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新课件背景下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设计思路例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8515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稿:新课件背景下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设计思路例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定稿:新课件背景下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设计思路例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定稿:新课件背景下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设计思路例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定稿:新课件背景下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设计思路例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定稿:新课件背景下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设计思路例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定稿:新课件背景下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设计思路例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稿:新课件背景下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设计思路例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设计思路探析,主讲:陈志先 审稿:冯一下 王开元 李 洁 赖蓉辉 高建文,陈志先,教育部考试中心核心课题组成员,招生考试报文科综合版编辑,川大附中(成都十二中)历史教师,电话(028)88173034 84462623 email ,四川民族教育报历史专刊主编,一、简要回顾高考历史命题的改革历程,改革酝酿 (1977-1988),改革启动 (1989-1991),能力立意 (1992-1999),走向综合 (2000-2006),新课程改革 (2007年开始以来),二、问题的提出,1、以考试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2、四川省高考自主命题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温馨忠告,3、

2、日本极个别教师命制的历史试题给我们的震撼,近年课改区历史试题的基本特点: 立足基础,体现学科的基础性。 贴近实际,体现学科的生活性。 关注热点,体现学科的时代性。 发掘问题的思维空间,体现学科的探究性。 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体现学科的人文性。,近3年四川卷历史试题体现的课改理念: 借鉴新课程体系,构建新型专题知识结构。 融入新课程目标,突出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吸纳新课程内容,以新的史学观念(文明史范式、现代化范 式、全球化范式、社会生活史范式、生态史范式等)为引领。,4、为学生探寻高考备考路径,温馨提示: 在此我主要就近年来高考历

3、史试题设计思路出发,给老师们提供一些借鉴,以便我们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选择针对性训练题目时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考的要求。,三、高考历史试题设计思路例析,1. 从设计过程看,注意包括立意、情境、设问三要素的统一。,立意:试题确定的主题,是试题的灵魂, 直接决定着试题的价值取向。,情景:是实现立意的材料和介质,关系 着立意表达的程度。,设问:是问题的呈现形式,直接影响着 立意实现的程度。,【例1 】【 2007年文综四川卷】民俗文化遗产是近年来历史研究关注的重要领域。回答2223题。 22“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

4、狼烟”(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这一作品创作的时间最早可能是在 A1931年 B1936年 C1938年 D1939年 23图7反映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四川地方文化特色的是,命题专家对2007年文综四川卷22-23题的解析: 立意 新远,融汇多个热点: 突出“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价值取向。 显形考查抗日战争爆发和川军出川抗战。 隐性介入高中新课程标准。 关注家乡,突出地方特色。 引导中学历史教学关注高校历史研究方向。 情景 创设新颖,选材别致 设问 巧妙,凸显学科能力,近年高考历史命题的几个主题范式:,既有一题一式,又有一题多式的范式整合试题出现 新的史学研究范式仍然处在更新当中(

5、生态史范式),近年高考主题范式考查上的两个变化:,革命史范式 现代化范式 全球化范式(整体史范式) 文明史范式 社会生活史范式 生态史范式等,2. 从考查目标看,开始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与 “目标立意”转化。,第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考查设计。,结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在基础知识的考查上不是淡化而是考查方式发生了变化,即不再单纯考查基础知识的死忆硬背,而是更多地考查考生依托相关知识进行推测、判断。不仅如此,在考查力度上还将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完美结合,克服了传统高考在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上考查的严重脱节。,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查设计。,【例2】【2008北京文综卷37】 解析

6、:该题在考查方法上,采用了小组研习,主题会议这样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考题形式,使考生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这样的考查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考查设计。,例1: 1.为了救爱妾而引清兵入关的明末将领为 吴一桂 吴二桂 吴三桂 吴四桂 2.呈上题,其爱妾是 林粉圆 王汤圆 张芋圆 陈圆圆 3.秦二世时,专擅朝政、指鹿为马的是 赵高 赵低 陈高 陈绍 4.著有道德经,为道家始祖的是 李耳 李眼 李鼻 李口 5.原为唐高宗之后,后登基为帝,为中国第一个女皇帝的是 文则天 武则天

