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幻灯片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5740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化学幻灯片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无机化学幻灯片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无机化学幻灯片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无机化学幻灯片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无机化学幻灯片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机化学幻灯片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化学幻灯片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3.5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3.4 反应速率理论和反应机理简介,3.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rrhenius方程式,3.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速率方程式,3.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3.1.1 定容反应的反应速率,3.1.2 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如果体积不变:,3.1.1 定容反应的反应速率,对于定容的气相反应:,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3.1.2 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1. 平均速率,某一有限时间间隔内浓度的变化量。,40,5.00mLCCl4中N2O5的分解速率,2N2O5(CCl4) 2N2O4(CCl4)+ O2(g),t1= 0

2、s c1(N2O5) = 0.200 molL-1,t2=300 s c2(N2O5) = 0.180 molL-1,2. 瞬时速率 时间间隔t趋于无限小时的平均速率的极限。,为导数,它的几何意义是c-t曲线上某,点的斜率。例如270s时的瞬时速率:,A点的斜率=,3.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速率方程式,3.2.1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3.2.3 浓度与时间的定量关系,3.2.2 由实验确定反应速率方程的 简单方法初始速率法,40,CCl4中N2O5分解反应的:c( N2O5 ),3.2.1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N2O5的分解速率与N2O5浓度的比值是恒定的,即反应速率与c(N2O5)成正比

3、。,可见:,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反应级数:若=1,A为一级反应; =2,B为二级反应,则+=3,总反应级数为3。,必须通过实验确定其值。通常a,b。 k 反应速率系数:零级反应 molL-1 s-1; 一级反应 s-1;二级反应 (molL -1)-1 s-1; k 不随浓度而变,但受温度的影响,通常温度升高, k 增大。,例如:,反应的有关实验数据如下:,3.2.2 由实验确定反应速率方程的 简单方法初始速率法,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对NO而言是二级反应,对H2而言是一级反应。 试问如何求出反应速率系数?,亦可写为:,3.2.3 浓度与时间的定量关系,lnc-t 曲线应为直线,当反应物A的

4、转化率为50%时所需的反应时间称为半衰期,用 表示。,对于一级反应,其半衰期为:,则,半衰期:,零级、一级、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总结:,仅适用于只有一种反应物的二级反应。,3.3.1 Arrhenius方程式,3.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rrhenius方程式,3.3.3 对Arrhenius方程的进一步分析,3.3.2 Arrhenius方程式的应用,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两个: k和cB,k与温度有关,T增大,一般k也增大, 但kT不是线性关系。,反应速率方程,3.3.1 Arrhenius方程式,k-T 关系图:,lnk-1/T 图,Arrhenius方程:,(指数形式),k0指前参量

5、Ea实验活化能,单位为kJmol-1。,k-T 图,显然 为直线关系,,直线的截距为lnk0 。,直线的斜率为 ,,1.已知T1k1, T2k2,求Ea,活化能的数量级在40 400 kJmol-1 ,多数为60250 kJmol-1 。,两式相减,整理得到:,3.3.2 Arrhenius方程式的应用,2.由Ea计算反应速率常数,例题:2N2O5(g)2N2O4 (g) + O2(g),已知:T1=298.15K, k1=0.46910-4s-1 T2=318.15K, k2=6.2910-4s-1,求:Ea及338.15K时的k3。,2. 温度升高,k增大,一般反应温度每升高10,k将增大

6、210倍;,1. 在 ,Ea处于方程的指数项中,对k有显著影响,在室温下, Ea每增加4kJmol-1,k值降低约80%;,3.3.3 对Arrhenius方程的进一步分析,4. 对不同反应,升高相同温度, Ea大的反应 k 增大的倍数多,因此升高温度对反应慢的反应有明显的加速作用。,3. 根据 对同一反应,升高一定温度,在高温区值增加较少, 因此对于原本反应温度不高的反应 ,可采用升温的方法提高反应速率;,3.4.1 碰撞理论,3.4 反应速率理论和反应机理简介,3.4.4 反应机理与元反应,3.4.3 活化能与反应速率,3.4.2 活化络合物理论(过渡态理论),以气体分子运动论为基础,主要

