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附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08540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附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科)1. 一个碱基可加到DNA分子上或从DNA分子上除去,这种生物体DNA碱基数目的变化是A. 细菌转化 B. 基因自由组合 C. 基因突变 D. 等位基因分离【答案】C【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所以,这种生物体DNA碱基数目的变化是基因突变。故选C2.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A. 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B. 在生殖过程中都能发生C.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 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答案】D【解析】【分析】考点是基因重组,包括基因重组的类型和意义,主要考查通过比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异同,把握知识要点形成知

2、识网的能力,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详解】基因重组不能够产生新的基因,A错误. 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B错误.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错误. 基因重组包括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D正确.【点睛】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基因突变是变异的根本利用,基因重组是变异的主要来源;基因重组既有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也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组。3.下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B. 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 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D. 果蝇的正常体细

3、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答案】D【解析】【分析】染色体组是指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功能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基因重组包括:交叉互换型和自由组合型,此处的交叉互换是指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片段交换;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是指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的交换。【详解】图中1和2、3和4、5和6、7和8属于同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1、3、5、7或2、4、6、8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染色体3和6属于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错误;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2号是Y染色体,C错误;果蝇为二倍体生物,其正常体细胞内

4、有2个染色体组,D正确。故选D。4.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下列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图中字母代表染色体的相关基因,“”代表着丝点)A. abcdefabcf B. abcdefabcDefC. abcdefabcbcdef D. abcdefaedcbf【答案】B【解析】【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重复、缺少、倒位和易位。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个别或少数几个的改变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详解】图中de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5、缺失,A不符合题意;图示中d基因变成了D基因,属于基因突变,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符合题意;图示中bc重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C不符合题意;图示中bcde片段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D不符合题意。故选B。5.已知人类某种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孩子,由此可知A. 该病孩的祖父母一定是正常的B. 该病孩的母亲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 该病孩一定是女孩D.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病孩的概率是1/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因为该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所以为伴X隐性遗传病

6、,以此分析答题。【详解】已知人类某种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病孩子,可依据“无中生有为隐性”的规律判断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母亲为杂合体:XBXb,父亲为显性纯合:XBY,该患病孩子的父亲正常,不能给孩子致病基因,患病孩子只有一个来自母亲的致病基因就表现患病,只能是男孩,故患病孩子基因型为XbY,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病孩的概率是1/4,患病孩子的母亲含有该病基因,此基因可能来自孩子的外祖父或者外祖母,无法判断其祖父母的表现类型,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6.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A. 诱变育种 B. 杂交育种C. 基因工程育种 D. 多

7、倍体育种【答案】C【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由于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一般的育种方法不可取。【详解】基因工程育种是指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使其表达的技术手段,基因工程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从而使动物基因在植物细胞中表达,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7. 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A. 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B. 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C. 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D. 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具有很强的抗药性【答案】B【解析】害虫的群

8、体本身就有一些个体因为突变而具有抗药性,故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不是杀虫剂诱发的结果,而是本来就存在的,A项错误;当使用某种杀虫剂后,绝大多数害虫被杀死,少数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抗药性害虫大量繁殖后,再用该种杀虫剂,会有比以前更多的个体生存下来。因此,杀虫剂对害虫起到一个定向选择的作用,B项正确;使用杀虫剂后害虫不死,不是因为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而是因为在杀虫剂的选择作用下能存活的都是抗药性的个体,C项错误;设抗药基因是显性A,那么Aa自交的后代可能有aa(不抗药),所以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不一定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自然选择在生物进

9、化中的作用,易错点是容易误选A项。这就需要考生一定要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害虫种群中本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和不抗药性个体。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因而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8.下列成分或结构,属于内环境的是A.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B. 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C. 线粒体、CO2和水 D. 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答案】A【解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又叫内环境,A正确;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线粒体是细胞内的细胞器,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递质小泡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9. 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A. 线粒体基质中

10、pH的相对稳定B. 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C. 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D. 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线粒体基质属于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A正确;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B错误;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属于理化性质的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C错误;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属于理化性质的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D错误。【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稳态【名师点睛】学生对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及意义理解不清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及意义(1)下图是内环境的概念模式图,请完善下图所示内容。(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1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

11、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B. 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起缓冲作用C. 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D. 人体的内环境由体液构成【答案】B【解析】【分析】考点是人体内环境及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组成、无机环境对内环境的影响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属于基本知识识记水平的考查。【详解】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A错误.H2CO3、NaHCO3分别能够中和碱性和酸性物质,因此对血浆pH相对稳定起缓冲作用,B正确.人体对体温有调节能力,气温的变化时内环境的温度保持稳定,C错误.人体的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D错误.【点睛】葡萄糖等较大

12、分子以协助扩散或者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内环境的稳态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11.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 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 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为养料和氧气D. 可表述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但通过排泄系统来完成,A错误;B、人体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内液,B错误;C、进入细胞,应该为养料和氧气,C正确;D、表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通过内环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故选:C12.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

13、描述正确的是()A. 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 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 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D. 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答案】B【解析】体液调节不需要反射弧的参与,所有的稳态是相对的,高级神经调节中枢是在大脑中,所以B选项正确。13.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A. 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 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C. 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D. 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

14、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详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反射活动需要通过反射弧来实现,A错误;反射活动的出现,除了反射弧完整,还要有足够强的刺激,B错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正确;反射是对刺激做出的反应,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结构,二者性质不同,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反射的相关知识,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14. 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 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15、C.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答案】D【解析】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叫突触间隙,是组织液;正确。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正确。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因为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正确。 D突触兴奋由前膜传向后膜,不是同步的;错误。,15. 在血糖的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A.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C. 胰岛素和肾上腺素D. 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答案】B【解析】在血糖的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考点定位】激素调节16.先对一只实验小鼠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进行检测,然后将这只小鼠的垂体切除,一天后重新检测其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是A. 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B. 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C. 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