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56737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5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05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05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05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05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5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述贸易理论:,1、生产技术一定:生产可能性边界一定 2、消费者偏好一定:需求一定,需求、技术变化与 国际贸易,第五章,本章结构,重叠需求理论 消费者行为假设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贸易理论的动态化:技术 技术差异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2)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3)两国消费偏好相似; (4)规模收益不变; (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性。,第一节 重叠需求理论,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StaffanB.Linder)在论贸易和转换一书中提出了重叠需求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

2、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从需求的角度解释了要素禀赋相似条件下工业化发达国家之间贸易产生的原因,代表性需求和重叠需求,代表性需求,是指社会上已经大量存在的需求,而且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该类需求呈扩大趋势。即代表国内大多数消费者需求的那种档次的商品的需求。一般情况下,一国对该国平均档次的商品的需求量最大,其成为代表性需求。 重叠需求,是指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对某种档次产品相同的那部分需求。,理论说明:,1、国内需求是产品出口的可能性条件: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 2、产品流向、贸易量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相似程度:偏好越相似,重叠的需求越大,贸易量越大 3、一国需求偏好取决于

3、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消费者行为的假设,1、假设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高收入者 低收入者,奢侈品 必需品,2、假设世界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如果平均收入水平相同,则其消费偏好和需求结构也相同。,由上可推断两国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也就越相似。,图中,横轴表示人均收入水平y, 纵轴表示消费者所需的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q, OP表示二者的关系 E和F之间的商品代表了两国的重叠需求部分,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模型说明,q,y,P,O,C,D,F,A,H,G,E,yA,yB,B,重要结论,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是接近,其需求结构就越相似,从而两国间的重叠需求越大,重叠需求

4、品全部可能成为贸易品,即此时贸易量也会越大;反之,如果两国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则两国之间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就很小,甚至不存在。,依据重叠需求理论,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断地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适用范围不同,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经济水平相近的国家间(一般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Intra -industry trade),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即工业品与

5、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第二节 贸易理论的动态化: 技术差距论和产品生命周期论,一、动态化贸易理论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不同特点 引入时间因素 技术作为贸易的直接原因之一 贸易在多国发生,代表人物、代表作及观点,波斯纳(1961) 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二、技术差距论,用国家间技术上模仿的时滞(即滞后)及产品需求上的时滞来说明贸易的原因。只要模仿滞后的时间比需求滞后长,这时的技术创新就会导致贸易的产生。,技术差距理论认为,各国对技术的投资和技术革新的进展情况很不一致。技术革新领先的国家发展出一种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流程时,这项技术国外尚未掌握,因而产生了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6、技术革新领先的国家就有可能享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但是,其他国家迟早会掌握这种技术,从而消灭了(这项技术的)技术差距。,正是一国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获得出口市场方面占有优势,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掌握该项技术之前产生了技术领先差距,可出口技术领先产品,贸易持续到技术模仿国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对该产品的全部需求为止。在现代的经济社会,科技发达的国家是不断会有再创新、再出口出现的。,技术差距论,技术是决定一国经济活动和贸易格局 的重要因素。 一国的比较优势来源于技术创新,而 非较低的成本。,出口新产品,技术合作等,自行生产,减少进口,技术差距消失,创 新 国,模 仿 国,动态推理,技术

7、差距,贸易将持续到模仿国家的生产能够充分满足国内需求为止,t0,创新国生产和出口,模仿国生产和出口,T(时间),创新国生产,创新国进口,模仿国出口,创新国出口,模仿国进口,t1,t2,t3,需求时滞,反应时滞,掌握时滞,模仿时滞,模仿国生产,国际贸易的可能,从技术创新国到其他国家接受该技术并模仿该产品的时间差距,需求 时滞,两国 收入水平差距,市场容量 差距,需求时滞:创新国新产品问世,模仿国国内消费者还不认为该新产品是国内产品的完全替代物,从而对该新产品零需求到开始需要消费它之间的时间间隔,反应时滞:从创新国到其他国生产者感到进口新产品已对本国生产构成竞争威胁,于是需要国内自行生产加以抵制,

8、从而模仿创新国生产所需要的时间。模仿国自行生产,必须具有更低的成本。,企业家的创新,运输成本,关 税,企业家的风险意识,规模经济,国外市场容量,居民收入高低,反应 时滞,掌握 时滞,模仿国吸收新技术 能力的大小,掌握时滞:模仿国从开始生产到达到创新国同一技术水平,国内生产不断扩大,进口变为零的时间间隔,结论:,即使在要素禀赋和需求偏好相似的国家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 模仿国的优势在于低成本。,技术差距论评价,(1)不能确定技术差距大小,及技术差距产生与消失的原因 (2)只说明了国际中垂直的技术转移,没有说明国际间水平技术转移,(1)动态角度解释贸易发生原因,符合国际贸

