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仪-除颤仪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6712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护仪-除颤仪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监护仪-除颤仪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监护仪-除颤仪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监护仪-除颤仪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监护仪-除颤仪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护仪-除颤仪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护仪-除颤仪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大同三医院CCU 王英菊,目的,及时发现、识别各种生理参数的异常变化,得到及时的处理,心电监护仪能对病人进行连续的监测,及时发现医务人员感觉器官一时不能察觉或来不及察觉的危急情况,使病人得到及时抢救,在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上发挥了确切的功效,组成部分,中央监护系统 床旁心电监护仪 直接观察实时心电信号、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 网线、心电导联线、血压袖带、血氧探头等,床旁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操作程序,一、仪表 二、评估 三、操作前准备 四、操作过程 五、操作后处理,一,仪表,着装整洁、仪表符合要求,二,评估,1、了解患者是否有各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2、、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起搏器植入 2、操作部位 3、心理状态 4、合作程度,三,操作前准备,1、护士:洗手、戴口罩 2、用物:心电监护仪、导联线、电极片、 乙醇纱布、弯盘、记录单,必要时备剃须刀、纱布一块 3、环境:安静整洁,用屏风或帷幔遮挡病员 4、患者:擦净胸部皮肤,平卧于床上,四,操作过程,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 2、告知患者,取得合作 (1)操作的目的 (2)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如过敏等 (3)嘱患者及时反应自己的感觉及不适 3、仪器的安装:将监护仪各导联线连接好, 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4、操作部位:了解皮肤有无破损、炎症等 去除角质层,用乙醇纱布擦拭放置电极的 局部皮肤使

3、电极片与皮肤良好接触,5、安放电极片,(1)右上(RA) (2)右下(RL) (3)左上(LA) (4)左下(LL) (5)胸导( V ),6、进行监护,(1)将导联线连接电极片 (2)选择监护导联,调整波幅,开启报警功能,调整报警上、下线 (3)严密观察并记录心电监护各参数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注意保暖,更换体位时要保护导联线,7、停止监护时,停止心电监护时应向患者说明,取得理解与合作 (1)关机,断开电源,将导联线与电极片分离 (2)去除患者躯体的电极片,协助穿衣 (3)整理床单位及用物,五,操作后处理,1、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合适卧位,用纱布擦净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 2、

4、用物: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和医疗废物管理条理的要求做相应处理 3、护士:洗手 4、记录:填写护理记录单,心电各参数的观察,心率: 心律: 心律失常: S-T段的改变(尤其是AMI) 各间期的测量,血压监测的设定,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间隔时间 必要时作临时调整 袖带的位置及松紧度 注意避免在动、静脉穿刺后测量血压 长时间监测血压时,注意更换肢体,血氧饱和度的测定,常规选择食指 长时间监测,应至少每2h更换部位 指甲不宜过长 尽量避免输液侧肢体测量,监护仪使用的注意事项,1、监护仪器的外壳、监护导线和参数模板主要用软布及时去除表 面的污物及尘土,必要时用肥皂、清水或75%酒精擦拭,监护仪放置固定位置,通

5、风,避免阳光直射。 2、监护仪器上及周围避免放置水杯、饮料,手机等物品,防止损坏或干扰仪器的正常工作。 3、导联线不能过度弯曲防止导联线断裂,避免牵拉、脱落。 4、体位改变时导致血压过低报警,护士应针对情况仔细观察病情,做出准确判断,并嘱患者平卧后复测或用汞柱血压计复测。 5、放置监护导联的电极时,应不影响心电图胸前导联,也不能影响除颤时放置电极板位置。避开骨窿突、关节以及皮肤皱褶部位,保证电极于皮肤的紧贴。监护时间超过72小时应更换电极片位置,以防皮肤过久刺激而发生损伤。皮肤过敏者应每天更换,注意观察局部皮肤 。,护理记录单填写内容,原则:客观、真实、准确、一致性、连续性、有据可查 时间(起

