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用药差错分析及防范要点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4734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用药差错分析及防范要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医院用药差错分析及防范要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医院用药差错分析及防范要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医院用药差错分析及防范要点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医院用药差错分析及防范要点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用药差错分析及防范要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用药差错分析及防范要点课件(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用药差错分析及防范要点,任淑萍 2015年6月27日,提纲,用药差错的定义 用药差错的分类 用药差错的案例分享 用药差错的风险因素 用药差错的报告制度 用药差错的防范措施,概念,用药差错ME (medication error,ME) : 是指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预防事件(preventable event),导致用药不当或患者受损。 不良反应ADR(adversereaction): 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用药差错,在用药过程中参与者有:医师、药师、护士、患者及其监护人 发生用药差错与医师处方书写、转录、药品调配、药

2、品应用、监测或提供药物咨询等环节有关 可发生在药物的选择、处方书写、调配发药、药品标签、药品包装、使用药品等过程中。,ME,ADR,可以导致,不等于,用药差错的分类,美国NCC MERP将用药错误分为14类: 遗漏给药 剂量错误 浓度错误 药物错误 剂型错误 给药技术错误 途径错误 速度错误 持续时间错误 时间错误 患者错误 监测错误 药物过期 其他错误。,用药适宜性错误: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病人的过敏史、疾病史、临床症状 职业活动 工作程序 管理系统 依从性 用药失误并引起严重后果要负法律责任,药品质量问题 生产企业的不合格药品 含量低、假药、劣药、中药掺西药 药品在运输和保

3、管中产生的不合格药品 药品流通领域、药房、病房、患者,大多数用药差错包括了口服给药造成的差错 这些差错中,大多数是可以预防、并且非致死性 严重的、不可逆、致死性差错往往是注射给药造成的,用药差错的现实是,与注射药物相关的事故及差错占所有致死性用药差错的60%。 Cohen M -,医院的用药安全可分为药品安全和安全用药两方面,从采购到保管,从医生处方到正确地调配给患者,有许多容易发生差错的环节和各种不安全的因素。要把好整个用药流程的各个环节,鼓励药师处处关注,从细微的地方着手,从源头抓起,保证用药安全。 细节决定成败,在病人用药安全中,药学人员具有特别重要的责任。不仅要有相关的安全措施,更关键

4、的在于这些措施的制度化、常态化。 不良反应严重危及用药安全,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向患者和家属传授安全用药的知识,是医护药的共同职责。患者和家属了解了相关知识,他们的用药安全才能得到保证。,如何在医院环境下保障患者用药 安全?,医院是药品使用和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 用药安全要从用药差错、药品不良事件、药品质量等环节,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病人安全管理是一种医疗文化,用药安全是各国患者安全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To Err Is Human: 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报告的主要结论: 美国每年因医疗差错致命的人数约44 000-9 8000 之间超过车祸

5、、乳腺癌和艾滋病死亡人数 用药差错是医疗差错的重要原因之一 它是医疗领域中的第一个病人安全报告,它打破了环绕在医疗差错及其后果周围的沉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它并没有将矛头直接指向制造这些差错的保健专业人 员 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卫生保健系统,患者安全引起关注: 医学科学院 每年报告,美国每年“至少有 44,000” 甚至可能 “高达 98,000” 患者因 “医疗差错”而死亡 美国死因排位第8 对比: 车祸 :43,000 例死亡 乳腺癌:42,000 例死亡,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mortalities associated with medicati

6、on errors,对1993-1998年美国FDAs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中的5366份用药差错病例报告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68.2%(3660例)给病人造成了严重后果,9.8%(469例)导致病人死亡 研究表明,导致病人死 亡的前3位的差错类型依次是 给药剂量不当(40.9%) 使用了错误药品(16%) 给药途径错误(9.5%),1995年,澳大利亚Wilson等调查指出:16.6%的住院患者与医疗不良事件相关,其中,4.9%导致死亡,13.7%导致永久性残疾。50%的不良事件是可以预防的。 2000年6月,英国National Health Serv

7、ice的研究显示:10%的住院患者与不良事件相关;每年不良事件超过85万件,每年至少400人因医疗伤害而死亡或严重伤害;药物导致的严重不良事件多达1万件,用药差错的危害,4%的患者延长住院或留下残疾。 其中41%可致命,推算美国每年由此致死18万人。 69%可认知和预防。,给药途径错误,案例1:长春新碱(Vincristine)-给药途径错误 案例报道 1968年,Schochet SS等报道了第1例长春新碱误注入鞘内的病例 2岁半,急性淋巴性细胞白血病,女孩化疗方案是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静脉注射长春新碱 然而,长春新碱3mg被意外地注入患者鞘内 尽管医生采取了脑脊液置换,但患者还是出现了致命的

8、神经毒性反应,3天后死亡,全球共报告的长春新碱鞘内注射至少有55例,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沙特阿拉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等多个国家,多数患者存活期小于1个月,只有少数患者在鞘内注射后立即开展针对性治疗幸存,但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2007年7-8月间,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华联制药厂的“甲氨蝶呤”事件,共给130多位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原因探讨 长春新碱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等肿瘤,药动学特点是用药后主要浓集于神经细胞,不能透过血脑 屏障主要毒性是剂量限制性的神经毒性,以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为典型表现 长春新碱只能通过静脉途径给药,案例2: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

