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ppt运动医学课件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8205265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按摩-ppt运动医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按摩-ppt运动医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按摩-ppt运动医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按摩-ppt运动医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按摩-ppt运动医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按摩-ppt运动医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摩-ppt运动医学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按摩,第五章,常用穴位归类,(1)常用的急救穴 人中、百会、内关、涌泉、十宣 (2)强壮穴 曲池(指针) 、大椎(摩法) 、足三里、合谷 (3)踝痛 昆仑、太溪,人体常用急救穴,人中: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 百会:两耳尖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 内关:腕掌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宁心安神,理血止痛,宽胸理气。适用于情志不畅、神经衰弱、失眠心烦、胃脘不舒、心绞痛、胃痛、恶心、呕吐、晕船晕车等病症。 涌泉:脚底凹陷中,在脚底正中线前1/3与后2/3交界处。主治:开窍醒神,宁心安神。适用于头目昏花、失眠、头颈痛、足心热、中风、下肢瘫痪、目涩咽干等病症。 十宣:十指

2、尖端,距指甲约1分处。1用于急救:昏迷、休克、中暑、癔病、惊厥等。 2、用于各种热证:急性咽喉炎、急性胃肠炎、高血压、手指麻木。,强壮穴,曲池(指针) :肘横纹尽头与肱骨外上髁之间。主治:袪风解表,清热利湿,调和气血。适用于外感发热、高血压、咽喉肿痛、上肢疼痛、麻木等病症。 大椎(摩法) :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足三里: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主治: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益气健脑等。适用于肠胃功能低下、久病体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呕吐、肠鸣、高血压、失眠、半身不遂等病症。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中药穴位,对美容、减肥亦有一定作用。 合谷:第1.2掌骨之间靠近第二

3、掌骨体中间。主治:疏风解表,通经活络,镇静安神、通利五官。适用于头昏脑胀、口眼歪斜、咽喉肿痛、头痛、牙痛、耳鸣、发热、神经衰弱、手臂疼痛等病症。并可防治感冒。,踝痛,昆仑:在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平外踝高点取穴。主治:常用于腰骶部疼痛、足跟肿痛、头痛、头项强痛、落枕、坐骨神经痛及目眩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太溪:在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主治:常用于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不利、咽喉肿痛、牙痛、耳鸣、耳聋、失眠、咳嗽、气短、腰痛、足跟痛等疾病的治疗与保健。,(一)概念 按摩是利用手、足或器械等进行各种手法操作,刺激人体体表部位或穴位,以提高或改善人体生理功能、消除疲劳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4、,(二) 按摩的生理作用,1. 祖国医学认为: 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 通利关节 整形复位,2. 现代医学认为,推拿按摩可纠正解剖位置的失常,其作的“功”,可转变为“能”深入体内,调整内环境的紊乱;对各系统作用如下: (1) 对皮肤的作用 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组织代谢相对提高,局部营养物质交换加强,皮肤温度升高。还可消除衰老的上皮细胞,减少皮肤皱纹,使肌肤既有光泽又有弹性。,(2)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兴奋-大强度、频率快、时间短的手法 (如 :重推、叩击、搓法) 抑制-小强度、频率慢、时间稍长的手法 (如:轻揉、轻拍、轻推、轻擦等) 镇定-止痛作用 (穴位、按压、指弹),(3) 对循环系

5、统的作用,扩张血管, 改善循环, 静脉血回流加快,加强代谢。 (4)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呼吸加深加快, 改善肺通气量。 (5)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加快胃肠蠕动, 预防便秘, 促进消化功能。,(6) 对运动器官的作用,升高局部温度, 克服肌肉粘滞性,预防肌肉萎缩, 预防运动损伤, 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韧带弹性。,(三) 按摩的注意事项,1. 手要清洁,指甲剪短 2. 体位: 被按摩者肌肉放松并便于操作 3. 方向: 沿静脉血和淋巴回流的方向 (向心) 4. 用力: 轻-重-轻-结束 5. 全身按摩顺序: 头颈上肢躯干下肢 6. 可用介质:粉剂、油剂、酒剂。 7. 禁忌症:发烧、出血、皮肤病、孕妇

6、、骨折、肿 瘤患者。,(四)基本按摩手法,关于按摩手法,说法不一,有的书上介绍22中手法,如点法、按法、摩法、推法、拿法、扳发、挤法、压法、伸法、屈法、捋法、扩法、展法、摇法、拔法、拍法、滚揉法、弹拔法、牵引法、捏拉法、回旋法、理筋法;有的书上介绍18重手法;有的介绍9种手法;有的介绍8种手法。,1 推法 2 擦法 3 揉法 4 揉捏法 5 搓法 6 按法,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7 拍击法,8 抖法,9 运拉法,介绍9种常用的按摩基本手法,1 推法,(1) 动作要领 用手掌、掌根、拇指指腹或指间关节背部为着力点,附着于操作部位或穴位。沿着经络或淋巴流动方向,向前推动。 推移的轨迹为直

