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临床医学本科)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5834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5.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临床医学本科)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血液(临床医学本科)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血液(临床医学本科)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血液(临床医学本科)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血液(临床医学本科)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临床医学本科)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临床医学本科)课件(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理学,生理学教研室 成春英,第三章 血 液,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原则,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目的与要求】,1.了解血液的组成,掌握血量及血液在内环境中的 地位和作用。 2.掌握RBC比容、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作用。 3.熟悉血浆、血清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区别。 4.熟悉血细胞的生成及调节。 5.掌握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的作用,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机体抗凝和促凝的因素。 6.掌握ABO血型分型依据、类型以及输血的原则。,第三章 血 液,1.运输功能:运输O2、CO2、激素等; 2.缓冲功能及维持内环境稳态; 3.防御、保护功能; 4.参与生理性止血。,第

2、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由血细胞(blood cells)和血浆(plasma)组成。,一、血液的组成,抗 凝 剂,加,加,不加,全血,血浆,血清,白细胞 血小板,红细胞,血凝块,(一)血浆(blood plasma) 含水约91%92,含溶质约8%9。溶质中血浆蛋白含量最多,其余为无机盐及蛋白有机物等。 1.血浆蛋白: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6080g/L 白蛋白(A):约40 48g/L,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 球蛋白(G):约1530g/L,1、2、四种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约24g/L; A/G比值:1.52.5/L 主要功能:参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协助运输激素、脂质、离子

3、、维生素等低分子物质;参与生理止血过程;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和营养功能等。,血浆与血清的主要区别, (二) 血细胞(blood cells ) 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 )数量最多,占99%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 血小板(platelet )最少,50,100,血浆,血细胞,比容管,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正常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其数值反映全血中血细胞数量的相对值。,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二、血量(blood volume ) 血量是指全身血液的总量。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

4、有7080ml。 临床应用: 成人一次失血在500ml以下,即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通过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及储存血量的动员等机体的代偿作用,血量和血液的主要成分能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少量失血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出现,正常人一次献血200 300ml,对其身体并不会带来损害。 中等失血即一次失血约1000ml,达全身血量的20%,人体功能则难以通过代偿恢复到正常水平,需要输血、输液等处理。 大失血即失血量达血液总量的30%以上时,如不及时进行抢救,就可危及生命。,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比重 正常人全血比重(1.0501.060)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 血浆比重(1.0251.030

5、)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红细胞比重(1.0901.092)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成正比。 (二)血液的粘度 全血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 血浆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血液的粘滞性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溶液(高),半透膜,渗透压,渗透作用示意图,1.渗透作用和渗透压 (1)动力-渗透压:溶液具有保留和吸引水分子的能力或特征。,(2)结构基础-半透膜,其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所含溶质分子的颗粒数目。,溶液(低),(三)血浆渗透压(osmtic pressure),血管内,血管外,(血浆),(组织液),血浆晶渗压,773kPa,血浆胶渗压,组织液晶渗压,773kP

6、a,组织液胶渗压,(3.3kPa),(2kPa),水 水,(1)组成:主要来自溶解于血浆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尤其是NaCl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血浆晶体渗透压。,(2)作用:保持细胞内、外水分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体积。,红细胞 晶体渗透压,血浆 晶体渗透压,水,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水,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正常值 血浆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1)组成:来自血浆中的胶体物质,主要是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血浆胶体渗透压 (2)作用: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分布,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红细胞 晶体渗透压,水,血浆 晶体渗透压,血

7、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水,血浆渗透压的分类及生理意义,临床应用: 胶体渗透压与水肿的关系 血浆蛋白(白蛋白)浓度胶渗压水向组织间隙转移组织液水肿。 渗透压与溶液的关系 等渗溶液:如0.9NaCl溶液、 5葡萄糖溶液、 1.9%尿素溶液等。 高渗溶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 低渗溶液: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 等张溶液:能将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保持正常 形态和大小的溶液。,红细胞,高渗溶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H2O,H2O,H2O,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低渗溶液: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的

8、溶液。,不变,皱缩,膨胀、破裂 (溶血),Hb,(三)酸碱度(pH值) 1.正常值:pH为7.357.45 pH7.35=酸中毒;pH7.45=碱中毒; pH6.9或7.8,将危及生命。 2.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 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H2CO3 通过肺和肾的调节:,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一、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胚胎早期:卵黄囊; 胚胎第二个月开始:肝、脾造血; 胚胎发育到第四个月以后:骨髓开始造血并逐渐增强; 婴儿出生后:主要依靠骨髓造血。,血细胞发生过程中造血部位的迁移,各类血细胞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血细胞发生过程一般可分为: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和可辨认的前体细胞三个阶段。

