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内的结石成因多发人群及疗病路径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17526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总管内的结石成因多发人群及疗病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胆总管内的结石成因多发人群及疗病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胆总管内的结石成因多发人群及疗病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胆总管内的结石成因多发人群及疗病路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胆总管内的结石成因多发人群及疗病路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胆总管内的结石成因多发人群及疗病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总管内的结石成因多发人群及疗病路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胆总管结石一、定义胆总管结石是指位于胆总管内的结石,大多数位胆色素结石或以胆色素为主的混合结石,好发于胆总管下端。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和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在胆管内形成的结石成为原发性胆囊结石,其形成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密切有关。胆管内结石来自胆囊者,称之为继发性胆管结石,以胆固醇结石多见。二、疾病病因1.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形状、大小、性状基本上与同存的胆囊结石相同或相似。数量多少不一,可为单发或多发,若胆囊内多发结石的直径较小、并有胆囊管明显扩张者,结石可以大量进入胆总管、肝总管或左右肝管。 2.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是发生在胆总管的原发性胆管结石,病因和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研

2、究结果认为这种结石的生成与胆道感染、胆汁淤滞、胆道寄生虫病有密切关系。结石外观多呈棕黑色、质软、易碎、形状各异、大小及数目不一。有的状如细沙或不成形的泥样,故有“泥沙样结石”之称。这种结石的组成是以胆红素钙为主的色素性结石。经分析其主要成分为胆红素、胆绿素和少量胆固醇以及钙、钠、钾、磷、镁等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在矿物质中以钙离子的含量最高并易与胆红素结合成胆红素钙。此外尚有多种蛋白质及黏蛋白构成网状支架。有的在显微镜下可见寄生虫的壳皮、虫卵和细菌聚集等。三、临床表现及症状体征1.临床表现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常见的症状是胆管炎,典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称为夏柯三联征(Charco

3、t triad),是结石阻塞继发胆道感染的典型表现。腹痛:为胆绞痛,呈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局限于剑突下和右上腹,常向右肩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寒战高热:是胆结石阻塞胆总管并合并感染时的表现。由于胆道梗阻,胆管内压升高,使胆道感染逆行扩散,致使细菌和毒素通过肝窦入肝静脉内引起菌血症或毒血症。黄疸:间歇性黄疸是肝外胆管结石的特点,如梗阻性黄疸长期未得到解决,将会导致严重的肝功能损害。.严重者还会出现休克、意识障碍等。本病较胆囊结石发病急,症状严重,治疗困难。发作时阵发性上腹部绞痛,寒战发热和黄疸三者并存(夏科三联征)。 2.症状体征决定于胆管之梗阻程度和有无感染,多数患者曾有一次或多次急、慢性胆囊炎

4、发作史或胆道蛔虫病史,然后在一次剧烈的胆绞痛后出现黄疸,表示结石已进入胆总管,或在胆总管内形成后已发生嵌顿和阻塞。胆石所致的胆道阻塞通常是不完全和非持续性的,完全性阻塞毕竟属少见,故约20%患者可以不感右上腹绞痛,40%的患者虽有绞痛但无黄疸,其余患者则多数在腹痛发生后数小时至12天开始有黄疸,且持续数天后即可逐渐消退患者发作时多无腹肌强直,但上腹部或右上腹可有轻度触痛。肝脏肿大,质地坚实,稍有触痛,但一般胆囊则多不可扪及。脾脏有时也可肿大,多数患者黄疸明显,病容憔悴,神情抑郁,时有消瘦现象。有并发症时则有相应的体征如黄疸和休克征等。四、多发人群1、大多数的女性胆总管结石病人中女性占多数,其原

5、因是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淤滞,这样极易形成结石。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增多。2、肝硬化的病人肝硬化病人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较高,以及又有慢性溶血,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有关。3、体形超重的肥胖者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者,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肥胖者大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加之肥胖者大多活动少,易生胆总管结石。4、饮食偏荤、偏甜及不吃早餐者饮食偏荤喜甜者,其脂肪和胆固

