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地理课件-1.4-区域经济联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1255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地理课件-1.4-区域经济联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必修三-地理课件-1.4-区域经济联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必修三-地理课件-1.4-区域经济联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必修三-地理课件-1.4-区域经济联系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必修三-地理课件-1.4-区域经济联系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地理课件-1.4-区域经济联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地理课件-1.4-区域经济联系(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 资源跨区域调配,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意义,原因:1、我国能源和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2、资源短缺现象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 的发展,南水北调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了“四横三纵”的总体格局,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1、南水北调,华北,西北,长江下游江苏扬州附近。,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一路向北,经隧洞后穿越黄河至天津;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到烟台、威海,大,差,对环保的要求较高,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

2、水岭,经过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至北京、天津,较大,较好,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上游引水入黄河,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较小,最好,探究点一,1、我国为什么要跨区域调配资源?, 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 各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对能源的需求也不一样。,2、南水北调的三个方案各有优缺点,为何选择“东线现行”。(从地形、水量、需求分析),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工程量和工程难度较小;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 受水区为黄、淮、海河流域缺水量最为严重的地区。,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3、和可行性,2、西气东输,主要集中在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区。有新疆、青海、川渝和鄂尔多斯四大气区。总的格局:西多东少、北多南少。,轮南,上 海,西气东输管道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等地形复杂的区域,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最终送到上海市。这是目前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站场最多的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管道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还包括从四川、重庆到湖南、湖北等省的输气工程。,思考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是什么?,东部地区: 缓解能源短缺的状况,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东部经济的发展; 推动天然气化工、火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4、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大气质量。,中西部地区: 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 推动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 在沿线推广民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柴薪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调入区及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地理环境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进行工程建设时,要密切关注工程对涉及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对不利影响要采取工程或技术手段加以克服。,探究点二,1、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会给甘肃带来哪些不利和有

5、利的影响?,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管道途经地貌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易造成生态环境退化,加剧环境恶化,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水能资源分布不均衡,90%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西南、中南及西北地区,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不平衡,客观制约了水电的开发和利用。,3、西电东送,西电东送是指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西电东送:,A_京津唐 工业基地,B沪宁杭 工业基地,C珠江三角洲 工业基地,我国 “西电东送” 北通道工程,北线 : 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火电输往京津唐地区,我国

6、 “西电东送” 中通道工程,中线 : 将长江中上游的水电输往华东地区(主要水电站有二滩、葛洲坝、三峡),我国 “西电东送” 南通道工程,南路送电线路主要输送的红水河的水电,红水河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很丰富?,红水河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流域内降水十分丰富,河水流量大; 红水河又位于我国第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同时进行梯级开发,因此水能丰富,南线: 将贵州、云南、广西沿红水河流域的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东 部 地 区,能源较少,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水能丰富,经济落后,人口较少,保证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加快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能 源 紧 缺,能 源 丰 富,西 部 地 区,西电东

7、送的意义,煤炭资源减少,地面发生下沉,产业层次偏低,大气污染,废渣处理,煤炭调出区,煤炭跨区域调配,煤炭调入区,煤炭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大秦线,朔黄线,焦作兖州日照,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三西”(即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水力资源则有70%在西南地区。而东南沿海供电中,80%来自煤电。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在京沪京广铁路线上,货运的40%运的是发电用煤。黄金水道的30%、高速公路的四分之一运的还是发电的煤。这个比率依然满足不了需求。,P30阅读 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三、产业转移,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

8、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 迁移的方向:区域内发达地区区域内相对落后地区 迁移的原因:发达地区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产生人口 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等问题,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迁移的意义: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 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实现区域内的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差距。,对于 我国 (一)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原材料价格 工资与地价 公用事业费用,生产成本地区差异,降低成本 开拓市场,沿海向内地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迁移的原因:企业为寻求廉价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9、开拓市场。 迁移的影响:促进内地欠发达地区发展; 不可避免地对内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二)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转移的原因:,大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投资环境 的改善 大陆有廉价的劳动力 大陆有众多的发展机会 大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大陆的意义:,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 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三)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意义:,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产业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原因:,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积极影响:,加速了广东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了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

10、济差距。,消极影响:,可能给广东边远地区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P32页活动 形成原因,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面临产业升级。 广东边远地区劳动力价格、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资源丰富。 广东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流通条件和投资环境都有明显改善,许多地区已经具备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和拓展本地资源型产业的能力,(四)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产业发展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产业发展低级阶段:工业生产规模较小,对环境破坏不大。 重化工业阶段:“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高科技产业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趋于减少。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的影响: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类型向知识、技术、服务类型过渡。在此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逐步减小。 区域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世界经济全球化,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台湾企业向大陆转移,广东边远地区产业集群效应,第 四 节 区 域 经 济 联 系,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北煤南运,四.产业 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