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高中政治哲学题期中复习1-3单元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50419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423高中政治哲学题期中复习1-3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0423高中政治哲学题期中复习1-3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0423高中政治哲学题期中复习1-3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0423高中政治哲学题期中复习1-3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0423高中政治哲学题期中复习1-3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423高中政治哲学题期中复习1-3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23高中政治哲学题期中复习1-3单元(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学们在网上收集到以下信息:在2009年的“”上,代表委员们就大学生就业问建展开了唇枪舌剑,有人认为是扩招失算,有人认为是大学生不肯放下身段,还有人认为是城乡差距过大使然。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有人建议服兵役缓解压力,有人建议下基层,还有人建议自主创业,争论不少。与此同时,各地也在积极探索,试图破解就业难题。 请运用唯物论知识,从主、客观两方面简要分析在就业问题上人们存在不同看法的理由。(6分),客观方面,物质决定意识,不同的人或群体由于受到各自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因而认识会产生差异。(3分) 主观方面,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每个人的知识构成不同、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等,都会导致对同一个确

2、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3分),客观方面,物质决定意识,不同的人或群体由于受到各自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因而认识会产生差异。(3分) 主观方面,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每个人的知识构成不同、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等,都会导致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3分),节能减排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指出,节能减排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按规律办事。 在节能减排问题上,我们为什么必须按规律办事?(6分),按规律办事,必须尊重和把握规律,以对规律的认识为基础,落实节能减排。(2分) 按规律办事,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把解

3、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取各项措施促进节能减排。(4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东亚各国与我国地理位置邻近,历史交往悠久。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经济联系与依赖的进一步增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无法拒绝的历史过程。 试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中国要发展就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10分),1)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全球化反映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4分) 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中国要发展就必须尊重规律,不能拒绝这一进程。(3分

4、)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客观规律是可以被人认识和利用的。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趋利避害,促进自身发展。(3分),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分析研究2010年经济工作。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自然灾害频发等国难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全力做好保增长、扩内需、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时至今日,我国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不

5、断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结合材料,从辩证的唯物论角度分析说明党和国家确定宏观调控的任务和政策的依据。(12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党中央、国务院确定首要任务、各项政策和工作是根据2009年、2010年国家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作出的决策,这体现了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3分) (2)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国务院的这一决策,必将不断巩固经济回升的良好势头,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3分),(3)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6、,是客观的。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党中央、国务院确定首要任务、各项政策和工作是根据2009年、2010年国家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作出的决策,是尊重规律、利用规律的表现。(3分) (4)应该正确理解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3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势在必行,关键是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要正确处理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理水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唯物论哲学道理?(12分),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根据水

7、资源的实际情况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6) (2)意识对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南水北调工程是从我国水资源的实际出发制定的方案,是正确的,它必然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6),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个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直到1988年,气候变化问题才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有了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可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

8、略性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过程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15分),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是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5分) 随着人们对气候问题的研究和关注,各国已将其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分) 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经历了实践、认识、现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5分),2008年6月,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认为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多年来,中

9、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12分),(1)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项重大战略,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体现。 (6) (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因

10、此,应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6),温家宝总理说:“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着眼于生活困难群体。一个船队,决定它的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试分析材料中温家宝总理这一论述的唯物辩证法依据(10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在现代化建设中,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对整个社会有决定作用,所以要着重解决他们的生活和富裕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共同富裕。(5分) 整体与部分是辨证统一的,部分影响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

11、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搞好部分,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在解决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众的收入和生活状况决定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所以要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必须努力增加困难群众的收入,改善其生活状况。(5分),创新中国在网上征集:如何对服装品牌进行创新?网友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看法一:服装品牌,需要继承和创新。创新服装品牌,必须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承载现代气息和流行元素,凸现以人为本的心理需求,适应中国乃至世界服装文化欣赏的需求。这就需要百折不挠的追求、探索和创新。 看法二:中国是一个纺织大国,但是庞大的纺织品出口却赚不到更多的外汇,这是令人头疼的事。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品牌优

12、势。大力发展品牌符合市场规律,也符合国家利益。 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 辩证否定观的?(10分),辩证否定观,(1)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它的实质是“扬弃”。也就是说辩证的否定不是简单的肯定或简单的否定旧事物,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发展。辩证的否定观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5分) (2)网友的看法认为,树立我国的服装品牌,既要继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也需要探索和创新,体现了要求“扬弃”和创新的辩证否定观(5分),中科院院士蒋民华写给上海市长宁中学学生杨阳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真正干一番事业,要成才,需千锤百炼。在攀登科学高峰崎岖的山路上,

13、在生活的激流中尤其要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锻炼,才能做到有志者,事竟成。希望你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处处注意锻炼自己也从中培养自己的兴趣。干事业如入万山圈子,一山方出一山拦,需要没完没了的攀登。” 运用所学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10分),(1)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物的辉煌。要

14、做到“有志者,事竟成”,尤其要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锻炼。(5分),(2)“ 希望你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处处注意锻炼自己也从中培养自己的兴趣。干事业如入万山圈子,一山方出一山拦,需要没完没了的攀登。”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科学的发展也是如此。(5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立足实际,统筹谋划,正确处理

15、好各种关系。首先,正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既要树立“一盘棋”的观念,把城与乡、工与农、经济与社会纳入一个整体,通盘谋划;又要统分结合,做好局部的工作。其次,坚持典型示范带动的原则,抓好试点工作,不断探索经验,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8分),正确处理好“统”与“分”、“点”与“面”的关系,体现了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2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树立“一盘棋”的观念,把城与乡、工与农、经济与社会纳入一个整体,通盘谋划,体现了整体与部分辩证联系的观点。(2分) 坚持典型示范带动的原则,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16、(2分)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分),请运用矛盾的原理对网络的利弊进行分析。(8分),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对互联网的影响应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它有利有弊,不能片面地只言利或只言弊;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互联网带来的负面问题,是新生事物在发展中出现的支流问题,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因噎废食。,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09年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以后逐步扩大,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会议明确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即“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会议要求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认真选择试点地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的配套衔接工作。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上述材料蕴含的 唯物辩证法道理。(15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因此,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