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见种类的解剖观察,学习相关动物类群的结构特点和进步性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52757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49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见种类的解剖观察,学习相关动物类群的结构特点和进步性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ppt)见种类的解剖观察,学习相关动物类群的结构特点和进步性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ppt)见种类的解剖观察,学习相关动物类群的结构特点和进步性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ppt)见种类的解剖观察,学习相关动物类群的结构特点和进步性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ppt)见种类的解剖观察,学习相关动物类群的结构特点和进步性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pt)见种类的解剖观察,学习相关动物类群的结构特点和进步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t)见种类的解剖观察,学习相关动物类群的结构特点和进步性(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三 无脊椎动物的解剖观察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无脊椎动物常见种类的解剖观察,学习相关动物类群的结构特点和进步性特征;,二、试剂与器材 河蚌活体或浸制标本, 环毛蚓浸制标本, 棉蝗的浸制标本。,三、步骤,(一)河蚌外形、运动及呼吸的观察 1.外形 壳分左右两瓣,大小和形状一样,近椭圆形。钝圆的一端是前端,后端稍尖,背缘互相铰合,腹缘分离。 壳背方隆起部分为壳顶,略偏向前端,壳表面以壳顶为中心而与壳的腹缘相平行的弧线称为生长线。 两壳在背部相连的地方有富有弹性的韧带,韧带有何功能?,2.运动与呼吸,在安静无振动情况下,观察生活在培养缸中的河蚌,可见河蚌左右贝壳被撑开,斧足从壳缝中伸出来。 如

2、果振动培养缸,可见河蚌斧足缩回,紧闭双壳。 在河蚌的后端用滴管轻轻注人数滴炭末水悬浮液,可看到炭末随着水流从近腹侧的人水孔被吸人蚌体内,不久又看到它随着水流从近背方的出水孔排出来。 这种水流是怎样产生的?有何生理作用?,(二)河蚌的解剖,用手术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人,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 然后用镊子柄取代刀柄,取出手术刀 将镊子柄用力移近闭壳肌处,撑开缝隙, 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表面切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将镊子柄取出。,(三)河蚌的内部构造,打开河蚌贝壳后,可见外套膜包围内脏团,内脏团十分柔软,观察时,需要经常用镊子拨开某个器官,才能看到另一个器官。 1肌肉、外套与水管系统

3、 前闭壳肌和后闭壳肌:由于它们的收缩,贝壳能紧密关闭。紧接前闭壳肌内侧腹方有一小束肌肉,为伸足肌。前、后闭壳肌内侧背方各有一小束肌肉,为缩足肌。 在柔软身体外部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半透明的膜状构造,称为外套膜。其外侧的贝壳即由外套膜的上皮细胞所分泌的物质形成。 左右两外套膜包含的空腔,叫外套腔。 贝壳内面跨于前、后闭壳肌痕之间、靠近贝壳腹缘的弧形痕形称外套线,是外套膜边缘附着的地方。 位于两外套膜之间、呈斧状的一大块肌肉是河蚌的足。 外套膜的后缘部分合抱形成2个短管状构造,腹方的为入水管,背方的为出水管。 用解剖针试探插入出、入水管,看它们分别通向哪里。,2器官系统,(1)呼吸系统 鳃瓣 将外套膜

4、向背方揭起,可见足与外套膜之间、足后缘的两侧各有2片鳃瓣,靠近外套膜的1片为外鳃瓣;靠近足部的1片为内鳃瓣。 用剪刀取一小片鳃瓣,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看其表面是否有纤毛在摆动?这些纤毛对河蚌的生活起什么作用。,鳃小瓣,每1鳃瓣由2片鳃小瓣合成,外方的为外鳃小瓣,内侧的为内鳃小瓣。内、外鳃小瓣在腹缘及前、后缘彼此相连,中间则有瓣间隔把它们彼此分开。 瓣间隔:为连接两鳃小瓣的垂直隔膜,它把鳃小瓣之间的空腔分隔成许多鳃水管。 鳃丝:用手术刀切取一薄片鳃于载玻片上,置低倍镜下观察,可见鳃小瓣由许多背腹纵走的细丝组成。转高倍镜观察,可见到丝间隔。 丝间隔:是鳃丝间相连的部分。其间不相连部分形成鳃小孔,水由

5、此进入鳃水管。,鳃上腔,为内、外鳃小瓣之间背方的空腔, 用镊子挑开鳃背方的薄膜却可见到。 水在鳃内如何穿流? 有的河蚌外鳃瓣特别肥大,何故?,(2)循环系统,心脏 位于围心腔内,用眼科镊轻轻提起心膜,用眼科剪小心地从背面剪开围心膜,可见心脏由一心室二心耳组织。 心室:为1个长圆形富有肌肉的囊,能收缩,其中有直肠贯穿。 心耳:在心室腹方左右侧各1个,为三角形薄壁囊,也能收缩。,动脉干,由心室向前及向后发出的血管; 沿肠的背方前行的为前大动脉; 沿直肠腹侧后行的为后大动脉。,(3)排泄系统,由肾脏和围心腔腺2种器官组成。 肾脏 1对,位于围心腔腹面左右两侧,由肾体及膀胱构成。沿着鳃的上缘剪除外套膜