6、醇摄入多,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过多又促进胰岛素分泌,会加速胆固醇沉积;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利于结石形成。5、体内有蛔虫者蛔虫感染者不注意饮食卫生感染蛔虫病者,蛔虫逆流至胆道产卵或死亡后,就会成为结石核心,生成结石。6、具有家族病史的遗传患者此外,遗传因素影响胆总管结石的发生。故家里的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患有胆结石者,也是高危发生者。2五、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核左移。可有梗阻性黄疸的检验表现,血胆红素定量(尤其是直接反应胆红素)增高且常有波动;肝、肾功能有不同程度损害。病程长者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尿三胆中尿胆红素升高。2.B超检

7、查:提示胆总管扩张、胆管内有结石。3.X线检查:口服胆道造影,静脉胆道造影、PTC(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4.磁共振,CT检查。5.核素显示:适用于黄疸病人。六、治疗要点1.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可见切开胆总管取石+T管引流,或经胆道镜取石。 2.胆肠吻合术 可作为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或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3.综合治疗 如碎石 取石 溶石 引流相结合,中西医治疗相结合。治疗原则包括1.解除胆道梗阻2.取净结石3.通畅引流胆道,预防结石复发4.合理应用抗生素。七、并发症1.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是原发性胆管结石

8、最常见的并发症,又称胆道感染。原发性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大多与它有关。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引起胆道感染的常见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或是厌氧菌,以大肠埃希杆菌为多见,更常是混合性感染。当结石嵌顿于胆管下端即出现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经过消炎解痉治疗,局部炎症水肿消退,结石浮动,嵌顿解除,上述症状和体征消退,因而表现为波动性黄疸。B超可发现肝内外胆管扩张或胆管结石;可有白细胞增多等实验室发现。一般认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应先进行消炎解痉利胆补液治疗,症状缓解后再行择期手术。但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一旦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应考虑手术。2.胆源性肝脓肿:胆源性肝脓肿由于肝胆管结石并发

9、感染未能及时手术引流或肝内小肝管结石嵌顿所致化脓性小胆管炎,炎症波及周围组织而形成。以多发性小脓肿多见。可有右上腹痛也可能没有腹痛,表现为寒战高热,为弛张热型,黄疸可有可无,病程一般较长。本病经过短期非手术治疗未能奏效,应手术引流胆道,若为弥漫性小脓肿,引流胆道即可。若为单个大脓肿或多发性脓肿外尚有较大的脓肿时,除作胆道引流外,同时要行脓肿引流。3.胆道出血:胆道出血是原发性胆管结石的较严重的并发症。4.胆源性肝硬化:胆源性肝硬化是原发性胆管结石的晚期并发症,属于晚期胆道病。严重时伴有门静脉高压、脾大及脾功能亢进。除有肝胆管结石的症状外,还有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的表现。如果病人无门静脉高压症,则

10、应尽早行胆道探查术,将肝内结石尽量取净,一部分病人肝功能可望恢复。若伴有门静脉高压症则处理较复杂困难,病人情况允许可一期行胆道探查取石和脾切除手术,然后再行彻底的肝胆管结石手术来处理复杂的肝内病变。否则应行分期手术,首先作胆道探查取石,再次行门静脉高压手术,最后处理复杂的肝胆管手术。这类病人病情重,处理困难,病死率高,有时不管怎样做手术都预后极差。因而对于肝胆管结石最好在没有出现症状或才出现症状时即行手术,以减少肝功能损害。5.胆管癌:大多数学者认为胆管癌的发生与原发性胆管结石有关。特别是肝内胆管结石并感染者发生肝内胆管癌较多,又称胆管细胞型肝癌。往往被原发性胆管结石的症状所掩盖,术前容易漏诊

