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第2章2第1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ppt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6803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第2章2第1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第2章2第1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第2章2第1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第2章2第1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第2章2第1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第2章2第1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第2章2第1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ppt(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章 二、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高考总复习语文,考纲解读,高考总复习语文,考试大纲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级。“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要求在对诗文全面理解、深入体会、仔细品味的基础上对作品作出鉴赏评价性的评判,它不单考查对古代诗文的理解能力,还涉及到鉴赏评价者的阅历、见识、思想、情感等,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检测。这一考点主要有以下一些具体内容:(1)鉴赏评价古代诗文的形象,鉴赏评价对象既包括人物形象,也包括诗文中所创设的各种情景、意境;(2)鉴赏评价诗歌的语言,包括遣词造句的特点和语言的表现

2、力以及语言风格等;(3)鉴赏评价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象征、渲染、对比、映衬烘托、虚实相间、小中见大等各种表达方式和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各种修辞手法。,高考总复习语文,2009年18套诗歌鉴赏题所选诗词曲,17套选一首,湖南卷选两首,选材涉及诗词曲。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卷设3题,其中北京上海卷为客观题1题主观题2题,天津江苏卷为3道主观题。其余省市卷均设2题,并皆为主观题。分值在611分,其中北京江苏卷分值为10分,辽宁和海南宁夏卷达到了11分,表明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力度有所加大。 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实际来分析,对诗歌的考查将会继续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出现。这一题型综合性强,对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要

3、求高,出题方式灵活多变。这就要我们必须打好古典诗文的基础。掌握必要的鉴赏评价知识,并进行适当的集中训练,以适应新高考的新要求。,高考总复习语文,考点整合,高考总复习语文,一、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有客体与主体之分。客体形象是指作者在诗中刻意描绘的物象等,主体形象是指蕴藏在客体形象中带有作者浓郁感情的自我形象。鉴赏古典诗歌形象,需要借助想象联想,涵咏意会。在把握诗歌客体形象,获得真切感受的基础上,深入体味主体形象,才能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形象”不外乎三种:人物(包括历史英雄、名流精英、亲朋故旧)、自然风物(山川草木、花草虫鱼、风云雷电、飞禽走兽、名胜古迹)、自我形象(诗歌中出现的人物形象)

4、。“形象”有“意象”与“意境”之别。意象,即诗歌中依托的形象物,它可以是人象、物象、景象、事象等。如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蕴涵着诗人感情的意象,就是古典诗歌里面失意“秋士”与“,高考总复习语文,漂泊的客子”形象的代称。“夜半钟声”则从一种单纯意象上升为一种静谧幽美的表现孤独失意的士人的情景交融的形象。“意境”源自佛经,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而成的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古典诗歌形象是意蕴和情感的载体,它与作者思想感情、审美倾向之间有着相对固定的意义对应关系。如诗歌中“舟”的形象:或寄托游子漂泊之感,或倾诉思慕幸福追求自

5、由之情。如“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中“行舟”,抒发了羁旅行役、沧桑漂泊之感。而在“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韦庄西塞山下作)中,则表达了一种放行天下、天马行空的自由感。 “形象”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曾把“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称为“有境界”,看作“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者”的有“我”之境。即诗句本身带有浓烈的主观情感。如“日暮乡,高考总复习语文,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中“日暮”“乡关”“烟波江上”等意象所表现的不知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游子形象,就是有“我”之境;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中“春山”形象则是

6、主人公纯净恬淡、闲适明亮的愉悦心境的外化,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无“我”之境即诗句中看不出作者明显的感情倾向,“物”“我”合一。但无论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都有“寄托”。,二、诗歌的语言。 诗的语言要求精炼、含蓄,同时又具有跳跃性。精炼。即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去表达丰富的内容,用语要准确、生动、形象。如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执手”一语准确而形象地刻画出一对恋人分别时那种依依不舍的心情,他们该有多少离别话要倾诉,但只能“泪眼”相对,因为那种依恋、愁苦的心情是,高考总复习语文,难以用语言来尽情表达的,因而只能是四手相执,泪眼相对,情满心中

7、,却语哽咽喉,一个“竟”字准确、深刻地反映了这种心情。含蓄。诗的语言不能像散文一样直露,它要求感情不露,意在言外。但绝不是像朦胧诗一样,使人不知所云,颇费猜测,而是事清、景明、情真,只不过不是赤裸裸的表白而已。如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看字面,只是对桥边芍药发问:你年复一年为谁生长?为谁开放?但实际上是写金兵入侵的战火过后扬州的萧条冷落景象。古扬州人烟稠密,市面繁荣,是经济、文化的中心,且环境优美,河流纵横。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就写出了古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象。而今朝“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桥边芍药也无人欣赏,自生自灭。而这一切

8、都是外族入侵造成的。这里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而且也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高考总复习语文,三、诗歌的表达技巧。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抒情方式,二是表现手法。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如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直接抒发了粮食来之不易,应珍惜的思想感情。再如观刈麦:“曾不事农桑。史禄三百石,岁宴有余粮。念此私自愧”直接抒发了作者白居易对不劳而食者(包括自己)的责挞和愧疚心情。抒情手法还有间接抒情。有的是借景抒情,也叫托物言志,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写景,描绘了山河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有

9、的是寓情于景,情景相(生)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字字溢情。还有的是寓情于事,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貌似叙事,实则抒发了作者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表现手法。欣赏诗歌,还要看作者是具体运用何种手法来表达的,此类手法常有以动写静、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及修辞,如比喻、比拟、对比、夸张、借代、象征、衬托等。,高考总复习语文,(2009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

10、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_,高考总复习语文,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D。考查对诗歌的形象的分析,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注释内容。 全诗二十八字,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达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

11、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不时而漂流出的浮萍。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家住石湖人不到”。这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也是对范品格的称颂。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他在朝时,,高考总复习语文,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信任,于是他去职退隐江湖。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住石湖人不到”。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处别

12、开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高考总复习语文,1.阅读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注:五松山,地名,在今安徽铜陵县南。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 请结合你所了解的李白谈一谈诗人在此诗中的形象。 答:_,高考总复习语文,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

13、题。 阙 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这首诗的后两联是对山居的描绘,写出了山居怎样的环境? 答:_,高考总复习语文,(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答: _,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D。本题是对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考查,“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应从两个方面作答,一是“悠悠”写出了什么内容,二是对抒情起什么作用。,高考总复习语文,诗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

14、”,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水面漫悠悠”,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的景象。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欲变秋”的“欲”字,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回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遥望。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在客心孤回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精神为之一爽,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

15、觉出来的。这幅图景中的凭楼而望的红袖女子,对旅人会有所触动而引起各种不同的联想 。,答案: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高考总复习语文,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闲 游 韩愈 雨后来更好,绕池遍青青。 柳花闲度竹,菱叶故穿萍。 独坐殊未厌,孤斟讵能醒。 持竿至日暮,幽咏欲谁听。 注:元和十二年春作,此时韩愈自中书舍人降官为右庶子。讵(j),表反问,相当于“怎么”。 结合全诗简析“闲”字的表达效果。 答:_,高考总复习语文,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_,高考总复习语文,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2009年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