7、 文则地 武则地 6.东汉末年,刘备、关羽与何人互有盟约,约为兄弟 岳飞 张菲 凤飞飞 张飞 7.呈上题,其史称三结义为 宜兰三结义 桃园三结义 新竹三结义 苗栗三结义 8.唐朝诗人,著有长恨歌描写杨贵妃生平的是 白居易 黑居易 黑嘉丽 白冰冰 9.远古时代,传说黄帝于何地打败蚩尤 涿牛 涿猪 涿鹿 涿马 10.中共领导人是 毛泽东 毛泽南 毛泽西 毛泽北,例2: 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总统罗斯福为解决失业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农业 B.整顿金融 C.以工代赈 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例3: 右图是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任期间修建的田纳西 水坝,修建该水坝在当时主要是为了解

8、决 A水患灾难问题 B失业问题 C旅游问题 D用电紧张问题,例4:(2007年广东)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例5: 阅读右图,在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作为 他的朋友,你想怎样帮助他? (言之成理均可),结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考查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命题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采用渗透法,所谓“润物细无声”。,3. 从题型设计看,形式更加丰富多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下面这些新题型在文科综

9、合试卷中的出现一没有这么集中,二不会超过传统题型的数量,希望老师们在参考时不要本末倒置,处理要适当。,温馨提示:,撰写历史小论文 (2008上海) 38、“中国的1978” 1978年,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的学者说,这是中国的重新出发,一个国家的重新开始。历史为什么选择了1978年,这既是那个时代一批人面对中国与世界的过去和未来的集体思考,也和一代伟人邓小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到今天,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已为世界所瞩目。 站在30年后的今天,以“中国的1978”为主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可选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也可围绕某一中心、某一事件、

10、某一人物等展开论述。(30分) 注意: 1.论文须围绕主题展开。 2.论点应由材料支持。 3.论述要层次分明。 4.叙述要通顺流畅。 解析:历史小论文,是历史与小论文体裁的有机结合,从所学历史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中提炼出论文的观点与论据,用论文的写作格式表达对历史问题的见解。因而既要有扎实的历史基本功,又要有扎实的论文写作水平。除此之外,考生还要严格按题目的要求进行写作。,穿越时空,穿越时空题 (广东茂名一摸)20世纪末2l世纪初,在我们这个地球上,一方面是全球化呼声越来越高,全球化一词频繁出现在大众媒体中,是当今的流行话语,另一方面是反全球化运动风起云涌。1999年西雅图世界贸易组织第三届部长

11、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在此后的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参见下图) 请回答: (1)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如果你是一位发展中国家的官员,你从哪些方面来劝说本国人民退出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 解析:穿越时空题,答题者要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实现时空穿越与角色转变,以当时当地的历史环境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一定要弄清时空环境与角色的社会地位、利益追求。,研究性学习 (山东淄博摸底)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下图至所反映的是不同历史时期、不

12、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明成果材料:,(1)将三幅图所示政治文明成果的代号填入下表中适当的位置。,(2)如何认识图所示的政治制度?它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图为代表的政治文明成果的看法。它对近代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留下了什么有益的启示? 某学生探究小组欲对近代人类创立的政治制度进行探究,请你为其提供下列帮助: (4)拟定一个探究题目。 (5)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解析:新课标、新课改特别注重研究性学习,因而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包括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资料的搜集、分工与合作、理论学习与实验活动、课题成果的总结与论文的撰写等。

13、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对具体的历史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表述具体做法和研究成果。,判断正误 (江苏模拟)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不包括乐。 ( ) 2“枯藤老树错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该作品的体裁是诗。 ( ) 3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 ) 4新文化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复辟帝制。 ( ) 5“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 ) 6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

14、资产阶级的本质。 ( ) 7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缴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此条款侵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 ) 8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南京。 ( ) 9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亮相世界外交舞台是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 ) 10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 ) 解析:判断正误和后面的错误改正题,都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以准确理解把握的历史知识与扎实的历史能力作为判断正误与错误改正的一把标尺。对有关历史知识准确理解与记忆是做这两类题型的前提条件。,错误改正 (珠海联考)以下是一位中学生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写的一篇文章,由于这位同学平时学习历史不够认真,在文章中出现了多处错误。请你在出现错误的地方划上横线,并将你改正的内容写在右边相应的地方。 伟大的长征 错误改正: 1934年秋,日本帝国主义集中了百万大 军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 - 由于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指挥,红军经过一 年的苦战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被迫进行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