7、用于气相双分子反应。,例如:反应,发生反应的两个基本前提:,发生碰撞的分子应有足够高的能量,碰撞的几何方位要适当,3.4.1 碰撞理论,气体分子的能量分布和活化能,Ek,Ec,E,以量子力学对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研究为依据,认为从反应物到生成物之间形成了势能较高的活化络合物,活化络合物所处的状态叫过渡态。,例如反应:,3.4.2 活化络合物理论(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曲线,E()反应物(始态)势能 E()生成物(终态)势能,正反应的活化能 Ea(正) =Eac - E() 逆反应的活化能 Ea(逆) =Eac - E(),rHm= E() - E()= Eac - Ea(逆)

8、-Eac - Ea(正),rHm= Ea(正) - Ea(逆),Ea(正) Ea(逆), rHm 0 ,为放热反应; Ea(正) Ea(逆), rHm 0 ,为吸热反应。,浓度影响:当温度一定,某反应的活化能也一定时, 浓度增大, 分子总数增加,活化分子数随之增多,反应速率增大。,温度影响:当浓度一定,温度升高,活化分子分数增多, 反应速率增大。,3.4.3 活化能与反应速率,意义:通过实验一旦证实某一有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反应为元反应,就可以根据化学反应计量方程式直接写出其速率方程式。,反应机理:化学反应过程中经历的真实反应步骤的集合。,元反应:由反应物一步生成生成物的反应,没有可用宏观实验

9、方法检测到的中间产物。,则,为元反应,3.4.4 反应机理与元反应,例如:,复合反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应组合而成的总反应。在复合反应中,可用实验检测到中间产物的存在,但它被后面的一步或几步反应消耗掉,因而不出现在总反应方程式中。,如:,为由下列两步组成的复合反应,(慢),(快),中间产物NO3可被光谱检测到,但是没有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控制步骤的速率方程式:,反应机理的研究是一个十分复杂而艰难的任务。 意义:若清楚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则可以有效控制反应的快慢,以获得期望产物。 一般的过程是:采用分子光谱等研究手段检测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据此推断反应历程,再以实验获得的速率方程验证。 一个

10、合理的反应机理应满足:,全部元反应的加和应为化学计量反应方程式,由反应机理得出的速率方程应与实验所得一致,例题:一氧化氮被还原为氮气和水:,根据光谱学研究提出的反应机理是:,依据这一反应机理推断其速率方程式,并确定相关物种的反应级数。,解:按照速率控制步骤(最慢的一步),是中间产物,根据第一步的快速平衡,,该反应对NO是二级反应,对H2是一级反应。,代入,则,3.5.1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3.5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3.5.3 酶催化,3.5.2 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催化剂:存在少量就能加快反应而本身最后并无损耗的物质。,3.5.1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催化作用的特点 :,只能

11、对热力学上可能发生的反应起作用。,通过改变反应途径以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催化剂才能表现活性。,催化剂有选择性,选择不同的催化剂会有 利于不同种产物的生成。,1.均相催化: 催化剂与反应物种在同一相中的催化反应。,没有催化剂存在时,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为:,加入催化剂Br2,可以加快H2O2分解,分解反应的机理是:,第一步,第二步,总反应:,3.5.2 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催化剂对反应活化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参与的分解反应,改变了反应机理,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分数,反应速率显著增大。,活化能降低使活化分子数增加,2.多相催化: 催化剂与反应物种不属于同一物相的催化反应。,汽车尾气(NO和CO)的催化转化:,反应在固相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上进行,催化剂分散在陶瓷载体上,其表面积很大,活性中心足够多,尾气可与催化剂充分接触。,酶催化:以酶为催化剂的反应。,特点:高效 高选择性 条件温和,3.5.3 酶催化,作业:P68 2、3; P69-70 5、9、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