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外国文学)9列夫·托尔斯泰(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54051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7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外国文学)9列夫·托尔斯泰(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大学语文外国文学)9列夫·托尔斯泰(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大学语文外国文学)9列夫·托尔斯泰(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大学语文外国文学)9列夫·托尔斯泰(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大学语文外国文学)9列夫·托尔斯泰(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外国文学)9列夫·托尔斯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外国文学)9列夫·托尔斯泰((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4/20,1,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 活,2019/4/20,2,生平(1828-1910),1828年生于图拉省贵族之家 两岁丧母,九岁丧父 16岁入喀山大学,19岁退学 23岁服兵役,开始小说创作,28岁退伍 34岁结婚,82岁离家出走,10天后死于小车站,葬于故乡,2019/4/20,3,创作三阶段:,早期(1852-1862)童年(1852)少年(1854) 青年(1855)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 全盛期(1863-1878)战争与和平(1863-1869) 安娜卡列尼娜 (1877) 晚期(1879-1910)复活(1889-1

2、899) 哈吉穆拉特(1904),2019/4/20,4,战争与和平 (1863-1869),1861年给赫尔岑:“四个月以前我构思了一部长篇小说,其主人公是流放归来的十二月党人”,反复思考,最终完成一部人民史诗。 反映十二月党人起义前的历史时代,主要描写俄法几次重大战役,及俄国人民的生活。 通过战争场景与和平生活的交替,广阔深刻描绘俄生活的真实画卷,触及种种社会问题。 歌颂1812年俄卫国战争。决定所有人物命运。,2019/4/20,5,不义必败,战争的性质决定着胜败是作品基本思想。由此把性质不同的两场战争对比描写。 1805至1807年沙俄政府派兵在西欧进行的战争非正义,必然失败。俄军骚扰

3、奥地利百姓。一吃败仗就溃不成军,仓皇逃窜,“库图佐夫总司令用手帕按住受伤的腮部,指着败阵逃跑的士兵说:“伤不在这里,却在那里!”人民不想占领别国的一寸土地,也不愿为沙俄政府的侵略战争去充当炮灰。,2019/4/20,6,正义必胜,1812年拿破仑大举进攻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保卫祖国,捍卫民族尊严。侵略不止是犯罪也是对“人类理智和人类本性”的践踏。强调人民的作用 ,反映卫国战争的人民性。 托尔斯泰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军队的数量和武器,而是士兵的“战斗愿望”,是全体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以爱国主义激情描写了人民的游击战争和俄国的正规军队。,2019/4/20,7,两类贵族:宫廷贵族和庄园贵

4、族,宫廷贵族假爱国:脱离人民,丧尽气节,为表示教养不讲俄语讲法语;祖国生死存亡时设法发国难财;“照旧那样会客和举行舞会,照旧去看法国戏剧,照旧那样对宫廷感兴趣,照旧那样追逐官职,耍阴谋”。 庄园贵族继承民族传统,有高度爱国热情。包尔康斯基公爵:“记住假使我知道你的行为不象尼古拉包尔康斯基的儿子,我会感到丢脸!”临终为俄国开始的失利而痛哭。罗斯托夫一家和睦善良,关注祖国命运。,2019/4/20,8,主要人物,正面人物顽强地追求真理,克服个人主义及贵族偏见,极其复杂的精神生活,永远不满足自己,无休止地探索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新途径。 人物表33人,四大家族 安德烈包尔康斯基 丽莎 彼埃尔别祖霍夫

5、 爱伦库拉金 娜塔莎罗斯托娃 阿纳托尔库拉金,2019/4/20,9,安德烈包尔康斯基,贵族青年军官。渴望荣誉,追求战功,一心想超越别人,取得“对他们所有人的胜利”。1805年俄军撤退,想自己拯救俄军,开辟获得荣誉的道路。奥斯特里茨战役前夕,想单枪匹马率兵打胜。“为了片刻的荣誉,为了超过其他人,为了我不认识也不会认识的人们对我的爱我会立刻放弃所有最宝贵的人”。 卫国战争使他获得新的认识,感到自身渺小。跟士兵同命运共患难,找到位置和生命的价值。不愿留在总司令身边,“我习惯了我的团,我爱军官们,我的部下似乎也爱我。我觉得离开了团很可惜”在团被称为“我们的公爵”。,2019/4/20,10,彼埃尔别

