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概备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9864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概备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概备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概备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概备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概备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概备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1、话语蕴藉的两种典范形态是含蓄和含混。2、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3、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4、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5、期待视野的层次:文本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6、读者的接受动机主要有: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借鉴动机。7、共鸣产生的三个原因:思想观念相通、情感经验相似、意志愿望相近。二、名词解释1、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性质;二是在更具体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

2、定语言性“文本”带有话语蕴藉性质。2、艺术发现:指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作家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3、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像、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4、艺术真实: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5、艺术概括:作家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创造具有鲜明的

3、独特个性,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6、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7、文学风格: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8、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9、共鸣: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指的是在阅读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遭际所

4、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10、隐含读者: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三、简答题1、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1)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2)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3)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常常只是一个机缘,是这个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4)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知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即以独特眼光在知觉中产生新创造物 。2

5、、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他的反映,艺术真实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的产物。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现社会生活的内蕴,把现实形象与幻想的非现实形象融会,如西游记、变形记 。以虚拟形象世界取代现实的形象,艺术情境是虚构的、假定的,如雷雨。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文学创造有主体性或主观性,它在把握事物的必然性或然性的基础上,更加自由地把客观世界变成主体的认识与感悟、情感与意志的对象物。诗艺性指诗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诗艺的真实即讲究艺术技巧的真

6、实,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与震撼力,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样的人生体验,其怨愤之情该有多么深重! 总之,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3、小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一)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描写人物,是小说的显著特点,人物是小说的原动力。(二)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情节是与人物密切相关的,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三)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衬托人物性格、展示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小说中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发生,都不能离开一定的时代、社会和自然环境。4、文学意境的特征是什么?(1)、情景交

7、融,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情景交融分为:景中藏情 情中见景 情景并茂 (2)、虚实相生,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实境”: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虚境” :由实境诱发和开拓出来的审美想象的空间。 (3)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刘义庆、谢赫提出“气韵”,刘勰、钟嵘 提倡“滋味”,司空图提出“韵味”都是对意境中所蕴含的美的概括,展现的是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 5、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还可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其基本特征是:(1)浓缩

8、地反映现实生活。受舞台表演时间、空间的限制,剧本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浓缩性。例如老舍的茶馆,一出戏只有三幕,却展现了三个时代,反映了50年的社会变迁。(2)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没有集中的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已成为一条公认的定理,剧本把矛盾冲突加以高度的集中,使之达到尖锐、剧烈的程度。如雷雨中复杂而激烈的人物冲突。 (3)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在剧本中,剧中人物的言语是用来塑造形象、展示矛盾冲突的基本手段。各个戏剧动作由人物的形体活动和言语活动来体现,其中对话、独白是更重要的。6、象征型文学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一)暗示性。象征

9、型文学重在寄寓某种意念、意蕴。暗示是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例如梅特林克的剧本青鸟,通过两个孩子寻找青鸟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二)朦胧性。象征型文学的间接表现的暗示方式使它具有一定的朦胧性。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象征型文学为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的空间,要求读者去积极地思考、探寻丰富的“象外之象”、“象外之意”、“言外之意”。总之,象征型文学或直接取材于现实事物,对他们进行变形化、拟人化的处理,或凭借想象虚构出非现实性的事物,从而塑造出具象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现实与超现实统一的寓意性形象。四、论述谈谈理想型文学、现实型文学、象征型文

10、学的区别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具有再现性和逼真性的基本特征。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具有表现性和虚幻性的基本特征。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具有暗示性和朦胧性的基本特征。下面我们就详细地谈谈三者的区别:首先,它们总体的侧重点不同。现实型文学侧重于写实,要求立足于客观实在,力求把生活的实在面目描画出来,是对生活的再现和复制,没有添加生活本来没有的棱角。它着重的是逼真再现,如同拍照,拍出来的作品是最真实的、没有经过化妆或其他手段美化处理的、最朴素的生活照。例如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就是一部典型

