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中思想政治课 考试评价与教学复习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55979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初中思想政治课 考试评价与教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06年初中思想政治课 考试评价与教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06年初中思想政治课 考试评价与教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06年初中思想政治课 考试评价与教学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06年初中思想政治课 考试评价与教学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初中思想政治课 考试评价与教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初中思想政治课 考试评价与教学复习(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初中思想政治课 考试评价与教学复习,一、考试评价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导向,指导思想,以本为本,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不出偏、难、怪题;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拨、主动地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选择、判断正确的思想行为;注重学生的能力考核,即重视学生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的能力、开放性思维能力的考核,继续实行全省统一开卷考试。,原 则,稳、新、活 能力立意,稳,重考: 基础知识 识记和理解能力 适当考核: 运用能力,新,内容上反映: 知我国情,热爱祖国, 爱护环境,勤俭节约, 贴近生活,珍惜资源, 诚实守信,尊重规则

2、, 尊重法律,孝敬父母, 团结合作,奉献精神, 热爱集体,热爱科学.,形式上: 根据云南省区域性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工作的要求,命制试卷与答题卷分离(课改实验区与非课改实验区都一样),答题卷由客观题答案空格与主观题组成,题号按试卷结构顺序排列。,活,试题体现灵活性与开放性统一 。 开放性试题,答题具有开放性,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能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现象(政治、法律、生活等方面)。,能力立意,考试说明.政治中规定的六条能力要求 基本的能力要求: 识记和理解 重在基础知识的理解,客观性试题考试的主体的考试要求, 高一级的能力要求: 掌握 主观性试题的主体考试要求 主要体现学

3、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重视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以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适当重组与整合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注重学生的归纳与分析的能力;体现试题设问与学生答题的探究性与综合性要求,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命题依据,依据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云南省2006年高中(中专)招生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政治规定的考试范围要求和现行初二、初三思想政治教材和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的时事范围命题. 考试说明分为课改实验区和非课改实验区两个版本。,试卷大面上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内

4、容上注重基础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导 向,依标扣本教学性、知识考核应用性; 结合实际针对性、价值取向教育性; 试题设计灵活性、学生答题开放性; 卷题难度梯度性、试卷导向课改性。,二、2006年云南省高中(中专)招生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政治分析,(一)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政治的构成与主要内容,云南省中考政治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主要构成内容: 考试说明 考试内容范围与要求 知识内容复习指导 能力训练题、能力训练题参考答案 (考试说明、考试内容范围与要求是重要部分; 知识内容复习指导部分,主要是对现行初二和初三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作了整理,以便让学生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对所学的知识有一

5、个全面性或整体性的把握,让学生系统性的复习掌握知识。),注明“新课程”字样的考试说明,在考试范围,考试题型等等方面都有较新的要求。课改实验区的考试说明一书,在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思想政治学科的新课程理念上,考试要求上,其色彩要浓一些。,(二)考试说明.政治明确的几个要求,1、考试形式、时间、分数 非课改实验区和课改实验区由省统一命题, 实行开卷考试,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课改实验区与非课改革实验区试卷不同,实行开卷考试,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分钟.,2、考试范围: 初二思想政治(上、下册); 初三思想政治(全一册); 一年来重大时事政治;2006年中考时事政治手册课改

6、实验区和非课改实验区通用),3.考试的内容比例 非实验区: 初二思想政治(上、下册)约占45% 初三思想政治(全一册)约占34% 一年来重大时事政治约占有15% 禁毒教育内容占6% 实验区: 初二思想政治(上、下册)约占50% 初三思想政治(全一册)约占29% 一年来重大时事政治约占有15% 禁毒教育内容占6% 主观题约占55%60%;客观题约占40%45 %。,4.考试难度 试卷易、中、难比例为6:3:1; 客观性试题难度值(通过率) 0.70; 主观性试题 0.60, 试卷总体难度值 0.60.70,5.能力要求 了解初二、初三思想政治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以及有关重大时事政治。 完

7、整、准确地理解初二、初三思想政治重点知识内容的意义、必要性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解初二、初三思想政治课本中的基本概念或基本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判断并简要分析说明观点正误的能力。 初步运用初二或初三思想政治课本中的有关观点,联系社会生活以及自己的思想、行为、校园生活等实际来分析说明问题。 正确地使用法律术语、政治术语,条理清楚地表达、叙述和论证问题的能力。,6.题型和题型示例 (1)选择题 主要是单项选择题,(课改实验区的客观性试题还有判断题。) 题干特点: 图表式材料 漫画式材料 引言式材料 事例式材料 观点式材料,题目特点: 选择题只有 一个立意,即一个中心; 题目的所问的关键词: 根

