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治疗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5462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疹的治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湿疹的治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湿疹的治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湿疹的治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湿疹的治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湿疹的治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疹的治疗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湿 疹,一、定义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组织病理 四、临床表现 五、诊断要点 六、鉴别诊断 七、治疗要点,湿疹(eczema)是多种复杂的内、外原因引起的多形性、具有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上瘙痒剧烈,急性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一、定义,湿疹(eczema)是多种复杂的内、外原因引起的多形性、具有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上瘙痒剧烈,急性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中医名称 浸淫疮-浸淫全身,滋水较多者 血风疮或粟疮-以丘疹为主者 旋耳疮-发于耳部者 窝疮-发于手足者

2、 肾囊风-发于阴囊部者 脐疮-发于脐部者 四弯风-发于肘膝弯曲部者 乳头风-发于乳头者,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现代医学 真正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由内外因相互作用而致湿疹样改变,一些患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迟发变态反应有关,(一)内部因素 1.慢性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慢性胆囊炎 2.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如月经紊乱、妊娠 3.血液循环障碍如小腿静脉曲张导致小腿湿疹 4.神经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 5.遗传因素如过敏体质,(二)外部因素 吸入物:花粉、屋尘螨、微生物等过敏 生活环境:日光、炎热、干燥、动物毛皮 各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 中医学 由于禀赋不耐,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刺

3、激荤腥动风之物,脾胃受损,失其健运,湿热内生,又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急性者以湿热为主,亚急性者多与脾虚湿恋有关,慢性者多病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乃至肌肤甲错。,二、组织病理,急性湿疹:表皮内海绵,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少数为中性粒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 慢性湿疹:棘层肥厚明显,角化过度与角化不全,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壁增厚,胶原纤维变粗,三、临床表现 (一)急性湿疹acute eczema,急性湿疹 表现为原发性和多形性皮损,常在红斑基础上有针头到粟粒大小的丘疹,严重时有小水泡,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皮疹对称分布,多见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外露部位,

4、严重者弥漫全身,自觉瘙痒严重。,如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形成严重的疱疹样湿疹(eczema herpeticum),(二)亚急性湿疹subacute eczema,经急性发作后,红肿及渗出减轻,仍可有少量丘疹及丘疱疹,皮疹呈暗红色,可有少许鳞屑及轻度浸润。如经久不愈,则发展为慢性湿疹。,(三)慢性湿疹chronic eczema,由急性及亚急性迁延而成,或一开始炎症不重,暗红斑上有丘疹,抓痕及鳞屑,患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病情时轻时重,迁延数月或更久。好发部位: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肛门等处。多对称发病。,(四)几种局限性湿疹,手部湿疹:多起

5、病缓慢,手背手指等处出现暗红斑,浸润肥厚,边界较清,表面干燥粗糙,冬季常有裂隙。除特应性素质外,部分患者可与职业及情绪状态有关。,乳房湿疹 多见于哺乳期女性,乳晕、乳头、乳房下呈暗红斑,丘疹和丘疱疹,边界不清楚,可伴糜烂、渗出和裂隙,可单侧或对称发病,瘙痒明显,发生裂隙处可出现疼痛。 外阴、阴囊和肛门湿疹 局部瘙痒剧烈,常因过度搔抓,热水烫洗而呈红肿渗出、糜烂。长期反复发作,可成慢性湿疹表现,局部皮肤肥厚、粗糙、苔藓样变。,钱币样湿疹 好发于四肢,损害为密集的小丘疹和丘疱疹呈圆形或类圆形的钱币状斑片,境界清楚,急性期潮红,渗出明显,周围有散在性丘疱疹,转为慢性后,皮损肥厚,色素增加,表面附有干

6、燥鳞屑,自觉瘙痒剧烈。,汗疱疹 病因不清,过去认为是由于手足多汗,汗液潴留于皮内引起的,现在多认为是皮肤湿疹样反应。变现为掌趾、指趾侧面的水疱性损害,粟粒至米粒大小,半球形,略高出皮面,无炎症反应。皮疹分散或成群发生,常对称分布。疱液清亮,干涸后形成领口状脱屑,有程度不一的瘙痒及烧灼感。好发于春秋季节,每年定期反复发作。,四、诊断要点,1.以多形性发疹为特点,皮损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 肥厚、色素沉着等。 2.按临床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3.皮损可发于全身各个部位, 常对称性分布。 4.自觉剧烈瘙痒。 5.病程不定,常反复发作,时重时轻。 6.常有特定的好发部位,如耳湿

7、疹,手湿疹,乳房湿疹,肛门湿疹,阴囊湿疹,小腿湿疹等。,五、鉴别诊断,急性湿疹与急性接触性皮炎的鉴别,慢性湿疹与慢性单纯性苔藓的鉴别,手足湿疹与手足癣鉴别,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 注意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发病期间避 免饮酒、食用辛辣食物,避免过度烫洗。治则:西药以止痒抗过敏为主,中药以清热利湿,疏风清热、养血疏风润燥为主。,2.现代医学 内用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可单用,也可两种药物配合使 用或交替使用。 钙剂治疗:使用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如 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每日1次,10次 为一疗程。 糖皮质激素:一般不宜使用,但范围 广泛、炎症严重的急性湿疹可以使用。 静脉封闭治疗:普鲁卡因用

8、量每次不 超过500mg,每天不超过1g。用前皮试!,局部疗法 根据不同皮损选用适当的剂型和药物。 (1)急性期 无渗出炉甘石洗剂;渗出少氧化锌油 ;渗出明显湿敷(如3%硼酸溶液、 0.02%呋喃西林溶液) (2)亚急性期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乳膏, 糊剂(如煤焦油、糠馏油、氧花锌等糊 剂)。 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加用抗生素类。,(3)慢性期 软膏(如煤焦油软膏)、硬膏 (如肤疾灵硬膏),顽固局限皮损采用糖 皮质类固醇激素皮损内注射。(对于局限性肥厚性损害可先用肤疾宁贴膏将局部软化后再涂软膏,采用封包疗法。),3、中医辨证论治 (1)内治 a. 湿热蕴肤证 发病快,病程短,皮损潮红,有丘

9、疱疹,灼热瘙痒无休,抓破渗液流脂水,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痒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b. 脾虚湿蕴证 发病较缓,皮损潮红,有丘疹,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纳少,腹胀便溏,易疲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健脾利湿止痒 方药: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c.血虚风燥证 病程久,反复发作,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或皮损粗糙肥厚,剧痒难忍,伴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弦细。 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减,(2)外治 急性湿疮:有潮红、丘疹,或少数水疱而无渗液时,外治宜清热安抚,

10、避免刺激,可选用清热止痒的中药苦参、黄柏、地肤子、荆芥等煎汤湿敷,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擦。若水疱糜烂、渗出明显时,外治宜收敛消炎,促进表皮恢复,可选用黄柏、生地榆、马齿苋、野菊花等煎汤外洗,或10%黄柏溶液2%-3%硼酸溶液冷敷,再用青黛散麻油调擦。后期滋水减少时宜保护皮损,避免刺激,促进角质增生,清除残余炎症,可选黄连膏、青黛膏外擦。,亚急性湿疮 外治原则为消炎、止痒、燥湿、收敛,选用青黛膏、3%黑豆馏油、5%黑豆馏油软膏外擦。 慢性湿疮: 外治原则以止痒、抑制表皮细胞增生为主,可选各种软膏剂、乳剂,根据瘙痒及皮肤肥厚程度加入不同浓度的止痒剂角质促成和溶解剂,一般可擦5%硫磺软膏、10%-15%黑豆馏油软膏。,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