6、及鳃,即可见到。 肾体:紧贴于鳃上腔上方,为肾脏的腹侧,呈黑褐色、海绵状。其前端以肾口开口于围心腔前部腹面。 膀胱:膀胱位于肾体的背方,薄膜状,末端有排泄孔,很小,开口于内鳃瓣的鳃上腔,与生殖孔接近并位于其背方。,围心腔腺,位于围心腔前端两侧, 分支状,略呈赤褐色。,(4)生殖系统 雌雄异体。,生殖腺均位于足基部内脏团中, 以手术刀除去内脏团的外表组织,可见白色的腺体(精巢)或黄色的腺体(卵巢),即为生殖腺, 左右两侧生殖腺各以生殖孔开口于排泄孔的前下方。,(5)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胃、肝脏和肠等部分。 口位于前闭壳肌腹侧,横裂缝状,两侧各有2片内外排列的三角形触唇。触唇有何功用? 口后的

7、1个短管即为食道; 再后稍膨大的部分就是胃; 肝脏分布于胃周围,是呈淡黄色的腺体; 肠接胃后盘曲在内脏团内,试以眼科剪小心剖开,找寻其走向。 直肠从肠延伸,折向背方,穿过心室,最后以肛门开口于后闭壳肌背方的出水管附近。,(五)河蚌钩介幼虫的观察,取雌性河蚌肥厚外鳃瓣的内容物1滴于载玻片上,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河蚌的幼体阶段钩介幼虫。 幼虫生有1对左右对称的小贝壳,贝壳一张一合。贝壳张开时,可看到壳的腹缘有带齿的钩,腹部中央有1条细丝称足丝。 钩介幼虫营寄生生活,其钩和足丝有何功用?钩介幼虫是亲蚌的受精卵在雌体外鳃瓣的鳃腔中发育而成的。 精卵如何相遇而受精?依钩介幼虫所在部位,它们将通过何路径

8、从雌蚌中排出?,(六)环毛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取环毛蚓浸制标本,清水洗去药液,置蜡盘中,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1外形,环毛蚓身体圆长,由许多体节组成,体节之间有节间沟。除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外,各节中部生有一圈刚毛,可用手触摸或用放大镜观察。环毛蚓共有多少体节?身体分节有何意义?刚毛有何功用? 身体可分前、后端,背、腹面。 性成熟个体有棕红色隆肿环带的一端为前端,前端第I节为围口节,其腹面中央是口,口的背侧有肉质的口前叶,环带位于第XIVXVI节,环带有何功用?身体末端的纵裂状开口是肛门。 颜色深暗的一面是背侧,除前几节外,背中线上每节间处有背孔。将环毛蚓背面擦干,用手指轻捏身体两侧,有液体自

9、节间沟背中线冒出处,即为背孔。体腔液从背孔不断流出,对蚯蚓的生活有何意义? 颜色浅谈的一面为腹面。观察腹面前部在V/VIVIII/IX节间沟两侧有24对横裂状受精囊孔,在环带的第I节,即第XVI节腹中线上有1个雌性生殖孔,第XVIII节腹面两侧各有1个雄性生殖孔,在受精囊孔和雄性生殖孔附近常有小而圆的生殖乳突。,2内部解剖和观察,用剪刀沿身体背面中线略偏右侧处避开背血管剪开体壁,从肛门剪到口,注意剪刀稍向上挑起,以免损伤内部器官。 用镊子在身体前1/3处向两侧掀开体壁,可见体腔中相当于体表节间沟处均有隔膜,将体腔分隔成许多小室。体节的出现在动物进化上有何意义? 用解剖针划开肠管与体壁之间的隔膜

10、联系,将剪开的体壁向两侧展平,并在近切口处用大头针将体壁钉在蜡盘的蜡板上,约每五节钉一钉,左右交错,钉的斜度向外。 在XIX节往前,注意不要划伤生殖器官;XIV节往前的隔膜越来越厚,需用眼科剪将隔膜前开。 加清水没过环毛蚓,依次观察。,(1)消化系统,体腔中央的一条直管即消化系统,由前至后依次为: 口腔 位于第节内。 咽 位于第节内,梨形,肌肉发达。 食道 位于第VI节内,细长形。 嗉囊 位于第节前部,不明显。 砂囊 位于第节,球状或桶状,囊壁富肌肉,较发达。 胃 位于第节内,细长管状。 肠 自第节向后均为肠,直通肛门。在第节向前伸出1对角状的盲肠。 消化管的进一步分化有何意义?,(2)循环系

11、统,闭管式 经福尔马林固定后血管常呈紫黑色。 观察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背血管 位于消化管背线中的1条长血管。 心脏 连接背、腹血管的环血管,共4对,分别在第、及节内。(不同种环毛蚓的心脏数目和位置存在差异)。 腹血管 消化管腹面的1条略细的血管,从第X节起有分支到体壁上。 神经下血管 位于腹神经索下面的1条很细的血管。小心地将肠管和腹神经索掀开,可看到此血管。 食道侧血管 位于体前端消化管两侧的1对较细的血管。,(3)生殖系统,雌雄同体。 雄性生殖器官 精巢囊:2对,位于第、节内,每囊包含1个精巢和1个精漏斗; 贮精囊:2对,位于第、节内,紧接在精巢囊之后,呈分叶状,大而明显; 输精管:细线状

