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52280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11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11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11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11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学习目标,1、能说出小儿造血和血液的特点。 2、能说出小儿贫血的定义。 3、简述小儿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4、详述对小儿贫血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护理措施。 5、详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 6、能应用有关知识对个体、家庭和社区提供保健指导与卫生宣教。,概 述,造血系统疾病亦称为血液病,包括原发于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原发于骨髓组织等)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等)。 在住院患儿中,缺铁性贫血最多见,多发生于6个月至2岁的小儿,是常见的威胁小儿健康的营养缺乏症,故又称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亦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第一节 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一)、造血特点 1、胚胎期造血 2、生后造血 (二)血象特点 1、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 2、白细胞和分类 3、血小板 4、血容量,第二节 小儿贫血患儿的护理,一、小儿贫血的概述,(一)、贫血的定义,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RBC)数和(或)血红蛋白(Hb)量低于正常。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6个月6岁小儿值的Hb低限为110g/L,614岁为120 g/L,(二)、贫血的分度,根据外周Hb含量和(或)RBC数可将贫血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 .,(三)、贫血的分类,1、形态分类 2、病因分类 (1)RBC和Hb生

3、成不足 (2)失血性贫血,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一)、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 2、铁摄入量不足 3、生长发育快 4、铁的吸收障碍 5、铁的丢失过多,(二)、发病机制,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铁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新生的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不足,细胞浆不足,细胞变小;而缺铁对细胞的分裂、增殖影响较小,故红细胞数量减少的程度不如血红蛋白减少明显,从而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三)、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较明显。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可诉头晕、耳鸣、眼前发黑等。,2、骨髓外造血表现:,由于骨髓外造血反应,肝、脾、淋巴结常轻度肿大。年

4、龄愈小,病程愈久、贫血愈重,则肝脾肿大愈明显,但肿大程度罕有超过中等度者,淋巴结肿大程度较轻,质韧不硬。,3、非造血系统症状,(1)消化系统症状 (2)神经系统症状 (3)心血管系统症状 (4)其他,4、辅助诊断:,(1)有明确缺铁的病史 (2)临床表现,(四)、实验室检查,1、血象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减少,以血红蛋白减少更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者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6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一般无特殊改变。,2、骨髓

5、象:,骨髓呈增生现象,红细胞增生旺盛,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各期红细胞均较正常小,胞浆量少,边缘不规则,染色偏蓝,显示胞浆成熟程度落后于胞核。血红蛋白含量少,铁幼粒细胞减少甚至消失,巨核细胞系和粒细胞系一般无明显异常。,3、有关铁代谢的检查:,(1)血铁清蛋白 (2)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3)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 (4)骨髓可染铁,(五)、治疗原则,解除病因 ;口服硫酸亚铁 、维生素C;严重贫血并发心功能不全或明显感染者,可输注浓缩红细胞,尽快纠正贫血。 1、铁剂治疗 2、维生素C治疗 3、疗效观察,(六)护理评估,1、健康史 2、症状、体征 3、社

6、会、心理因素 4、实验室检查,(七)、护理诊断/问题,1、活动无耐力 2、营养失调(不足) 3、潜在并发症 感染、心力衰竭 4、知识缺乏,(八)、护理目标,1、患儿活动量增加,活动时无明显心悸、气促等不适感。 2、患儿食欲恢复正常,偏食得到纠正,缺铁因素消除。 3、患儿不发生感染、心力衰竭,或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 4、家长及年长儿能叙述缺铁原因,能述说饮食的合理搭配和如何补充富含铁的食物。,(九)、护理措施,1、活动无耐力的护理 应对患儿日常生活的耐力程度和活动能力进行评估,以便安排患儿喜爱的、力所能及的活动。活动中或活动后,要多安排适当的休息。患儿哭闹、烦躁不安会增加耗氧量,应耐心抚慰、专人

7、陪伴、避免激惹,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护理人员和家长对患儿体力过度消耗的征象要细心观察,适时给予协助、呵护,必要时可采取一些安全防护促使,防止出现意外。,2、营养失调的护理,(1)正确喂养 (2)按医嘱供给铁剂,服用铁剂注意事项:,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可引起胃肠不适、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故铁剂应从小剂量开始,并于两餐之间服用,可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有利于铁的吸收。 铁剂最好与稀盐酸合剂、维生素C或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同服,有利于铁的吸收。,服用铁剂注意事项:,铁剂不宜与牛奶、茶水、钙片、咖啡等同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服铁剂时可出现牙齿黑染,使用吸管服药可预防之。排出的大便会成黑色,这是因未

8、被吸收的一部分铁随粪便排出之故,应告诉家长及患儿,以减轻疑虑。,服用铁剂注意事项:,应注意观察患儿服铁后有无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便秘、腹泻等。铁剂不可过量服用,过量服用或服用时间过长均会产生中毒症状,如面色潮红、头痛、发热、关节痛、荨麻疹等。 铁剂疗效观察:治疗后如有效,34天网织红细胞升高,710天达高峰,23周下降至正常,血红蛋白相应增加,临床症状随之好转。,服用铁剂注意事项:,铁剂应连续服用至血红蛋白正常水平后2周左右再停药,以补充铁的贮存量。 患儿不能口服时,可选用右旋糖酐铁,深部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应轮换,抽药和给药必须使用不同的针头,以防铁剂渗入皮下组织,造成注射部位疼痛