11、的现实型作品。他从现实中取材,从妇女、婚姻等问题中寻找创作的灵感,茶花女就是根据他亲身经历所写的一部力作。理想型文学则侧重于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重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理想型文学并不旨在写实,而是要求超越现实,突出表现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打个比方来说,这种类型的作品就如同化了浓妆的艺术照,经过了各种美化加工,不再是生活原原本本的面目,而是通过处理添加了许多生活原本没有的“脂粉水粉”“妆扮”过从而不再旨在复制“对象”的原形而旨在表现“对象”的个性思想的作品。例如格林童话和哈姆雷特等作品就是属于理想型的。还有罗曼罗兰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它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

12、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阕大交响乐。它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而作者也于1915年,得到瑞典文学院授予的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文学作品中高尚的理想主义和他在描写各种不同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再说象征类型文学,它的侧重点就更“另类了”!象征类型文学作品侧重于寄寓某种意念、意蕴。继续上面的比喻来说,这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就如同是抽象派画作,而不是照片。因为,它一方面见出它自己的特性,另一方面显出个别事物的更深广的普遍意义

13、而不只是展示这些个事物本身。它通过暗示使人的想象延伸开去,由此及彼,扩展开来。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在诗歌创作中体现最明显。艾略特的荒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开山之作,它象征着世界没有水,因而干枯了,趋于毁灭。它是现代诗的一个里程碑。其次,从人物塑造方面比较,三种类型的文学也有区别。现实型文学力求提示人物性格形成的客观原因。现实型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因此也多是生活中平凡普通的人物,不是超时空的、理想化的,而是存在于特定时代社会的具体环境中的。人物性格具有非常具体、确定的社会内容。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起到极大的作用。比如中的主角,就取自生活原型,她的悲剧命运根源于当时特的时代背景和她所处的生活环境。

14、而理想型文学中则多见各种变形的、奇幻的形象,常有虚幻离奇的神仙妖怪和超尘脱俗的英雄豪杰。比如里的各种拟人化的动物和虚构的精灵之类的角色,就具有明显的理想化色彩。在文学意象的塑造中,象征型文学为了暗示某种深远、普遍的哲理、意蕴和主观情思,对客体形象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变形化、拟人化的假定性意象。这种文学意象已超载了自身的具体、个别的现实属性,不确指生活中的某一真实事物,而是概括性、虚拟性很强的假定事物。例如北岛的诗: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你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小路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里面的象征意义可以这样理解:1、“哨音”象征天使般的

15、召唤;2、“森林”象征遮挡日光的障碍因素;3、“蒲公英”象征共同追求的同伴;4、“湖泊”象征追寻的归宿;5、“你”和“眼睛”双重象征着理想的化身。再次,从作者的情感评价的角度看,三种类型的文学也有所不同。现实型文学的主观情感态度融会在客观再现之中,渗透在情节、场面、人物的描绘刻画中。作家不直接在作品中表露自己对的主观倾向,而是把自己感受过的现实生活再现在作品中,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体验和感受,而不是直告之。张爱玲喜描写各色“坏女人”,她的小说人物多是病态女子,她写来并没有明确流露出自己对这些人物的喜恶,但是真把作品读懂了的人们却不难发现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观感。理想型文学则像极大地突出文学的抒

16、情表现功能,常常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像现实型文学那样不动声色。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对主人公保尔的炽热感情就流露得很明显。至于象征型文学,它则偏于以间接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这种作品中有作者的观念,但这种观念必须依赖各种象征意象,曲折地、独特地表现出来,并需要读者通过直觉与情感进一步加以理解。它不直接描述思想和情感,也不通过与具体意象明显的比较去限定思想和情感,而是暗示这些思想和情感是什么,运用未加解释的象征使读者在头脑中重新创造它们。例如李金发的弃妇,它可谓我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开山之作。米勾勒出一个愤世、厌世、隔世的“弃妇形象,不仅仅写了“弃妇”的悲情,而且是作者的自况,亦庶几可以说是当时青年中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