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初二语文高纯明 移步换景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15260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里山纪行》初二语文高纯明  移步换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阿里山纪行》初二语文高纯明  移步换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阿里山纪行》初二语文高纯明  移步换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阿里山纪行》初二语文高纯明  移步换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阿里山纪行》初二语文高纯明 移步换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里山纪行》初二语文高纯明 移步换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级学科初二语文课题阿里山纪行备课人高纯明教学目标1.领略阿里山如画的风光,体会祖国江山的美丽多娇;2.学习本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3.品味散文富于音乐美情韵美的语言。重难点学习本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课时2课时时间2016-11-20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知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初一时,我们随郦道元一起去聆听过三峡的流水,也曾随刘叙杰一道登临过巍巍的钟山。所以林语堂曾经感慨地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今天我们就随着中国当代作家、美学家吴功正走进我们的宝岛台湾省,一道去领略大自然的另一个杰作阿里山的风采。 (板书课题) 阿里山:位于

2、台湾嘉义县东北,是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峦的总称。 最高峰为大塔山,海拔为2663米,东距台湾最高峰玉山(高3997米)甚近。阿 里山风景区面积约有175公顷,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森林公园和旅游胜地。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风靡( ) 旋律( ) 葱郁( ) 纯粹( ) 山岚( ) 山巅( ) 一泓( )镶嵌( ) 谛听( ) 静谧( ) 红桧( ) 莽莽( ) 参禅( ) 殉情( )2.有感情的诵读读文本,注意完成:(1)用一句话概括阿里山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明确】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2)阿里山风光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画面中呢?【明确

3、】清澈的潭水 宁静的林区 清幽的路径 无边的森林 神奇的神木(3)画出文本中能表现出阿里山风光特点的语句,加以品味。体会作者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明确】这些画面体现了台湾人的生态意识,也表达了作者对阿里山的赞美,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种写法就叫做融情于景。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来源:学,科,网1.假如你是吴功正先生阿里山之行的导游,你将如何介绍今天的行程?请快速浏览课文,参照标明作者行踪的语句,填写完善下列导游词。提示:先自主学习,找出作者的行踪,然后抓住不同地点的不同景物,注意安排好说话的顺序。【参考】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游览阿里山,宴会结束后,我们将从(台北的松

4、山机场 )乘飞机到达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 )进山,经过3个小时的运行后我们会到达 (阿里山站),从这里开始我们需要步行上山,穿过一片(林区),我们会看到(姊妹潭),迈过(原始森林)间的(曲径幽路),最终将会欣赏到阿里山的标志和灵魂(神木)来源:学科网【小结】这种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采用一边走一边看,并且把看到的不同的景物依次描写下来的写作方法就叫做“移步换景”,一般的游记都采用这种写法。2.课文的写景是从第四节开始的,那么第三节的作用是什么呢?【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反问句承接上段,然后交代进入神木的经过。)3.课文的第一节没有写景,能不能删去呢?(内容、结构)【明

5、确】交待了我游阿里山的缘由,特别是引起了下文的两首歌曲说明了两岸的人民的心是相通的,也为全文奠定了抒情的基调。 第二课时一.合作探究,品评鉴赏1.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祖国的山山水水也自有其独特的魅力。人们常说: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那么阿里山有什么特点呢? 【参考】“美”。因为,文章所写景色非常美,文句也非常优美。“静”。因为阿里山的氛围相当的安静。无论是写姊妹潭,还是写未加砍伐的原始森林,还是曲径幽路,都充满了一种静谧的气氛“禅”。因为文章中提到“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禅是佛教用语,给人一种非常安静,沉静的感觉。“奇”。字好。因为阿里山的山水

6、和“神木”非常的美,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大自然的奇迹。“幽”。比较好,因为“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这一句让人觉得身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精神似乎也更加幽深起来2.凡概括一处的特征,总要从他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来看。比如,人们常说到北京,不到长城,乃憾事也。化用过来,到台湾,不游阿里山,乃憾事也。到阿里山,不游神木,乃憾事也。(引入具体文段赏析)我们一起来看这株神木到底独特在哪里?【明确】形态庞然大物 品质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3.文章的“奇”不仅仅表现在景物之奇,吴功正作为一位美学家,其遣词造句也是相当考究的,大家可以再次品读课文,你觉得文章中有没有用的非

7、常精到的奇词妙句?有没有让你读来怦然心动的词句?(引入揣摩字词句之奇妙)【参考】(1)“那是静谧禅的世界。”写的非常好,把整个宁静的世界用三个词就概括出来了。简单,但又很到位。(2)我喜欢“潭无却又没有了。”用三个比喻,写出了声音的细切。(读到这里有没有联想到我们曾经学到的一个语段?老山界里有一段相似的环境描写。这两段相同的是,写声音的细小,其目的在于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相似)(3)“偶有人声也是安宁。”仿佛游客都不舍得打破森林的宁静,小心翼翼的样子,能体会到游客对森林的喜爱之情。(4)“它仍然标志、灵魂。”神木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有这样威风的气势,并且成为了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8、应该是代表阿里山,甚至是中华民族的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5)“树木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这句用多个比喻写出了森林树木的形态,非常形象。而且他用了一组对偶句,读来很有节奏感,琅琅上口(虽然是一片树林,树与树之间还有着细微的差别,所以喻体也有不同。如果我们把“孙武”、“秦皇”去除,喻体仍是“军阵”、“兵马”,读来又没有区别呢?-秦皇、孙武都是历史人物,加了之后似乎更能突出原始森林的历史感。在文章中加入历史元素,能使文章读来更厚重,有沉甸甸的感觉。使文章更具文化气息,可以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找到同样具有人文气息的语句)如:“忽然间,我觉得入云深处亦沾衣。”化用了唐人的诗句。可再引导同学联系生活感受造一句子。(6)第二自然段里,“葱郁如染”的“染”字用得很好,好像一支画笔一样,画出一片一片浓浓淡淡的绿色。这个“染”字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好像青苔将曲径幽路慢慢染绿。仿佛青苔也通了人性一样,有了灵性,体现出一种对曲径幽路亲密,依恋的感觉。读一下,这里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茸茸的蒙蒙的”用叠词突出青苔的特征,很可爱的样子。读起来更有节奏感,琅琅上口。【小结】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表现在:整散句、长短句结合的节奏美,拟声词的声响美,运用修辞手法的修辞美。个性空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