9、易实际 (2)技术领先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1.科学性,2.局限性,垂直技术转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转移,指将新的科学知识转化成技术并成为一种新产品或工艺的过程;水平技术转移是指将某种已有技术经修改后转作新的用途,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农1966年在经济学季刊发表国际投资与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分析了技术变化及其对贸易格局的影响,首次提出了国际贸易的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而使贸易理论变得高度动态化。后经威尔斯、赫希哲等人完善 该理论用产品生命周期来说明贸易的原因。弗农认为,产品不同阶段的生产所需要的要素及需求环境是不同的;产品在不同的阶段会在不同国家生产,从而会产生贸易。,

10、雷蒙德弗农 Raymond Vernon,(一) 产品生命周期论的基本逻辑,一种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里,需要很多不同的要素投入。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的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也将发生变化。 由于各国在各种投入要素上的相对优势不同,因此,随着时间的变化,各国在该产品不同阶段是否拥有比较优势,取决于该阶段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1.产品不同阶段的生产所需要的要素及需求环境是不同的; 2.各国的要素禀赋及需求环境也是不同的; 3.因此,产品在不同的阶段会在不同国家生产,从而会产生贸易。,(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弗农将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产品成长阶段、

11、产品成熟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衰落阶段。,新产品的技术周期与比较优势的转移: 产品创新阶段(The Phase of Introduction) 产品的成长阶段(The Phase of Maturation) 产品标准化阶段(The Phase of Standardization),1、初始期(Introduction) 产品的初始期是指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阶段。 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先进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因为这些国家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且比较接近。,知识技术密集型,大量的资本,较高的科技,少数先进国家比较优势,价格偏高,少数先进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贸易,2、成长期(Growth),产

12、品进入大量生产与销售阶段。在生产上从技术密集型转化为技术资本(物质资本管理、营销所需的人力资本)密集型。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发达国家在这一产品阶段拥有比较优势,产品将主要由发达国家输出到发展中国家。,3、成熟期(Maturity),产品已实现了标准化,并普及到广大的市场中,厂商的生产基本达到了最佳规模点。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工业化方面已取得相当成效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亚洲“四小龙” 拥有比较优势,产品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国际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比较优势,由这五个阶段可以看出,由于技术的转移扩散,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变化,新技术由先进国传递和扩散到其他发达国家,再到发展

13、中国家;同时比较利益从一类国家转移到另一类国家,新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也随之逐层转移。,国际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比较优势,(三)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1、贸易参加国的类型 发明与出口新产品工业先进国家; 其他的工业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净出口,净进口,0,t0 t1 t2 t3 t3 时间,领先者 (美国),其他工业国 (加拿大,日本,欧盟等),发展中国家,第二阶段:技术扩散 跟随者出口,第一阶段:技术创新 创新国领先出口,第三阶段:技术停滞 发展中国家出口,技术周期与比较优势,技术周期,格兰仕的世界品牌之路,1998年,格兰仕国际化启动,当年实现微波炉产销规模全球第一,出口创汇1亿美元;2

14、007年,格兰仕微波炉全球产销量达2583万台,连续十年保持了微波炉全球产销量第一。 从2000年起,格兰仕共投入科技研发资金15亿元,用于建立国际国内微波技术科研中心、吸纳高科技人才和进行新技术开发、新材料应用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多年来,格兰仕每年拿出企业总产值3%到5%的资金作为研发基金,一方面加强企业自有研发中心的完善,另一方面积极寻求与国外专业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发中心的合作。目前,格兰仕分别在中国、美国、韩国和日本设立了研发中心,到2008年4月,格兰仕累计申请专利508项。,(四)评价,第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弥补了古典贸易理论静态分析的局限,实现了比较优势理论由静态到动态的飞跃。 第

15、二,第一次将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纳入到一个框架下进行分析。 第三,该产品突破了在一国市场条件下研究产品生命周期的界限,讨论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发展阶段的特点,从新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成因。 当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难免存在着一些缺陷局限性: 一是产品周期理论无法解释20世纪70年代的双向贸易和投资的现象,更不能说明近20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现象。 二是产品周期理论关注的是产品市场,不包含要素市场。,本章小结,重叠需要理论是从消费者行为,即需求方面,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的。两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则这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重叠部分就越大,因而两国的贸易关系就越密切。 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该理论按技术变化的特点,将产品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