6、祖霍夫,大官私生子,继承遗产后成最大富翁。正直善良,有独特见解。妻子爱伦空虚放荡令他痛苦绝望。参加共济会慈善事业,命管家减轻农奴负担,免重役,设病院救济院,修学校,废体刑。但管事欺骗他,农奴更加贫困 。 卫国战争根本转变。深感必需有所作为、有所牺牲。出资组织民团,想亲手杀死拿破仑,从莫斯科大火和敌人手中救人。被俘时农民士兵使他认识到“人是为了幸福被创造出来的”,开始批判地对待现实。尾声参加秘密组织与专制农奴制斗争。原构思将参加十二月党人起义并因此流放西伯利亚。,2019/4/20,11,娜塔莎罗斯托娃,鲜明迷人的少女。单纯朴实,欢快活泼、朝气蓬勃。跟上流社会格格不入,觉得“粗野和奇怪”。生活漩

7、涡里经受考验。与安德烈订婚,受阿纳托尔库拉金引诱,与安德烈破裂沉重打击。想自杀,受内心空虚折磨。寻求真正的“有生活内容的生活”,但“白白地,也不为了任何人,就度过了最好的,最好的年华。 卫国战争与祖国共命运。莫斯科撤退时宁愿多运伤兵,而卸下自家财产。“蛋在教训鸡”,伯爵夫人也为女儿的申诉感到“内疚”和羞耻”。,2019/4/20,12,艺术特点 :,第一。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与虚构的形象并存。亚历山大一世、库图佐夫、拿破仑等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库图佐夫深得民心,沉着镇静,运筹帷幄,力排众议,承担责任,威严慈祥,生动逼真。拿破仑冷酷唯我,看五万具尸体觉得“战场是极美的”,蔑视一切人,认为“世间的一切完

8、全取决于他的意志”。通过拿破仑的命运不只批判其本人,而且批判了以个人为中心的“波拿巴主义”。,2019/4/20,13,第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形式,融史诗、历史小说和编年史等体裁样式于一体。 第三。复杂的层次,繁多的人物,齐头并进的情节,反映错综复杂生活本质。 第四。冷静的叙述,诗意的抒情,激烈的政论与细腻的人物心理分析结合在一起,深刻动人地表现了极其丰富的生活。,2019/4/20,14,消极与怀疑,对地主贵族抱有幻想,极力调和矛盾。农民普拉东卡拉塔耶夫认为一切命定,不抱怨不反抗。意味消极无为和对命运的奴隶式的屈服。是托尔斯泰主义即道德自我完善和“不以暴力抗恶”思想的最早体现。安德烈死前宽恕

9、一切也宽恕敌人而感到最大的幸福。 尾声,娜塔莎婚后失去昔日光辉,完全陷入家庭琐事,反映对妇女解放的怀疑及关于妇女解放“不在学校里,而在卧室里”的观点。,2019/4/20,15,安娜卡列尼娜(1877),1873年动笔,“一个不忠实的妻子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全部悲剧”,要写得“可怜但却无罪”。 时代历史根源。农奴制改革,个人感情觉醒解放,冲击因袭传统观念。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迅速敏锐反映社会道德观的变化。旧家庭基础正在崩溃,新家庭关系正在建立。 思想和艺术的探索。用过年轻太太两段婚姻,两对夫妻等书名,由狭小的家庭问题,发展到政治经济道德家庭各方面现实的长篇,对改革后俄国社会深入思考。,2019/4

10、/20,16,两条情节线索 :,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 列文吉提。 两线索平行展开,不仅对比烘托,且有深刻内在联系,反映一个统一的历史进程(资在俄的迅猛发展)在两领域表现:一面改变传统道德观念,动摇旧道德基础;另一面破坏俄国的农业,动摇旧经济基础。 安娜线索爱情婚姻家庭妇女地位等伦理道德问题; 列文线索经济政治宗教哲学等社会问题。,2019/4/20,17,安娜卡列尼娜,已婚妇女的不幸爱情 。美丽善良,聪慧过人,“她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气,从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樱唇中掠过,仿佛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的闪光里,忽而从微笑中透露出来。” 贵族之家,父母双亡,听命姑母嫁大

11、二十岁省长卡列宁。符合道德美满婚姻,尚未清醒意识到的不幸。尽“全力”给“生活寻找出一点意义来”。努力爱丈夫,实在不能爱就努力去爱儿子,屈从“合法婚姻,八年忠贞,引起普遍嫉恨。遇爱情审慎回避后投入两场斗争 。,2019/4/20,18,第一场斗争,与丈夫卡列宁及其后强大社会集团。反对占统治地位的合法婚姻,争取爱的权利。 卡列宁,“他不是人,他是一架机器”,宁障人眼目互相欺骗而拒绝离婚,以免影响宦途。安娜“要爱情”、“要生活”,卡列宁则摧残她一切的生气,时刻侮辱她,“自己还洋洋得意”。 是真诚与虚伪、美与丑、活生生的人与僵化的“机器”之间的冲突。更是新旧交替时个性解放与封建礼教的冲突。安娜触动的不