7、线。 用力要均匀、着实、柔和、舒适。 推法根据用力的大小和作用的不同又分为轻推法和重推法两种。,(2) 功效与应用,有加速气血运行,畅通经络,消肿散瘀和提高局部温度之功效。 用于运动前施术及治疗前期操作。,2 擦法,(1)动作要领 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手指自然分开,整个指掌要贴在治疗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带动手掌作前后或上下往返移动。,(2) 功效与应用,有疏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加强局部血液循环的功效。 多用于四肢、腰背、韧带及肌腱等处。 可在按摩开始时或结束时使用,也可在按摩中间手法转换时插入几次擦法。,3 揉法,(1) 动作要领 操作时,以

8、单手或双手的指腹或掌根、鱼际及掌心吸定在施治部位及穴位上,稍用力下压,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掌、指做轻缓柔和的环旋转动。 揉动时手指或手掌不能离开接触的皮肤,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法的揉动而滑动。,(2) 功效与应用,轻揉具有镇静安神、缓解重手法刺激、活血散瘀、放松肌肉、消除疲劳的作用。 重揉有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代谢、消肿止痛、缓解散结、软化疤痕的作用。适用于身体各部分。,4 揉捏法,(1) 动作要领 用拇指与其它手指相对着力,将治疗的肌肤的皮下组织提起,然后做快速的捻转前进或将肌肉捏起做快速的揉捏挤动作。如此反复进行,循序移动。,(2) 功效与应用,有放松肌肉、消除局部疲劳

9、、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代谢、解除痉挛、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应用于大块肌肉、肌群或肌肉肥厚的部位,如大、小腿和臀部等。,5 搓法,(1) 动作要领 受术者肢体放松,术者用双手掌面夹住肢体的治疗部位,然后相对用力,做方向相反的快速搓揉、搓转或搓摩运动,并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2) 功效与应用,具有调和气血、疏松经络,有效地放松肌肉的功效。 适用于四肢、腰背及肋部,常用于上肢,常作为辅助性结束手法应用。 该手法对体育运动的训练与竞赛后的放松整理有良好的效果。,6 按法,(1) 动作要领 根据不同手法其要领不同,按法分为4种。 1)拇指按 术者拇指伸直、食指屈曲护住拇指第一关节处,用拇指指面垂

10、直用力向下按压,使刺激达到肌体组织的深层。使受术者产生酸、麻、沉、胀和走窜的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2) 屈指按,术者用中指或食指的第二个指间关节屈指骨突部位进行按压。 3)屈肘按 术者用屈肘突出的鹰嘴部按压患部。 4)掌按 术者用单掌或双手掌根着力向下按,也可用双掌相对按。,7 拍击法,可分为叩击,拍打,切击三种手法。 (1) 动作要领 叩击:双手半握拳,交替叩打,要求力量均匀,手指、腕尽量放松,发力在肘。,拍打: 双手半握拳或手指伸直张开,掌心向下,交替拍打,要求力量均匀,手指、腕放松,发力在腕,切击: 双手手指伸直张开, 用手的尺侧进行切击。 要求力量均匀,发力在腕。

11、多用于肩、背、腰、臀、四肢等部位的肌肉。,8 抖法,(1) 动作要领 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站立,以单手或双手握住受术者的远端,先以缓慢轻柔的手法做摇转、导引及摆动,以使患肢放松,然后用力做小幅度的、连续的、频率较快的上下抖动。,(2)功效与应用,具有疏松经络,通利关节,松解粘连,消除疲劳的功效。 适用于肌肉肥厚部位和四肢关节,常与搓法配合使用,是一种按摩结束手法。,9 运拉法,操作时,一手握住关节近端肢体,一手握住关节远端肢体,根据不同关节正常活动范围作被动的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及牵引等活动。,(1)动作要领,颈部运拉法 受术者取坐位,术者于其后,先让其做主动运动,观察其活

12、动情况,再顺势给以适当力量帮助受术者做颈部的屈伸、转动、绕环动作,逐渐加大活动幅度,最后双手托住下颌,向上牵引。,肩关节运拉法,术者一手握着受术者肘部,一手按其肩部,帮助其肩部做各种活动,活动后给以轻的顺势牵引。使其感到轻微酸痛,运拉结束后会有一种轻快的舒适感。,肘关节运拉法,受术者取坐位,术者立或坐于其对面或侧后方,一手握住其前臂的远端,一手握肘部,使肘关节屈伸及旋转摇动。,腕关节运拉法,术者一手握住受术者腕关节上方,另一只手握住手掌中部,然后使腕关节作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运动。,髋关节运拉法,受术者取卧位,术者一手握住受术者小腿下部,另一只手按在膝关节上,使膝关节弯曲,然后使髋关节作屈、伸、外展及旋转运动。,膝关节运拉法,受术者取仰卧位,术者一手握住其踝部,一手按在膝关节上方,使其做膝关节屈、伸、内翻、外翻和环转活动 。,踝关节运拉法,受术者取仰卧位,术者一手握住其踝关节上方,一手握在前足掌处,帮助其做踝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活动,最后做牵引 。,腰部运拉法,取仰卧位,屈膝屈额,术者立于侧方,以两手及前臂扶按其膝,另一手握踝或托臀,作腰椎左右环旋摇动 。,(2) 功效与应用,能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能够放松和消除关节的疲劳。常用在关节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