11、。原发性胆管结石病人近来出现上腹痛发作频繁并加剧,且局限于某一个部位。腹部查体右上腹或剑突下明显压痛,尚可扪及有压痛的包块,应怀疑此病。进一步作B超和CT检查可同时发现肝内结石及肝内局限性或弥漫性占位性病变,基本可明确诊断。这类病人一般AFP为阴性。由于为肝胆管结石反复炎症纤维化增生所致,胆管细胞型肝癌多为硬。八、护理诊断疼痛 与胆绞痛有关焦虑 与担心手术有关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与手术后体能虚弱有关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术后禁食、手术失血有关潜在并发症:有感染的危险 、有胆漏危险 术后引流管有关知识缺乏 与文化程度有关九、护理措施1.非手术疗法的护理(1).心里护理:胆道疾病的检查方法复杂,治疗后

12、也易复发,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消除焦虑,恐惧紧张心理,树立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2).观察要点: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体温升高时,呼吸脉搏增快,每4小时测量并记录T P R BP。 腹部体征,症状变化。 及时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液体。(3).饮食护理:低脂 高糖 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病情较重的急性腹痛患者,禁食水,静脉补液,防止水电解质紊乱。(4).体位:注意卧床休息,有腹膜炎者半卧位。(5).积极保肝 控制感染。(6).对症护理:黄疸病人皮肤瘙痒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温水擦浴。高热患者物理降温。胆绞痛发作者,于解痉止痛药镇静药,勿用吗啡,以免胆道下括约肌肌挛

13、,加重胆道梗阻。有腹膜炎的,根据腹膜炎有关非手术疗法护理。重症胆管炎应加强休克有关护理。2.手术疗法护理 术前护理:同上以外 做好备皮 药物试验 配血 各项检查等。 术后护理(1).执行手术后一般护理。 (2).观察要点:注意神志 生命体征 尿量及黄疸的变化,若黄疸逐渐减退说明病情好转,若黄疸不减退或加重,应与医生联系。 观察腹部症状 体征变化。记录引流量的性状,量,判断有误胆汁渗漏及出血发生。观察伤口。(3).饮食护理:术后12天胃肠功能恢复后进流质,后渐改半流。术后57天进低脂普食。(4).静脉输液: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止血药抗生素保肝治疗。(5).T管引流护理: 目的 减小胆道

14、张力,保护吻合口,避免胆汁渗漏所致胆汁性腹膜炎,促进胆道炎症消退,防止胆道狭窄或梗阻形成。 1)妥善固定,防止滑脱,避免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患者回病房后,立即将T型管接无菌引流袋,并用曲别针固定床旁。 2)保持引流管通畅,勿将引流管扭曲、受压。如有泥沙样结石或蛔虫阻塞时,应用无菌盐水缓慢冲洗,勿加压冲洗。 3)保持无菌,防止逆行感染 每天更换引流袋,并检查有无破损,注意无菌操作,平卧时引流袋应低于腋中线,防止胆汁逆流造成逆行性感染。 4)观察与记录 观察记录胆汁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有无鲜血或碎石等沉淀物,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及腹痛情况、大小便颜色及黄疸消退情况。一般术后24h内T型管引流量约300

15、500ml,呈深绿或棕黄色,较清晰无沉淀物,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5)T型管周围皮肤的护理 每日清洁消毒T型管周围皮肤1次,并覆盖无菌纱布,如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换纱布,并局部涂氧化锌软膏保护。应严格按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拔管的指征:术后两周拔除T型引流管,其拔管指征为:黄疸消退、无腹痛、无发热、大小便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黄色或黄绿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试行夹管12天,注意夹管时有无腹痛,发热及黄疸的出现,如上述症状出现,说明胆总管下端仍有阻塞,不能拔管,应将夹管开放继续引流。如无上述症状再通过X线下行T型管胆道造影,了解胆道下端是否通畅,若胆道通畅,次日拔管。拔管后1周内,应警惕胆汁外漏,甚至发生腹膜炎,观察体温有无黄疸和腹痛发作,以及时处理。十、健康教育1.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胆道疾病的书籍,初步掌握基本卫生科普知识,对健康有正确的认识。2. 胆道术后的病人应注意饮食习惯,进低脂易消化饮食,易少量多餐多饮水。 3. 带T管回家的患者,指导掌握自我护理,定期复查 4. 对非手术治疗缓解的胆道疾病,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复诊。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