12、只是个人体面而且是虚伪道德,动摇了“合法”婚姻的基石。斗争中虽失败但勇敢无畏。,2019/4/20,19,第二场斗争,与渥伦斯基及其集团,反对军人贵族的习性和规约,维系已获得的爱情。 渥伦斯基“彼得堡花花公子的一个活标本”。自视非庸俗愚蠢低级老派,而风雅英俊慷慨勇敢乐观玩世不恭。虚荣心满足,爱情即幸福,辞官退役。又不满足,“幸福中的沧海一粟”。功名心蠕虫觉醒。安娜孤单寂寞空虚恐惧疑虑,努力维系但无济于事。 面对的不仅个人恶习而且贵族军界道德。有伯爵夫人的母亲,兄嫂,亲朋及联队。斗争有投鼠忌器的踌躇、内心矛盾痛苦和不自重。,2019/4/20,20,悲剧内因,留里克皇室的后裔,身上有双重烙印。唤

13、醒她对爱渴望,幸福的喜悦,也有不幸预感。既来自上流社会鄙夷非难,更来自封建宗教羞耻心负罪感,难于承受,一死来解脱。 爱情与生活等同,广阔生活局限于狭隘个人感情,生活贫乏空虚。失去爱情便失去生活意义。缺乏崇高理想与事业,反映贵族出身教养的阶级烙印。这并非安娜的罪过,而是她的不幸。,2019/4/20,21,悲剧原因,上流社会假手卡列宁,对安娜的爱情追求给予严酷惩罚,无情地把她推上悲剧道路; 上流社会又假手渥伦斯基,戏弄了安娜的真挚感情,进一步把她逼向悲剧的结局; 上流社会在安娜心灵打上深深的阶级烙印,使她斗争失败后,缺乏内在力量,不能振奋,又找不到强大可依靠力量与各方面压力抗衡。 安娜斗争后认识

14、到:“生存竞争和互相仇恨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关系。”“一切都是虚伪,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通过安娜的悲剧命运,探索时代悲剧内蕴。,2019/4/20,22,列文,第五稿才决定展开。自传性,反映作者精神探索和思想矛盾,几乎代表作者反应评价。又完全独立,具自身性格逻辑、血肉丰满、充满矛盾。 生在古老外省贵族地主家庭。拥有三千亩土地。热情、忠厚,精力充沛,善于思索的头脑和黄金般的心。32岁还没有确定的社会地位。是县议员却憎恶议会活动,鄙视都市生活,热衷畜牧打猎、修造仓库和管理农事。,2019/4/20,23,对农业的思考和行动,长年在农村,对农民敬意近于骨肉之情,自认百姓中一员。

15、不一味肯定,“又爱又不爱”。 了解农民艰辛,“拿自己的富裕同人民的贫困对照,总觉得不合理”。认为应调整劳动者对土地的关系。向农民建议合伙经营各种农业。梦想一场不流血的革命从县到全省全国全世界。但在村子就碰壁。农民毫无兴趣,与地主的矛盾敌对不能通过方案改变。极度痛苦绝望。,2019/4/20,24,对家庭的思考,和吉提的恋爱婚姻反映理想。婚姻应以爱情为基础,妻子应全身心投入家庭,养儿育女。做贤妻良母是妇女的天职。不该关注家庭以外的社会问题。 想写成宗法制幸福家庭典范,与受资影响家庭相对立。但清醒的现实主义不能违背生活真实。爱情基础的家庭、温柔美丽的贤妻良母,也未给列文带来幸福,家庭不能游离于社会

16、。社会动荡不安,家庭也无幸福可言。,2019/4/20,25,对资本主义的思考,以贵族地主身份自豪,对在俄发展抱敌对态度。认为“俄国的贫穷不仅是由于土地所有权的不公平的分配和错误的政策引起的,而且近来促成这种结果的是人工地移植到俄国来的外国文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铁路,工业、信贷交易所投机事业等)”。特别不容忍贵族拱手让出地盘。干预奥布朗斯基卖森林给商人李亚比宁,对前者恨其不争,对后者怒其贪婪。,2019/4/20,26,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反对唯心,可唯物找不到答案时,又重新阅读柏拉图、康德、谢林、黑格尔和叔本华,陷入了“精神、意志、自由、本质等意义含混不清的词汇”的“文字陷阱”,“似乎有所领悟”。 宗教也摇摆。婚前对神父承认“我曾经怀疑过一切,如今还在怀疑”,“我有时甚至怀疑上帝的存在”。种种失望后,宗教又“打动了他的心”,不信教的人又开始祈祷,并在祈祷中信起教来。,2019/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