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52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1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93727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历史52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1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2高一历史52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1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2高一历史52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1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2高一历史52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1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2高一历史52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1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一历史52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1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一历史52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1人教版必修2(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程标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考点归纳:近现代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的进步;通讯工具的变迁;交通与通讯工具发展的影响。,情景导入 1917年7月1日,张勋利用“府院之争”,率领三千“辫子军”进入北京,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 7月3日,段祺瑞借助全国人民反对复辟的浪潮,组成讨逆军,宣布讨伐张勋。7月7日,南苑航空学校派飞机向宫中投下三枚炸弹,虽然没有命中目标,但宫中的人们并没有见过这个会飞的庞然大物,太妃们有的钻到桌子底下,有的吓得惊叫,太监们更为惊慌,宫中乱成一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突袭,也是内战史上第一次

2、使用空军。7月12日,讨逆军攻入北京,溥仪被迫再次宣布退位。张勋复辟结束。,请思考:上述事例体现了早期飞机的什么功能? 提示:早期飞机主要用于空中打击和军事进攻。,教材梳理 一、交通工具的进步 1传统交通工具 (1)南方多_,船是主要运输工具。 (2)北方多_,人们以乘坐_为主。 2近现代交通工具 (1)铁路。 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_到_的铁路。 到_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 ,奠定了中国近代_ 的基本格局。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_。,新中国成立后,建成_、_等铁路。 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运输总里程跃居亚洲第_位,世界第四位。 新中国在_方面有很大进展。 (2)公路。

3、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_等大城市。外国近代_传入中国。 民国时期,_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_,包括_在内的山区也通了汽车。,(3)水运。 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_,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由_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90年代后开始萎缩。 (4)航空。 1909年,旅美华侨_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_的开始。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_航线开通,中国_拉开了序幕。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 _以后,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1新中国成立前 (1)电报。 19世纪70年代,_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

4、线架设到_,建起一个电报机房。 福建巡抚在_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_。 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_,设立_。 有线电报主要用于_,无线电报则供_。 (2)电话: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_。此后,电话的发展非常缓慢。,2新中国成立后 (1)逐渐形成全国的_。 (2)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_和_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3影响 使_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改变着人们的_和生活方式。,基础存盘:一、1.(1)水路 (2)旱路 马车 2.(1)唐山 胥各庄 辛亥革命 铁路网 进展缓慢 宝成 兰新 一 机车的制造 (2)上海 筑路技术 公路交通 公路网 青藏高原 (3)轮船招商局 国家统一管理 (

5、4)冯如 航空事业 北京至天津 民航 改革开放 二、1.(1)丹麦 上海 台湾 有线电报线 无线电台 无线电报局 军事 官商通报 (2)电话公司 2.(1)电讯网络 (2)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3.信息 思想观念,自我测评 1中国的火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的进步,这说明了( )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西方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加深 A B C D 解析:本题以火车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思路可参照下图: 答案:D,2小刘今年考入铁路系统高等院校,他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就向你介绍新中国关于铁路事业发展的历

6、史,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了兰新、宝成等铁路 B20世纪90年代,国家大大减少了铁路的资金投入 C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居世界第一 D2003年在上海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投入运营 答案:D,319世纪70年代,我国首次打破列强垄断水上交通业的标志是( ) A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成立 B蒸汽机的发明 C西方列强和买办共同投资兴办轮船运输公司 D各大通商口岸出现一批轮船公司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轮船招商局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打破了列强对水上运输的垄断。 答案:A,4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架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这条电

7、报线架设于( ) A北京 B台湾 C山东 D新疆 答案:B,5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在交通运输业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呈现萎缩状态,原因在于( ) A中国的交通方式发生了质的变革 B铁路、公路和民航业的快速发展 C造船企业纷纷破产 D航空航天事业的进步 答案:B,对点解读 知识点 1 铁路与公路 1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较为缓慢的原因。 提示:(1)政治腐败。 (2)民生凋敝。 (3)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近现代中国火车机车发展的简要历程。 提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 3近代中国铁路不能长足发展的原因。 提示:(1)从根本上说是由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决定的,