6、止时间) 心律 心率 心律失常 处置情况 效果评价,关于干扰波,皮肤的处理至关重要 避免干扰造成的伪差,常见为病人活动时可呈现与心室颤动相似的心电图畸形或粗直基线;若电极松脱则显示一条直线。 电极应与皮肤紧密接触,出汗时电极易于脱开,应根据波形图象显示的清晰程度随时更换。 心电监护只是为了监护心率、心律的变化。 若需分析ST段异常及更详细的观察心电图变化,应做常规导联心电图。 长时间监测,应72h更换电极片,正常窦性心律,窦性P波:、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心率:60100次/分。 P-R间期0.12-0.20秒。 P-P间距相差0.12秒。 QRS波宽0.12秒。,第二度房室传导阻

7、滞,-型(莫氏型): PR间期固定,直至P波脱漏。,室性心动过速,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QRS畸形,时限超过0.12S。 心室率通常为100250bpm;心律基本规则。 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立即电除颤!,除颤仪的使用,大同三医院CCU 王英菊,电除颤是抢救室颤最有效迅速的手段。临床护士常常是心脏骤停或发生室颤的第一目击者,发生室颤后,若不能及时抢救,可迅速危及患者生命。,要做到早期除颤,首先要确立时间观念,时间就是心脏、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尽最大的可能及早除颤。,据文献报道,有心脏骤停或持续性室速或室颤的患者药物治疗有效率仅20%左右,而早期电除颤有效率高达

8、90%,因此护士应能迅速识别室颤图形,并迅速掌握电除颤技术,争分夺秒为后续的抢救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十分重要。,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的机会迅速下降,每过1分钟约下降7-8%。如心搏停止后1分钟内除颤,存活率可达90%;5分钟后下降到约50%;7分钟后约30%;9-11分钟约10%;大于12分钟则只有2-5%。,同步电除颤,同步电除颤适用于:房扑、房颤、室上速、室速等快速心律失常。,非同步电除颤,非同步电除颤主要用于: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心脏骤停。 在心脏骤停时,为了争取时间,再不了解心脏骤停的性质的情况下,立即行非同步电除颤。,电除颤仪操作规程,用于室颤、室扑、心脏骤停

9、 1、打开电源开关,选择能量 选择非同步模式(仪器默认) 2、按任一充电键 3、双手用力使电极板紧压皮肤,两拇指同时按下放电按钮除颤.判断病人状况,查看心电监护仪,必要时重复除颤 电极放置位置:一个电极纵向置于患者右锁骨中线第二三肋间,另一个电极置于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电除颤仪操作注意事项,1、使用人员必须经过正规训练,熟悉机器性能。 2、除颤时,操作者、金属物品、他人要远离床旁。 3、同步除颤前要反复证实仪器同步状态,非同步除颤会 导致生命危险,同步放电后,仪器自动回到非同步模式,如需同步操作需重新选择并确认同步模式。 4、安全放电:充电后十五秒未除颤,仪器将内部安全放电,此时要进行除颤

10、需重新充电,除颤仪操作规程,一、同步除颤 1、接电源线,地线。 2、打开电源开关,将选择开关旋至“1”处。 3、接监护导联线,选择QRS波群清楚的导联。 4、涂导电糊于电极板上,不可涂到握手柄上。 5、按“sync”键选择同步除颤使电脉冲发放在R波的降支上。 6、将选择开关旋至所需能量。 7、按“charge”键,充电。 8、STERNLIM电击板纵向置于胸骨右缘第二、三肋间。 9、APEX电击板纵向置于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10、双手用力使电极板紧压皮肤,两拇指同时按电极手柄上的按钮。 11、根据病情遵医嘱,关电源开关,拔电源线,去除地线及心电导联线,电极膜,擦净电极板。,二、非同步除颤 1、打开电源开关,将选择开关旋至“1”处。 2、涂导电糊于电极板上,不可涂到握手柄上。 3、将选择开关旋至所需能量。 4、按充电按钮(charge). 5、STERNLIM电击板纵向置于胸骨右缘第二、三 肋间,APEX电击板纵向置于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6、双手用力使电极板紧压皮肤,两拇指同时按电极手柄上的按钮,放电除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