定功夫呢?倒是在 经济发达,生活超过了温饱线以后,一些人无所事事,闲得无聊, 似乎采纳了圣人的建议,没日没夜地打起麻将来了。圣人若是知 道了这情况,会不会感到哭笑不得呢?,5-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评析 古往今来,人们往往能够一眼看到别人的错误与缺点,却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即使有人明知自己有错,也因顾及面子或其他原因而拒绝承认错误,更谈不上从内心去责备自己了。甚至有的人,自己犯了错误,不去认真检查自己,反而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这是一种十足的伪君子。孔子说他没有见过有自知之明、有错即改的人。其实,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我们见到的伪君子这种人还少吗?,【读解】自我批评的难得 不知孔子怎样看待他的优等学生之一曾子,因为我们已经听曾子说过他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的话(学而)。 或许说是说,做是做,在孔子的眼里,就连曾子也还是做的不够 好也未可知。 当然,这都是我们的猜测。,话说回来,自我批评本来也就是不容易做到,就像魏文帝曹 丕在他那篇著名的典论论文里所说的那样,人往往“暗于自见,谓己为贤”。只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