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小肠辩证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50044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与小肠辩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心与小肠辩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心与小肠辩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心与小肠辩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心与小肠辩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与小肠辩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与小肠辩证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与小肠病辨证,脏 腑 辨 证,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 以脏腑学说为基础运用四诊的方法结合脏腑的病理反映来分 析病症,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心,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 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心主血脉的含义: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 身的功能。脉是血液运行的通路,心、脉、血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循环全 身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起着主导作用。心主血脉的功能是由心气 的作用来实现的。 *(1)心气旺盛、血液充盈: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生理) *(2)心气不足则血脉空虚可出现:脉搏细弱或节律不整,面色苍白(病理) *(3)血行瘀滞:脉涩

2、不畅,面色青紫等症状(病理) 素问六节藏脏论云:“心者其华在面,其充在脉。,1心主血脉,其华在面,2主神志(主神明),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灵枢本神篇云:“所以任务者谓之心” 精血是神 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为心所主。心的气血充盈,则 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充沛。如果气血不足常可 以导致心神的病变可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 心神不宁等症状。,3 开窍于舌,(1)心血不足:可出现舌质淡白 (2)心火上炎或心阴虚:可见舌体糜烂 (3)心血瘀滞:可见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古人有 “舌为心之苗” 的说法,小肠,小肠的生理功能是:分清泌浊(泌别清浊),小肠上接于胃 接受胃中传来 的水谷做

3、进一 步消化,清清者为水谷精微脾转输到全身被利用代 谢多余水液下输到膀胱尿由尿道排出体外。,浊浊者为糟粕下注大肠便由肛门排出体外。,*小肠的这种功能称为“受盛化物”,心与小肠病辨证 The Differentiation of Heart and Small Intestine Diseases,心病辩证 心病的辩证有虚实之分。 虚证多由先天不足或久病伤心,或思虑劳神太过导致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心阳爆脱证。 实证多由寒凝、淤血、气郁、痰阻、火扰等导致心脉痹阻、痰迷心窍、痰火扰心、心火亢盛等证。,心病辩证,(一)心病辨证,1、心气虚与心阳虚,虚症,由于老年脏气 日衰,各种损伤气血 的

4、原因,因汗、吐、 下太过,病因,心气虚证,概 念,心气不足,鼓动无力之证,机 制,先天禀赋 年高体弱 久病或暴病,心阳虚证,概 念,机 制,表现,心阳不足,鼓动、温煦无力之证,心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 参“心气虚证”,心气虚证 + 虚寒证,心阳暴脱证,概 念,机 制,表现,心脏阳气骤然亡失之证,心阳虚证的进一步发展 参“心阳虚证”,心阳虚证 + 亡阳证,心阳虚脱的主要证状 心阳虚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 欲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心悸 气短 自汗 活动后症 状加重,心气虚:面色不华,体倦乏力舌淡胖嫩, 苔白,脉虚。,心阳虚:形寒肢冷、心胸憋闷、面色苍白、舌 淡或暗、脉沉弱或结

5、代。,心气虚与心阳虚的主要证状,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的关系,三证同属心的功能减弱,但程度不同,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鉴别,*辨证:心气虚 *立法:补心气 *方药:养心汤 养心汤组成: 黄芪 茯神 茯苓 当归 川芎 半夏曲 炙甘草 柏子仁 枣仁 远志 五味子 人参(或党参) 肉桂,治法,*辨证 心阳虚 *立法 温通心阳 *方药 瓜蒌薤白白酒汤 瓜萎 薤白 白酒汤组成:瓜萎 薤白 白酒 *辨证 心阳虚脱 *立法 回阳救逆 *方药 四逆汤,治法,四逆汤组成:附子、干姜、甘草,心气虚与心阳虚两证在病理上的联系,心气与心阳都属于心阳机能的范畴,心阳更 有热能的含义。心

6、气主要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心 阳主要是指心脏的阳热功能,具有温煦血脉,抗御阴寒 病邪的作用。心阳旺盛,阴寒之邪不易内侵心脏,血液 运行不易阻滞,心气充足则心功能正常。,2、心血虚与心阴虚,由于血的生化 不足,继发于失血 之后,病因,心血虚与心阴虚的主要证状,心悸 气短 易惊 失眠 健忘,心血虚:眩晕、面色不华、唇舌色淡、 脉细弱。,心阴虚:低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 脉细数。,心血虚证,概 念 心血亏虚,濡养失职之证,机 制,脾胃 肾,化源,失血 久病 忧思,耗血,心血,心阴不足,虚热内生之证,心阴虚证,概 念,机 制,心血亏,忧 思,心阴虚证,外感热病后期,心血虚证、心阴虚证的鉴别,*

7、辨证:心血虚 *立法:养心血、安心神 *方药:四物汤 四物汤的组成 熟地、 川芎、当归、白药、 *辨证:心阴虚 *立法:滋养心阴、安神定志 *方药:补心丹 补心丹组成: 酸枣仁、柏子仁、人参、元参、丹参、天冬 当归、生地、远志、茯苓、桔梗、麦冬,治法,王某,女,31岁。素体虚弱,常感头晕心慌,记忆力减退。近数月来,因工作劳累,心慌加重,失眠多梦,面色淡白,月经量少色淡,查唇舌色淡,脉细无力。,心血虚证。,病案分析,心血虚与心阴虚在病理上的联系,心血是指心血管系统的血液,血属阴,所以心阴也包 括心血在内,同时也包括心的阴精和津液在内,心血与心 阴都有滋养心脏和安心神的作用,故心血虚与心阴虚,多