8、国家不能独立,被列强控制。 (2)中国修筑铁路缺乏资金、技术,重工业不发达。 (3)传统守旧的观念和思想的阻碍。 (4)长期的社会动乱,民不聊生,铁路建设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知识点 2 水运与航空 1近代中国交通及交通工具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列强侵华的需要。 (2)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3)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和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2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 提示:(1)传统的代步工具轿子、马车逐步被新式交通工具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取代。 (2)由机械动力牵引的火车、汽车、电车日趋重要。 (3)交通工具的更新在城市中比较显著。,3近代中国和新

9、中国交通业发展的特点。 提示:(1)近代中国: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2)新中国:发展速度较快。1949年以后,中国现代交通获得快速发展;多层次。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受具体环境的影响,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在现代中国得到广泛的应用。,4总结近现代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提示:(1)积极方面:可以从交通便利、快捷、运输量大,有利于经济交流,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等角度进行归纳。 (2)消极方面:近代史上主要是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等;现代

10、史上主要是加剧能源消耗、污染环境、交通事故频繁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等。,知识点 3 通讯工具的变迁 1近代通讯事业兴起的原因。 提示:(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新技术的传入。 (2)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3)军事政治的需要。 (4)政府政策的推动。,2如何认识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提示:(1)积极作用: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等。,考向探究 考向一 了解中国近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 【典例1】 (20

11、11汕头高一检测)近代时期有人说,建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非千万人之公利”。这说明( ) A修建铁路遭到顽固势力的反对 B铁路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有害无利 C在当时的中国不适宜修建铁路 D修建铁路只是便于外国人经济侵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时既要看懂材料,又要结合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特点进行思考。材料中此人反对铁路的修建,代表的是封建顽固势力,他的反对说明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另外近代中国的绝大部分铁路虽然是外国人修建的,但对中国并非没有任何好处,B、D两项错误;当时中国多数地区是适合修筑铁路的,C项错误。 答案

12、:A,策略点津:用分析排除法解答选择题:分析排除法,主是通过反复阅读,分析所给选项确定出正确答案,这主要是针对有些题目的选项本身表述就有问题,与题意要求明显有错误,或者选项的表述与题目无关,通过阅读分析可以直接排除。例如上题中的“铁路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有害无利”“在当时的中国不适宜修建铁路”“修建铁路只是便于外国人经济侵略”这些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准确的。,【变式1】 “高速列车、青藏公路、民航客机”是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查找的。请推断其研究的领域和方向应为( ) A近代中国交通运输工具的变迁 B新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 C改革开放后交通运输的发展 D新中国成立后交通运输的发展 答案:D,

13、考向二 认识中国近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成就及其影响 【典例2】 (2011广东学业水平测试)进入近代,中国电报事业开始发展起来。中国人自行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 ) A台湾 B天津 C广东 D湖北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能力。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由此选A。但本题意境深远,体现了对祖国宝岛台湾的历史的关注。 答案:A,策略点津:分析通讯工具变迁对社会生活影响的角度:关于通讯工具变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建议同学们从发展经济、信息的传递速度加快、人与人的联系更加方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更加进步等角度进行探讨。,【变式2】 (2011哈尔滨高一检测)1882年,顺天(北京)乡试发榜,江

14、南士子仅隔24小时就在申报上获知考试结果。则当时最可能采用的通讯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驿站传递 D电报 答案:D,随堂反馈 一、选择题 1生活在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一位老工人,他先在外商轮船公司打工,后又到与之相邻的第一家中国江海运输业的轮船公司工作,那么他应生活在( ) A广州 B天津 C上海 D福州 解析:第一家中国江海运输业的轮船公司是上海的轮船招商局。 答案:C,2交通工具的变化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发展、人们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是( ) 推动了各地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A B C D 解析:交通工具的变化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但绝不是根本性变革。 答案:A,3(2011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假如某人在1912年从杭州到广州游玩,下列各项中不可能经历的是( ) A买一套西装穿上 B到西餐馆就餐 C乘民用飞机到广州 D骑自行车看风景 答案:C,4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上海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 B广州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 C上海中国第一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