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概述 (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452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6.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概述 (2)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发展心理学概述 (2)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发展心理学概述 (2)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发展心理学概述 (2)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发展心理学概述 (2)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概述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概述 (2)(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心理学,孙晓军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Email:sxj_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参考教材,1.周宗奎主编: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 2.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推荐读物,D. E. Papalia, S. W. Olds, R. D. Feldman. Human Development(9th edition). McGraw-Hill Education Co. and Posts & Telecom Press, 2004(影印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D. R. Shaffe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

2、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sixth edition). Thomson Learning and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2004(影印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纽曼,纽曼(Newman)著,白学军等译. 发展心理学(上下册).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美劳拉E贝克著, 朱永新等译 儿童发展.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第5版(Berk, E. L. Child development (the 5th edition). USA: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0) 美R

3、M 利伯特等著, 刘范等译. 发展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课程总体安排,基本模式:2(讲授)+1(讨论、课辅) 分组:3个小组(讨论、课辅) 成绩构成:平时(80%,包括作业、讨论、考勤等)+期末成绩(20%) 课堂纪律说明 班级QQ群,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简史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四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第一节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广义的心理发展: 心理的种系、种族发展(动物&比较心理;民族心理) 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的心理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总结出心理发

4、展的规律。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一)研究任务 揭示毕生心理变化的过程和稳定性(怎样发生的?怎样发展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和修正个体的行为。 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二)研究内容 1.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先天与后天(遗传、环境、教育的作用) 连续性与阶段性 发展的内外因问题(主动与被动)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关键期源于动物习性学研究,又称“敏感期”,儿童在心理发展某个时期对某些刺激最敏感,也是发展技能、能力最佳的时期,错过了将带来

5、不可逆影响,不是“快速期”,2.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三、发展心理学的发展领域和生命分期 (一)发展领域 生理发展:身体和大脑的发育成长,感官能力、运动技能和健康的变化或稳定性 认知发展:学习、注意、记忆、语言、思维、推理和创造力等心理能力的变化或稳定性 人格和社会性发展:情绪、人格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和稳定性 三者相互影响,(二)生命分期 胎儿期(从受孕到出生) 婴儿期(03岁) 幼儿期(36岁) 童年期(6、711、12岁) 少年期(11、12岁14、15岁) 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 青年期或成人期(18岁35岁) 中年期

6、(35岁或40岁60岁) 老年期(60岁以后),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简史,一、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思想基础了解儿童、尊重儿童 研究基础福禄贝尔、达尔文等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Preyer)撰写的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 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三、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20世纪后半期,毕生发展的观点被人们接受,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发展心理学取代了儿童心理学。 1930年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渥斯(H.Z.Hollingwerth)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和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古迪纳夫(Goodenough) 出版发展心理学

7、,标志着该学科的诞生,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一、具体的数据收集方法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三、研究的伦理学问题,一、具体的数据收集方法 (一)(自然)观察法 在自然环境下,不加干涉或控制,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观察个体的行为表现,对行为进行研究 特点:自然、无干预,优点:可以较好地描述行为; 被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下,可以在现场观察记录行为,比口头报告或问卷调查客观、全面、准确 缺点:缺少控制;观察者偏差;不深入,观察法常见的偏差类型: 观察者效应:被观察者觉察到自己在被观察而引起的行为改变。 观察者偏差:观察者只看他们希望看见的东西,而对一些与研究者的期望不一致的现象视而不见。,

8、观察者偏差示例,(二)访谈法 1.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儿童)的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对方心理特征与行为的数据资料,以及获得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方法,即访谈法。 2.特点:就被试生活的某些方面访谈,访谈者与儿童互动;提问可能是高度结构化或灵活的,具有研究目的和设计、实施计划。,3.优点 较灵活,谈话双方可以随时改变方式,有利于寻找更多更有价值、更深层次的资料。 使用面广,对儿童、成人甚至文盲都可使用。 能比较有效地收集人们的态度、知觉、意见等方面的资料,还可以观察访谈对象在访谈过程中的表现,可以了解访谈对象的动机和情绪。,4.缺点 对访谈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较复杂,需要专业人士来处理; 访谈者的观点容易

9、影响被访谈者; 访谈工作效率低,既花钱又花精力; 对于敏感性、隐私性的问题,不易获得真实的信息。,(三)问卷法 1.定义: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以获得心理研究活动的规律。 2.特点:书面提问,3.优点: (1)比较客观统一,效率比较高,标准化程度高,能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资料; (2)结果统计高度数量化、规范化; (3)费用低; (4)问卷不计名,质量有保障。,4.缺点 不灵活; 容易产生废卷,如请人代答、随便答题、漏答等常见问题; 只适合于一定文化程度的人,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四)测验法 1.通过测量量表,采用标准化的题目,按照规定的程序,收集数据资

