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两课时教学课堂课件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15287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奇松》两课时教学课堂课件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黄山奇松》两课时教学课堂课件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黄山奇松》两课时教学课堂课件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黄山奇松》两课时教学课堂课件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黄山奇松》两课时教学课堂课件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山奇松》两课时教学课堂课件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奇松》两课时教学课堂课件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黄山奇松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黄山松的奇与美。2. 能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3通过反复品读,在读中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审美的情趣,激发学生对黄山的热爱。注重积累运用,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学会介绍黄山美景。4引导学生领悟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能仿照第三自然段“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写一个小片段。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读中体会黄山奇松的美和奇,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通过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黄山的热爱之情。 难点:帮

2、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描写黄山奇松的。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检查新词的认读,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自读、讨论、交流、合作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学会描绘家乡一处美景。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教师:1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2多媒体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1“五岳归来不看山,

3、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这一举世奇景,它不仅仅是山,也是海,是松之海,石之海,云之海,泉之海,花之海,诗之海是一片画的海洋!2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去触摸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师板题,学生齐读课题,引导质疑,本文写了哪些松?黄山松“奇”在哪里?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孩子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一节好的语文课,一个“情”字怎生了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在教学黄山奇松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课文的情境和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

4、情感积淀,启动情感。(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扫清文本障碍,同时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2教师查看预习单位,检查学生的生字词的识记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进行指导。重点指导:(1)字音易错的字,如:宾、卧。宾容易读成bing,in和ing不分,卧由于即墨方言土语的特点学生容易将圆口O发成扁口。(2)字形易错的字,如:陡、卧。陡容易将双耳旁写成双人旁。卧左边部分的笔顺易写错。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帮助纠正出错字音,了解学生读文情况。4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然后相互交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环

5、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位置奇1自由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2出示“四绝”图,学生欣赏。3在人们向往的“四绝”中,最钟情的是其中的奇松。人们对黄山奇松特别有感情,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联系上下文理解“情有独钟”,指导读出人们对黄山松的偏爱。 4人们为什么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指导读第二句话,评议,把“处处”“潇洒”“挺秀”这几个词读好,引导学生感受黄山松的位置奇。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四)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形态奇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看看黄山奇松,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着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

6、奇松?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三大名松的名称。(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2黄山是“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奇在哪里呢?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圈圈画画。3交流:(1)迎客松:出示迎客松的图片和句子。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边看迎客松的图片边适当引导,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重点欣赏:枝干遒劲、郁郁苍苍、饱经风霜是啊!这棵迎客松屹立在黄山上已经一千多年了,虽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霜、雨雪的考验,但它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是一棵多么-的松树啊!你能把它读好吗?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借助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是如何表现迎客松的“奇”的。配乐读描写迎客松的语句。(

7、2)陪客松(出示陪客松图片)现在,请你一边欣赏陪客松的图片,一边美美地多读课文,看看陪客松“奇”在哪里呢?指名读。为什么说陪客松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呢?结合图理解,学生谈体会,相机指导朗读,读出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的样子。(3)送客松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指名交流,你读懂了哪些词语?重点欣赏枝干蟠曲(枝干弯弯曲曲,这就是蟠曲)、天然盆景(没经人工修饰,天然形成的,正因为它的枝干蟠曲,所以人们把它们比作天然盆景)、依依不舍。朗读指导:送客松正跟游客告别,多么依依不舍啊,你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吗?4.总结三松(1)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形态奇美,神韵非凡。让我们完整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配

8、乐朗读第二段)(2)这三大名松写得真美,请你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名松,将它背出来,把它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学生练背)5.练说:认识了这三大名松,同学们想亲自去黄山看一看吗?这不,机会来了:(1)课件出示:争当小导游“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工作委员会最近招聘导游,条件是:讲普通话,口才好,必须将三大名松的“奇美”介绍到位,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出示导语: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到黄山旅游,现在你们看到的是: 。(3)学生准备一分钟,可只介绍一棵松,导语也可自己设计。5感悟文章的写法。(1)孩子们,刚才我们一起感受迎客松的优美,陪客松的高大、送客松的独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段,看看作者是对它们进行

9、描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学生交流汇报,师小结。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松树有了人的情感;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多多运用。(五)品读第三自然段,感受松之千姿、升化情感。1. 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2.课文里还写了黄山松的那些姿态?播放各种松树的图片,想象说话。出示: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 ,有的如同 ,有的仿佛 ,有的状如 。3.小结:同学观察认真,讲得到位,听得仔细,让我们把对黄山松的赞美,把它们的千姿百态读出来。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1.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

10、欣赏了黄山奇松,(指着板书)你看,多有礼貌的黄山松啊,客人来了,他们迎客、陪客、送客,难怪人们对它情有独钟。2.黄山奇松,破石而生,苍劲挺拔,那姿态美得奇而奇得绝,真是让我们大饱眼福。播放本课相关视频,学生观看。3.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仿照第三自然段“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写一写家乡的美景。作业设计: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2. 学写广告词。环球国际教育旅行社准备开辟“黄山三日游”的游览线路,请你代写一句广告词。板书设计:位置奇 山顶 陡崖16黄山奇松姿态奇 迎客松 充满生机 如同. 陪客松 绿色的巨人 送客松 枝干蟠曲 好像 附:表黄山奇松预习单 班级: 姓名: 认真完

11、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完成以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一、我会识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二、我会读1正确、流利地读一读下面的词语。陡崖 屹立 遵劲 盆景 宾客 情有独钟 姿态优美 饱经风霜 充满生机2通过查工具书,我理解了以下词语。 3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我读了 遍;我能够做到:正确 流利三、我会超链接。1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黄山在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游完黄山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 。”2通过查阅资料,我对黄山还有如下了

12、解: 四、我会思考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了黄山松的奇怪我不明白的地方有: 教后反思:成功之处:1以读书为主线。苏教版小语教材特别注重“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朗读作为学习语言行之有效的方法。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首先我要求学生自由读,然后让学生深入学习迎客松,通过课文插图感悟文中“枝干遒劲”的意思,利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让学生理解“饱经风霜”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迎客松的奇,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细读品味,读出感情,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陪客松和送客松的句子。这样,通过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情感。2重视图文结合。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都有插图,插图的内容都和课文有一定联系,是一种不错的资源。 在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中有三张插图,我从网上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三大奇松及其他黄山奇松的图片,将之放大。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巧用插图的: (1) 让学生看迎客松图和送客松,仔细观察他们的枝干,理解词语“遒劲”、“蟠曲”等词语的意思。(2)让学生看图展开丰富的联想,出示自己搜集到的黄山奇松的集锦图,让学生模仿书中的句式,看图说话、写话。 这一系列环节都巧妙地将图与文有机地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