8、表现为阴血不足或心神失养或心功能虚衰等病理反应。从 病理上分析心血虚是单纯的血液不足血不养心,主要表 现为心神失养和心功能失常方面,心阴虚除包括心血虚外 还可见到阴虚不能制阳,心阳虚亢,虚火内生等情况,心 血虚与心阴虚可见于现代医学的神精管能症、贫血、甲亢、 以及某些心脏疾患如:先心、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实症,心 火 亢 盛,多见于情志 之火内发,过食辛辣食品,六淫内郁化火,过服温补药物,病因,心火亢盛证,概 念,机 制,心火内炽,扰心、炎上之证,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心火亢盛证,外感热邪,心火亢盛的主要症状: 心中烦热、急躁失眠、口舌糜烂而疼痛、口渴、 舌红、脉数。,*辨证:心火亢盛 *立

9、法:清泻心火 *方药:导赤散(丹) 导赤散的组成: 生地、竹叶、木通、甘草稍,心脉痹阻证,概 念,机 制,心脏脉络阻痹不通之证,久病体弱,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感受外邪,心脉痹阻证,瘀血 痰浊 寒邪 气滞,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血不养心,心胸憋闷疼痛,痛引 肩臂内侧,时发时止。,心悸怔忡。,以“痛”和“悸”共见为辨证要点,注意辨识原发病证。,有“痛”无“悸”不能说明“瘀”在心。,有“悸”无“痛”不能说明心脉有“瘀” 。,心脉痹阻证的主要症状: 心悸,心前区刺痛或闷痛,时作时止,重者有面唇 指甲青紫,四肢逆冷,舌暗红或见紫色瘀斑,苔少脉 微细涩。 *辨证:心血瘀阻 *立法:通阳化瘀 *方药:瓜萎薤白

10、半夏汤 瓜萎薤白半夏汤的组成: 瓜萎、薤白、半夏,患者,刘某某,年届40余岁。形体肥胖,常有肢体沉重,困倦之感,某日生气后,出现胸部胀闷疼痛,痛引左肩背之内臂,时轻时重,伴心慌,情绪紧张,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心脉痹阻证(气滞痰阻心脉),病案分析,痰蒙心神证(痰迷心窍证),概 念,机 制,指痰浊蒙蔽心神,表现以神情呆滞为主症的证候。,湿浊之邪阻碍气机 气滞痰结 上扰心窍 忧思郁怒气机不畅 上扰清窍 肝风挟痰,病因: 情志不遂,气郁不舒,气滞生痰,痰浊凝聚所致,心神为痰浊所蒙。 痰迷心窍的主要症状: 意识模糊,甚则昏迷不省人事,口吐痰涎或喉有痰声,舌强语言不清,苔白腻,脉滑。 辨证:痰迷心窍

11、 立法:涤痰开窍 方药:导痰汤 导痰汤的组成: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南星、枳实,痰迷心窍,概 念,机 制,指火热痰浊侵扰心神,表现神志异常为主症的证候。,外感湿热蕴成痰火 火热灼津为痰 内伤情志刺激 炼液为痰 气郁化火 痰火扰心,痰火扰神证,病因: 情志不遂,气郁化痰,炼液成痰或痰浊日久化热化火或外感热邪灼液成痰。 痰火扰神的主要症状: 若外感热邪引起,可见发热面赤气粗、口渴、痰黄、喉间痰声、狂躁谵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若内伤引起,可见失眠心烦,或见神志错乱,哭笑失常,狂躁妄动,甚则打人骂人。 辨证:痰火扰火 立法:涤痰泻火 方药:礞石滚痰丸 礞石滚痰丸的组成:大黄、黄芩、礞石、沉香,4

12、痰火扰神,张某,男,21岁,农民。因郁怒积于胸中, 心烦, 彻夜不寐,妄见妄言,继则弃衣裸体,扛越妄动,胡言乱语,骂詈不避亲疏。病5天,送院就诊。途中打伤其父眼睛和腰部,护送人将其捆缚于柳树上,竟将柳树连根拔起,查面赤气粗,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本病乃精神刺激,怒而未发,郁积胸中,郁气生火,火热故津成痰,痰火互结,内扰神明,初则较轻,症见心烦,不寐 , 妄见妄语,但病情发展迅速,继则痰火郁闭加甚,而神乱增重,则弃衣裸体狂越妄动;胡言乱语,骂詈不避亲藐,以致在送往医院诊治途中伤其父,被绑缚中,连柳树根亦拔起,此乃力逾常人之举,为痰火闭神之实也,面赤气粗,便秘尿黄,舌红为热象,苔黄腻,脉滑数是属痰火表现。 狂病 痰火扰心证,附: 小肠实热证 小肠热盛,泌别清浊失常之证,概 念,机 制,心火下移小肠,小肠病辨证,小肠实热 心与小肠相表理,心火亢盛可移热于小肠 可见:心胸烦热,小便短赤,甚则尿道灼热疼痛, 口腔溃疡。 *方药:导赤散 导赤散组成 生地、竹叶、木通、甘草稍,41,2.施护措施,心病的护理措施,生活起居 :“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 应做到住处安静,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情志护理:“喜伤心”、“悲哀忧愁则心动”,辨证施食 : 饮食防过饱过饥,夜餐尤应忌 过饱,俗话说“胃不和则寐不安”,对症处理 : 便秘者每日晨起、睡前顺时针按摩脐 及下腹部,口舌生疮者用喉风散喷创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