9、,造血微环境 造血过程以及各级血细胞在造血组织生存的环境称为造血微环境。包括造血器官中的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和各种调节因子,以及进入造血组织的神经和血管。造血微环境的改变可导致机体造血功能异常。,正常成孰血细胞类型,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1.红细胞的数量 男性(4.55.5)1012/L; Hb:120160g/L 女性(3.55.0)1012/L; Hb:110150g/L 新生儿:6.0 7.01012/L; 2.形态 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直径约为8m,无细胞核;红细胞从血浆摄取葡萄糖,通过糖酵解产生ATP,维持细胞膜上N

10、a+ 泵活动,从而保持细胞内外Na+、K+ 浓度的正常分布、细胞容积和正常形态。,正常红细胞,二、红细胞生理,(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球形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正常红细胞可塑变形性,(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衰老或球形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1)可塑变形性(plastic deformation) 与表面积和体积呈正相关(双凹圆碟形); 与红细胞内的粘度呈负相关; 与红细胞膜的弹性呈正相关。,1.红细胞的生理特征,衡量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 即红细胞在血浆中下沉的 速度,通常以红细胞在第 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 示,简称血沉。 魏氏法正常值: 男 0-15mm/1小时末 女 0-20

11、mm/1小时末。,0mm,100mm,血沉管,血沉架,(2)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 stability) 概念:红细胞能够较稳定地分散悬浮于血浆中不 易下沉的特性。,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期,血沉一般较快。患某些疾病时(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等),血沉可明显加快。,增加血沉的主要原因为红细胞叠连,决定红细胞叠连的因素主要在于血浆成分的变化,而不在于红细胞本身。 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及胆固醇增高时,可加速红细胞叠连,血沉加快;而血浆白蛋白、磷脂增多时则抑制叠连发生,使血沉减慢。,意义: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大;血沉愈快,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小。测定血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可作为判断

12、病情变化的参考。,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0.9%NaCl,0.6% NaCl,低于0.45% NaCl,概念:是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 性。即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 抗低渗液的能力大=脆性小=不易破; 抗低渗液的能力小=脆性大=容易破。,(3)红细胞的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正常值:0.42%0.46 %NaCl溶液中,部分红细胞开始破裂溶血;在0.32%0.34% NaCl溶液中,红细胞全部破裂溶血。 临床意义: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患者其脆性特别大;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其脆性显著减小。 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大小的溶液,称为等张溶液。1

13、.9%尿素是等渗溶液,而不是等张溶液;0.9% NaCl既是等渗溶液也是等张溶液。,2.红细胞的功能:(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2)调节酸碱平衡。,临床应用:使用血库中存放的血液应加入葡萄糖以满足红细胞能量代谢的需要;陈旧的血液由于糖酵解产生ATP减少,Na+ 泵活性降低,使细胞外液中的K+ 浓度升高,血液检测时常常会有血K+ 浓度升高。,(三)红细胞生成和调节,1.红细胞生成所需物质 (1)造血原料:蛋白质和铁是基本原料。 铁:Hb合成必须原料。成人每天需铁2030mg,其中5%由食物补充,95%由体内铁(来自RBC破坏)的再利用。Fe3+需还原成Fe2+才能被利用。 临床应用:铁摄入不足

14、、吸收利用障碍或慢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蛋白质:,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蝶酰单谷氨酸经肠粘膜入血四氢叶酸 多谷氨酸参入DNA合成。 临 床应用:叶酸吸收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VitB12:形成内因子-VitB12复合物:防B12被蛋白酶水解;与回肠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 B12吸收入血部分贮存于肝、部分与运输蛋白结合参入DNA合成。 临床应用:机体缺乏内因子或体内产生抗内因子抗体时B12吸收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成熟因子:DNA对于细胞分裂和Hb合成有密切关系,而合成DNA需叶酸和VitB12的参与。,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干 细 胞 早期红系祖细胞

15、 (BFU-E) 爆式促进因子 晚期红系祖细胞 (CFU-E) 可识别红系前体细胞 网幼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 骨 髓,缺氧、RBC或Hb 肾成纤维、内皮细胞(主) 肝细胞(次)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雄激素、T3、生长素,PO2 RBC Hb,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 (主),肝细胞(次),雄激素 T3 生长素,(1)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 促进早、晚期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 加速幼RBC增殖和血红蛋白的合成。,促进网织红细胞的成熟与释放;,(2)雄激素: 青春期男性女性,EPO 骨髓造血功能增强 (+) 雄激素 红骨髓 红细胞增多 睾丸间质细胞,肾,(+),(四)红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 每天约有0.8%的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其中有90% 的破损或衰老的红细胞被肝、脾中巨噬细胞吞噬,释 放出的铁和氨基酸可被再利用,脱铁血红素转变为胆 色素随粪、尿排出体外。 另外10%的衰老红细胞在血管中受机械冲击而破 碎,释放出的血红蛋白与血浆中的触珠蛋白结合被肝 脏摄取。 临床应用:严重溶血时,血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