8、本、主要表明、说明、体现、原因是、本质、决定、标准、标志、启示、意义、正确的是、错误的是或不正确的是、等. “组题”形式的选择题不排除,即一个材料设计两个及以上的题目,并且用一个材料分别考查时事政治、初二、初三的知识。考查学生学会多角度看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例: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7%和6.8%。我国取得这一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 ( C ) A.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B.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C.坚持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发展方针 D.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这道题考查的能力要求为1、5

9、, 立意在2004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要求学生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设问的关键词是根本原因; 用排除法来解题: A与B仅仅是原因,但不是题中所问的根本原因, D 项没有回答原因是什么,与题目意思基本上是重复内容,在逻辑上叫同义反复 C项是正确选项, 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我们坚持了这一 方针,才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2)判断说明题(此为非实验区题型,实验区为判断题),判断说明题的题目文字表述比较简洁,要求考生先判断,再简要说明理由。 解答时必须认真审题,不能盲目地下结论,要具体分析: 三种情型: 全对、全

10、错、有对有错的判断。 (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先进行判断,要求考生先判断,再简要说明理由。),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对) 违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既对又不对),(3)问答题(ABC三种) A、直问式(是什么?为什么?) 如: 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在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中,必然要发生哪两方面的关系?这两方面的关系怎样? 我国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B、简例式(文字叙述)(根据案例设1-2问,要求以教材知识和联系自己的认识或实际回答) 如: 中学生马某到商店买衣服,服装店老板诱骗马某试穿质次价高的滞销服装。马某试穿后不想购买

11、, 老板说:“既然穿了,怎能不买?”马某便问老板:“服装产地在哪里?老板威逼道:“问什么,快拿200元 钱来!否则别想出店。三天后,马某发现自己花200元钱买来的服装已开了“天窗”。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对服装店老板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 (2)如果你是马某,你该怎么办?,C、 文字材料式与简图式(要求学生理解图表或文字材料表明的教材观点,进一步对表明的观点进行简要说明) (要求理解材料表明的知识或问题是什么,材料间的关系是什么? 根据设问要求,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得出的启示。答案要求观点正确、简明扼要、要点齐全。),(4).分析说明题 观点式题目(运用知

12、识谈认识) 综合性强的图表式题目(归纳出图表表明的道理或观点,对道理或观点作出适当展开说明) 案例式题目(要求对案例中的人与事能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说明,谈启示,谈自身样做。) 讨论式题目(要求对讨论的问题或不同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正确的主张或有一定创新的建议.) 探究式题目(要求从社会或学习生活实际的一些活动,活动课教学中学生的经历或认识活动中提出设想措施建议方法等,当然要紧扣教材知识的相关内容和知识.课改实验区要求。).,题目设问形式: 多样化、 亲和性、 可说性。,(三)考试说明政治对知识点考试要求作 了规定,归纳以下几个方面:,初二考点的复习,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要依法治

13、国和公民要守法,正确行使权利和义务为中心内容,引导学生准确判断合法与非法的行为;要与案例结合,培养学生学法用法守法、以案例明法理的学习运用能力和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意识。 (1)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与公民个人的行为要求 (2)依法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的要求 (3)依法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公民个人的要求 (4)依法保护环境及对国家和个人的要求 (5)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6)依法制裁违法犯罪与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 (7) 公民在家庭(实验区不作要求)、义务教育、

14、经济生活中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8)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享有的选举权和政治自由公民履行维护国家统一、保卫国家安全的义务 (9)公民如何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初三复习以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基本国情(政治、经济、科技、环境、人口资源)等方面的内容,与时事手册有关内容相结合,全面把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内容。 (1) 我国古代社会,世界近代社会科技进步主要表现、及其社会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实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伟大实践。 (2)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家的根本任务和主

15、要矛盾。 (3)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有关知识要求,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建设社会义法制国家 (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6) 三个文明建设 (7)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8)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禁毒教育内容以考试说明规定的考点为主,不作过深的要求。能力上以识记或理解为主。 禁毒教育内容的复习,可参照现有的各种学习材料.,重大的时事内容的复习 以云南省2006年时事政治手册为依据。 时事政治复习不宜用过于泛滥的资料,要突出“重大”,突出与教材的“相关”内容。 考试要求: (1)了解重大事件的有关结果、意义、原因、数据等; (2)突出重大的时事政治与教材结合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