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复习课件(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154586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18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复习课件(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山西省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复习课件(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山西省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复习课件(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山西省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复习课件(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山西省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复习课件(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复习课件(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复习课件(含答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1,知识点一 :社会秩序,1.社会生活有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秩序种类: (1)社会管理秩序; (2)生产秩序; (3)交通秩序; (4)公共场所秩序。 3.社会秩序化意义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3,4.为什么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5.如何理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

2、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有公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2.规则种类道德,纪律,法律。 3.社会秩序为什么需要规则?(意义) (1)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 (2)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3)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知识点二:社会规则,4.保障社会秩序的手段 (1)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 (2)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5.自由与规则的联系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行使自由和权利

3、的前提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6.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1)需要他律和自律;(自律: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自觉遵守规则。他律: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2)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7.如何维护规则? (1)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2)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8.如何改进规则? (1)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变迁,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2)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3)一些原有的,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变化的规则,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4、。 【如何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1)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需求。 (2)劝导的技巧:有“礼”语言文明,态度和善;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知识点三:尊重他人,1.什么是尊重尊敬,重视。 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1)对于个人而言,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对于他人而言,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3)对于社会而言,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也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3.如何尊重他人?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

5、(3)学会换位思考; (4)学会欣赏他人。 4.如何关注,重视他人? 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5.平等对待的表现 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轻视,歧视他人。 6.如何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7.如何欣赏他人? 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知识点四:以礼待人,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的良好

6、品质。 2.礼的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3.为什么要以礼待人? (1)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交际能力); (3)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4)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4.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1)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学习观察,思考践行。 5.文明有礼的态度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6.文明有礼的意义 (1)有助于人们友好交际,增进人们的团结; (2)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7.参加社会活动要注意 (1)容貌整洁; (2)服装整洁,美观大

7、方; (3)举止规范。,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 探望别人,要说“拜访”。起身作别,要说“告辞”。 中途先走,要说“失陪”。请人别送,要说“留步”。 请人批评,要说“指教”。请人指点,要说“赐教”。 请人帮助,要说“劳驾”。托人办事,要说“拜托”。 麻烦别人,要说“打扰”。求人谅解,要说“包涵”。,知识点五:诚实守信,1.什么是诚信诚实,守信用。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2.为什么要讲诚信? (1)对个人而言,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2)对企业而言,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3)对

8、社会而言,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3.如何践行诚信? (1)树立诚信意识; (真诚待人,信守承诺;遇事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原谅) (2)运用诚信智慧; (3)珍惜个人诚信记录。,知识点六:法不可违,1.法律的作用 (1)指引作用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种模式、标准或方向。 (2)评价作用法律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3.违法行为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4.违法行为的分类 民事违法行为违

9、法民事法律法规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 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承担行政处分或处罚 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法规承担刑事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根据对社会危害的大小 行政违法行为 犯罪(严重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知识点七:行政违法行为,1.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表现)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2.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的责任 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 行政处

10、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3.启示 我们要认识到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法制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点八:民事违法行为,1.常见的民事违法行为(表现) 民事侵权行为:侵犯他人民事权利。 合同违约行为: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民事权利,财产权 人身权,物权 债权 继承权等 生命权 健康权 姓名权 肖像权 名誉权 隐私权,2.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责任 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回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

11、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3.启示 我们要认识到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知识点九:刑事违法行为犯罪,1.刑法的作用: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刑法的内容:明确规定了什么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3.犯罪的含义: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犯罪的基本特征 (1)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2)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 (3)应受刑

12、罚处罚性必然后果,5.犯罪承担的责任 刑事责任刑罚 刑罚=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6.刑罚的分类,刑罚,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7.启示:加强自我防范 (1)年龄小不意味着实施犯罪行为不要紧,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要杜绝不良行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知识点十:善用法律,1.遇到侵害,怎么办? (1)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

13、权益; (2)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来维护合法权益; (3)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2.诉讼最正规,最权威,最后屏障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3.为什么要敢于向违法犯罪作斗争? (1)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见义勇为作为高尚品质,历来受到褒扬和敬佩。,4.为什么青少年要善于智斗? 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 5.青少年如何智斗? 巧妙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 6.青少年智斗 (1)及时拨打110,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2)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3)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4)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5)保护好作案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