12、,两侧的前后输精管各会合成1条,向后通到XVIII节处,和前列腺管会合,由雄性生殖孔通出; 前列腺:发达,呈大的分叶状,位于第XVIII节及其前后的几节内;,雌性生殖器官,卵 巢:1对,在第节的前缘,紧贴于/XIII节隔膜之后方,腹神经索的两则,呈薄片状。 卵漏斗:1对,位于XIII/隔膜之前,腹神经索的两侧,呈喇叭状,后接输卵管。 输卵管:1对,极短,穿过隔膜在第节腹神经索腹侧汇合后,由雌孔通出。 受精囊:24对,在/隔膜的前或后,每一受精囊由梨状坛、坛管和一盲管组成。坛管开口于受精囊孔,盲管末端为纳精囊。,(4)神经系统,用解剖针和镊子小心剥除口腔和咽周围的肌肉后观察。 脑 白色,在第节内

13、,咽的背面,由双叶神经节构成。 围咽神经 脑的两侧,绕过咽穿入腹侧。 咽下神经节 两侧围咽神经在咽下方汇合处的神经节,可用镊子将咽向背后掀起再观察。 腹神经索 链状,由咽下神经节从前向后通出,每体节内有一略膨大的神经节,每神经节发出神经分支到体壁和内脏器官。可将肠管移去后观察。,(七)棉蝗的外部形态,取下口器各部分时,应用镊子夹住其基部,顺其生长方向用力拉下,以保持结构的完整。 剪开体壁时,剪刀尖应向上翘,以免损坏内脏; 揭下背壁前,应先用解剖针仔细地将它与其下面的组织剥离开。 除去头壳内的肌肉时,注意勿将脑损坏。 棉蝗一般体呈青绿色,浸制标本呈黄褐色。体表被有几丁质外骨骼。身体可明显分为头、

14、胸、腹3个部分。雌雄异体,雄虫比雌虫小。,1头部:,位于身体最前端,卵圆形,其外骨骼愈合成一坚硬的头壳。 头部可分为以下部分:头壳的正前方为略呈梯形的额,额下连一长方形的唇基; 额的上方,两复眼之间的背上方为头顶; 复眼以下,头的两侧部分为颊;之后为后头。,(1)眼,棉蝗具有1对复眼和3个单眼。 复眼: 椭圆形,棕褐色,较大,位于头顶左右两侧。 用刀片自复眼表面切下一薄片,置载玻片上,加甘油制成装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复眼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组成。 单眼:形小,黄色。 1个在额的中央,2个分别在两复眼内侧上方,3个单眼排成一个倒“品”字形。 复眼和单眼各有何视觉功能?,(2)触角,1对, 位于

15、额上部两复眼内侧,细长呈丝状, 由柄节、梗节、鞭节组成, 鞭节又分为许多亚节。,(3)口器,典型的咀嚼式口器。 左手持蝗虫,使其腹面向上, 拇、食指将其头部夹稳, 右手持镊子自前向后将口器各部分取下(同时注意观察口器各部分着生的位置), 依次放在载玻片上, 用放大镜观察其构造。,上唇,1片, 连于唇基下方,覆盖着大颚,可活动。 上唇略呈长方形, 其弧状下缘中央有一缺刻; 外表面硬化,内表面柔软。,大颚,为1对坚硬的几丁质块, 位于颊的下方,口的左右两侧,被上唇覆盖。 两大颚相对的一面有齿, 下部的齿长而尖,为切齿部; 上部的齿粗宽大,为臼齿部。,小颚,1 对,位于大颚后方,下唇前方。 小颚基部

16、分为轴节和茎节, 轴节连于头壳,,其前端与茎节相连。 茎节端部着生2个活动的薄片:外侧的呈匙状,为外颚叶,内侧的较硬,端部具齿,为内颚叶。 茎节中部外侧还有1根细长具5节的小颚须。,下唇,1片,位于小颚后方,成为口器的底板。 下唇的基部称为后颏,后颏又分为前后2个骨片,后部的称亚颏,与头部相连,前部的称额颏。 颏前端连接能活动的前颏,前颏端部有1对瓣状的唇舌,两侧有1对具3节的下唇须。,舌,位于大、小颚之间, 为口前腔中央的1个近椭圆形的囊状物, 表面有毛和细刺。 蝗虫口器的各部分分别有何作用?,2胸部,头部后方为胸部, 胸部由3节组成, 由前向后依次称前胸、中胸和后胸。 每胸节各有1对足, 中、后胸背面各有1对翅。,(1)外骨骼,为坚硬的几丁质骨板,背部的称背板,腹面的称腹板,两侧的称侧板。 背板:前胸背板发达,从两侧向下扩展成马鞍形,几乎盖住整个侧板,后缘中央伸至中胸的背面;其背面有3条横缝线向两侧下伸至两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