10、料,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 2.特点:被试通过测验来测量能力、技能、知识、潜能或生理反应,3.优点:测量客观、标准化;避免主观性 4.缺点:灵活性差;对主试的要求高,难以进行定性分析;不能深入考察态度或行为机制;可能受练习、测验经验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五)实验法 1.通过严格控制的、可以重复的程序,操纵变量,考察一个(些)变量对另一个(些)变量的影响。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实验组、控制组,2.分类 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严格控制条件,控制严格,容易重复,但生态效度低(不易推广),随机选择与分配; 现场实验:在学校、家庭等日常生活条件下有限度地控制

11、条件,控制严格性低,结论可推广。,3.优点: 可探测因果关系 可重复 4.缺点: 人为性强,生态效度低; 探讨的变量有限 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常见的四类: 横断研究; 纵向研究; 聚合交叉研究; 双生子研究;,横断研究,定义: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几个年龄(年级)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的研究过程 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发展研究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情况研究 优点:持续时间短,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不同年龄儿童心理的发展水平 缺点:看不到同一个个体发展的连续性、代际效应和年龄因素混淆,同时选取不同年龄的被试样本,纵向研究,定义: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

12、对同一样本被试的心理发展进行系统的定期的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同样的青少年民族认同发展,可以用同一批被试,连续测多次。 优点:能反复观察和测量同一组个体,能系统、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规律 缺点:被试流失、反复测量(年龄和练习效应),纵向研究设计,样本A,样本A,样本A,样本A,2岁,6岁,10岁,13岁,聚合交叉研究,定义:将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综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在纵向研究图式中分段进行横向研究。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可以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从纵向发展的角度了解儿童随年龄增长的心理变化以及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双生子研究,对不同抚养条件下(一起抚养或分开抚养

13、)的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心理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得出遗传和环境在个体发展中作用的结论的研究,53项研究归结出的三种血缘关系水平者 智力测验分数的相关,三、研究的伦理学问题 (一)征求被试的同意 自愿参加研究时,能够表示同意时,充分意识到危险和潜在好处时,没有参加研究时 (二)保证被试的知情权,避免欺骗 了解研究的内容或目的、做法以及后果,(三)保证被试不受到伤害 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带来疼痛、焦虑或伤害的方法;可在事后告知研究的真正目的、“欺骗”的原因,保证研究没有伤害性后果。 (四)保证隐私权 不随便泄露个人信息,尊重被试的尊严和合法权利。,第四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

14、中的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来会打洞” Questions: 教育万能吗? 早期教育是否越早越好? 应对发展,个体是被动的吗?,(一)单因素论(20世纪初) 1. 遗传决定论 高尔顿、霍尔 2. 环境决定论 华生,高尔顿,“个体的能力乃由其生理遗传决定,其作用与遗传决定个体的身体器官及机能相似” 遗传的天才,1869 家谱研究 “优生学之父” 启示?,霍尔,受冯特影响,创办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美国心理学之父” “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华生,教育万能论 “如果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采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15、。” 恐惧训练,人人皆可成尧舜,望子成龙选*,(二)二因素论(20世纪中叶) 强调遗传和环境因素的构成比例 斯腾:“遗传和环境同为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成分,虽然其所占比重可因事而异” 又称“合金论”,(三)成熟势力说 格塞尔 “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变化,脱离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启示? 早期教育越早越好?,局限性,机械的共同决定论,以折衷的路线回避问题,并未深入阐明遗传与环境二者对个体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四)相互作用论(辩证观) 1. 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或生物前提 先天愚、苯丙酮尿症;,选择性交配研究,(四)相互

16、作用论(辩证观) 1. 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或生物前提 先天愚、苯丙酮尿症; 2. 环境和教育对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现实性,现实性的例证,1. 狼孩 卡玛拉 & 阿玛拉;,启示?,现实性的例证,2. 巴登大公国王子的生存报告 启示? 即使先天遗传再优越(王子血统),但环境和教育的匮乏,导致其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低下(甚至不如一般的普通人群) 环境和教育甚至能促进大脑的发育,3. “沙袋育儿”研究 组别 智商得分 沙袋组儿童 77 非沙袋组儿童 80 你想到了什么?,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现实水平的决定作用 遗传所提供的物质前提是否也较差?,现实性的例证,(四)、相互作用论(辩证观) 1. 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或生物前提 先天愚、苯丙酮尿症; 2. 环境和教育对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现实性 主导性:导向、方向性 3. 主体性对发展起重要作用,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Jean Pia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