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13527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导论(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性质 第1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选择 第2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 第3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权力、义务与行为规范 第4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第5章 公共部门的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 第6章 公共部门的人员分类管理,目 录,第7章 人员招募与甄选 第8章 公共部门员工绩效考核 第9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第10章 公职人员的工资、保险与福利 第11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交流调配与回避管理 第12章 公职人员的辞职、辞退、退休管理,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与特性 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目标 3 公共部

2、门人力资源管理与政府生产力提高,导论,一般意义的人力资源的含义是,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总和。 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含义与特性,现实的人力资源,现实的人力资源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拥有的实际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人口,包括正在从事劳动和投入经济运行的人口以及由于非个人原因暂时未能从事劳动的人口,他们有时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潜在的人力资源则是处于储备状态,正在培养成长,逐步具备劳动能力的;或虽具有劳动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愿从事社会劳动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动员投入社会经济生活的人口总和。例如

3、在校的青年学生、现役军人、从事家务劳动的家庭妇女等。,潜在的人力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构成的要素有两个基本方面。 第一个要素是人力资源的数量,第二个要素是人力资源的质量。,人力资源管理是国家和各种组织对本国或本组织人力资源未来和现状进行统计、规划、投资、成本收益核算、培训、使用、保障、研究和发展等一系列组织、决策的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是泛指拥有公共权力,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谋取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体系;以及由政府投资、开办,以国有制形式运作的公营企业、学校、医院等组织体系。,公共部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定义为:以国家行政组织和相关的国有企事业人力资源为主要分析对象,

4、研究管理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任用、使用、工资、保障等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总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两部分。 宏观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整个公共组织系统,为了保证其工作的性质与人力资源的整体结构的相互匹配以及发展的需要,对公共部门内外的人力资源供求状况进行宏观和中长期统计、预测、规划,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政策、管理权限和管理标准,维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流动和人才市场的秩序等管理。其目的是奠定和发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良好环境。 微观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每个具体的行政组织、政府工作部门,以及其他相关的企

5、事业单位,依法对本部门内实现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管理的活动和过程。,宏观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微观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不是截然分离的两个体系,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互为条件、相互保障,共同形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1、人事行政管理将人只视为是一种成本或生产、技术要素,是对组织资本资源的消耗;而人力资源管理则将人本身看作资源,而且与其他物质资源的一次性开发、使用不同的是,人力资源可以持续不断地开发和有效使用。它本身就能够给组织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率和效益。 2、人事行政管理一般将组织的工作人员看成被动的工具,人的地位是附属的。而人力资源管理将组织中的人作为组织发展的个体。,人事管理

6、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3、传统人事行政管理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从事录用、考核、奖罚、工资等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则大大地丰富了,不仅包含传统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重视和增强了一些新的管理内容。 4、人事行政管理强调的是组织成员的现状,它比较注重现有人员的使用,而不重视其素质的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是人力资源使用和开发并重。,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的特性,人力资源生成过程的时代性与时间性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 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时效性 人力资源开发过程的持续性 人力资源闲置过程的消耗性 人力资源的特殊资本性 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政治性和道德品质要高于国家人力资源整

7、体的平均水平。 公职人员的政治品德与职业道德素养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内在本质的要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独特性,公共部门是一个横向部门分化、纵向层级制的庞大的组织结构体系,其人事权的划分和人事管理部门的构造具有其他组织无法比较的复杂性。 国家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行为进行规制。 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具体管理中,体现出了其自身的性质。,一、“人性”假设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发展 1“经济人”(Economic Man)假设与X理论包含的人事管理理念。 2“社会人”(Social Man)假设及其包含的人事管理理念。 3“自我实现的人”(Self Actualizing

8、 Man)假设与Y理论包含的人事管理理念。 4“复杂人”(Complex Man)假设及其包含的人事管理理念。,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目标,1强化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原理。 2要素有用、同素异构原理。 3德才素质统一原理。 4能级匹配、适才适用原理 5开发与使用并重原理。 6激励竞争、动力发展原理。,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1建立、开拓和完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选择、使用、发展的有效秩序和良好环境。 2求才。 3用才。 4育才。 5留才。,三、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一、政府生产力的含义与要素构成 政府生产力的含义它是指政府组织在一定的政治目标下,通过各种生产力要素或资源的投入,进行各项管理行为,而对社会产生的效率或效能等积极的效果。,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政府生产力的提高,结果导向:效率和效能是政府生产力的核心内 容和重要标尺。 目标导向:政府生产力的政治目标。 过程导向:政府生产力是各种要素的投入过程。,1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是促进政府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2政府生产力目标确定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方向。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品德素质、行为能力与行为规范等是政府生产水平提高的基础、条件和手段。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是政府生产水平持续提高的源泉。 5人的自身发展是政府生产力提高的目的。,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政府生产力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