9、、皮肤着色、局部炎症等副作用。,3、预防感染、心力衰竭的护理,(1)做好口腔护理 (2)注意保护患儿、避免感染 (3)重度贫血时应卧床休息,4、健康教育,(1)饮食护理 (2)做好母亲保健工作 (3)提倡母乳喂养 (4)对早产儿、双胞胎、低体重儿,宜自2个月左右开始给予铁剂预防,(十)、护理评价,1、患儿活动耐力是否逐渐增加,血红蛋 白、红细胞是否逐渐恢复正常。 2、患儿食欲是否恢复正常,偏食是否得到纠正,缺铁因素是否消除。 3、患儿是否发生感染。 4、家长是否已能正确选择含铁丰富的食品,是否能说出缺铁的原因。,三、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一)、病因 1、摄入量不足 2、吸收和运转/代谢障碍

10、 3、需要量增加 (二)、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 患儿多虚胖或伴有颜面轻度水肿,毛发稀疏发黄,严重者皮肤有出血点或瘀斑。 2、贫血表现 皮肤蜡黄色,睑结膜、口唇、指甲等处苍白,疲乏无力,常伴有肝、脾,(三)、临床表现,3、精神神经症状 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等症状。维生素B12缺乏者表现为表情呆滞、嗜睡,对周围反应迟钝,少哭不笑,智力、动作发育落后,甚至可退步。可出现不规则性震颤,手足无意识运动,抽搐、感觉异常、共济失调、踝阵挛等。 4、其他 消化系统症状出现较早,如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舌炎等。贫血严重者可有心前区收缩期杂音、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等。,(四)、实验室检查,

11、1、血象 呈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数的减少比血红蛋白量的减少更明显,红细胞中央淡染区不明显,可见到巨幼变的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减少。白细胞计数减少,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主,粒细胞体积小,核分叶过多,可见到巨大晚幼、巨大带状核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改变早于红细胞,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2、骨髓象 增生活跃,以三系细胞增生并巨有变为特征,红细胞增生为主。,(五)、诊断,根据发病年龄、喂养史、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症状,结合血象特点,一般不难诊断。若患儿有明显神经精神症状,可考虑为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进一步确诊测定维生素B12的含量,低于100ng/L,则提示维生素B12缺乏;若无

12、神经精神症状,则考虑为叶酸缺乏,进一步测定血清叶酸含量,若低于3ug/L,而血清维生素B12含量正常,即可确定诊断为叶酸缺乏。,(六)、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 : 去除病因,注意营养与护理,如系母乳喂养儿,应改善乳母的膳食营养,婴儿还须添加辅食,按时断奶,纠正偏食习惯。积极给予治疗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防治感染。,(六)、治疗原则,2 、目前主张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应用,再加服维生素C,可提高疗效。应用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治疗34天后,一般精神神经症状好转,网织细胞开始增加,67天达高峰(15-16%),2周后降至正常,26周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恢复正常,骨髓巨幼红细胞可于维生素B12治疗372

13、小时后,叶酸治疗2448小时后,转为正常。,(六)、治疗原则,3、对症治疗:发生震颤者应给少量镇静剂,如震颤影响呼吸者应给氧气吸入。,(七)、护理诊断/问题,1、营养不足(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 2、有受伤的危险 3、知识缺乏,(八)、护理措施,1、营养不足的护理 (1)改善饮食 (2)按医嘱给予维生素B12和叶酸 (3)做好口腔护理 (4)加强教育和训练,(八)、护理措施,2、预防受伤的护理 3、健康指导,第三节 急性白血病患儿的护理,(一)、病因 至今病因尚未明了,一般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遗传因素。 2 、逆转录病毒。 3、免疫因素。 4 、物理及化学因素。,(二)、分类和分

14、型,1、免疫学分型 2、形态学分型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FAB分类,依此分类为: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三个亚型,即L1、L2、L3。 (2)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7型,即M1、M2、M3、M4、M5、M6、M7。 3、细胞遗传学分型 4、临床分型 分为标危型和高危型两大类。,(三)、临床表现,1、发热 发热是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 2、贫血 出现较早. 3、出血 颅内出血是急性白血病的直接死亡原因。 4、浸润性表现 5、其他症状,(四)、实验室检查,1、血象 白细胞计数增高者占50%以上,其余正常或减少。白细胞分类可以有较多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例下降,呈正细胞正

15、色素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网织红细胞大多降低。 2、骨髓象 为诊断本病和评定疗效的重要依据。典型的骨髓象改变为原始和幼稚细胞极度增生,原始细胞加幼稚细胞总数30%,多数患儿50%,甚至达斡尔70%90%以上。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五)、治疗原则,1、诱导缓解治疗 成功地诱导缓解是治疗的关键。 2、巩固强化治疗 3、髓外白血病预防性治疗 4、维持治疗,(六)、护理诊断/问题,1、活动无耐力 2、有感染危险 3、有潜在并发症 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 出血。 4、自我形象紊乱 5、有执行治疗方案无效的危险 6、焦虑 7、知识缺乏,(七)、护理措施 1、活动无耐力的护理 合理安排生活作息,既不要过多

16、卧床,也要防止患儿活动过多。严重虚弱患儿需卧床休息时,协助其日常生活。,(七)、护理措施,2、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感染是白血兵患儿最常见最危险的合并症,主要是由于白血病本身及白血病治疗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有效的预防感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力,也是白血病治疗的前提环节。,(七)、护理措施,(1)保护性隔离 (2)皮肤、粘膜护理 (3)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5)注意饮食卫生,(七)、护理措施,3、化疗药物的护理 4、出血的护理 5、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目标检测 (略),一、A1型题 二、A2型题 三、A3/A4型题 四、B型题 五、X型题,放孩子到光明中去,发现你的小孩, 了解你的小孩, 解放你的小孩, 信任你的小孩, 谢谢! 变成一个小孩. _陶行知(著名教育家) (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邓晓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