9、n)- 给药途径错误,案例报道 77岁,老年女性,日本 Low Residual liquid Formula MA-8(Morinaga-Nyugyo,Japan),鼻饲 突然病人摔倒,发现肠内营养接在了中心静脉管的三向伐上 患者出现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等症状,尽管进行了抢救,6小时后死亡,给药剂量错误,案例3: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 CTX)-给药剂量过大 案例报道 Betsy Lehman ,39岁,乳腺癌,美国Boston Globe health reporter 治疗方案是一个I期临床试验,环磷酰胺的剂量是1000mg/m2,每天一次,连续4天,总剂量4000

10、mg/m2 常规剂量是成人单药静脉注射500-1000mg/m2,每周1次,连用2次,休息1-2周重复 1993年11月14日,医生阅读完试验方案后,写的医嘱是4000mg/m24天 1993年12月3日,患者死亡 患者死亡10个星期后,研究人员在录入试验数据时才发现该差错,该事件发生不久,该医院又发生了一起环鳞酰胺过量事件,患者Maureen Bateman发生了严重的心脏损害 丹那法伯肿瘤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DFCI )是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在抗肿瘤研究排名前列 美国的媒体对这两起事件进行了持续的报道,在随后的三年中,28次出现在头版。

11、这两起事件严重了损害了丹那法伯肿瘤研究所的声誉,案例4-灭菌注射用水-包装相似,ISMP Canada的案例: 1L的灭菌注射用水误当作1L的生理盐水静脉输注,当意识到错误时(发现病人出现血尿),约600ml已经进入体内。病人发生肾功能损害,肌酐浓度从90mol/L 上升到400 mol/L,进入ICU,案例5:异丙嗪注射液(Promethazine)- 给药途径错误 例 1: 19岁,女,大学生,因流感样症状,急诊,异丙嗪静脉注射患者感到剧痛,并试图拔除静脉管,并告诉护士“可能出错了”,护士安慰她没事,离开了房间。患者发现胳膊和手指变紫,起泡。住院30天,患指逐渐变黑,萎缩,最终,拇指和食指

12、被截肢。,其他案例报道: 例 2: 2004年,一名职业吉他手,因偏头疼,急诊。由于异丙嗪误注射到动脉中,导致2次截肢手术,获得7.4百万美元的赔偿 例 3: 2005年,一名患者在手部注射12.5mg异丙嗪。患者手部皮肤坏死,需要皮肤移植。,原因探讨,H1受体拮抗剂,临床用于抗过敏、镇静、晕动病、恶心、呕吐等。 含有苯酚,pH4-5.5,是强发泡剂 。 说明书推荐给药途径是大肌肉深部注射,也可缓慢静脉注射(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的途径) 说明书建议: 浓度不要超过25mg/ml 给药速度不要超过25mg/min 确保静脉管路通畅 如患者报告有烧伤感,立即停止注射,导致该悲剧发生的原因很多,包括:

13、 人为因素如医嘱错误、没有双人核对 系统原因包括医嘱系统没有最大剂量核查 功能、治疗方案表述混乱(有的剂量是每 天剂量,有的是总剂量),用药失误,在药品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病人或消费者控制时,任何可能引起或导致不恰当地使用药物或伤害病人的可预防的事件 包括:处方开具、处方传递、药品标签、包装、患者姓名、调剂、分发、管理、教育、信息、监测、药品使用 类型:错误的病人、错误的药物、剂量、剂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及用药适宜性错误,另外,Aronson基于行为分类,将用药错误分为4种:其更容易用于事件的文本报告。 知识相关错误 制度相关错误 操作行为相关错误 记忆相关错误,用药错误分级,美国NCC M

14、ERP的分级方法最为常用,将用药错误分为9级(A-I级): A级:没有错误,但环境或事件有可能导致用药错误; B级:错误发生,但未到达患者; C级:错误发生,到达患者,但未造成伤害; D级:错误发生,到达患者,需进行监测来确认未造成伤害或要有干预措施来排除伤害; E级:错误发生,造成患者短暂损害,需要治疗或干预; F级:错误发生,造成患者短暂损害,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 G级:错误发生,造成患者永久损害; H级:错误发生,需要干预措施来维持生命; I级:错误发生,造成患者死亡。,我国依据对原患疾病的影响,将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分为不明显、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导致后遗症、导致死亡5个级别,对用药错

15、误尚没有明确的分类和分级。,产生差错的原因,西方哲学: 人都是靠不住的 人都会犯错 因此,他犯的错误 我也可能犯 你也可能犯 不回避、不隐瞒、不歧视犯错误的人,美国NCCMERP将用药错误的直接原因分为5大类,: 沟通(如缩略语、小数点错误) 药名混淆(如商品名或通用名与其他药名看似或听似) 标签及说明书问题(如字迹不清、与其他外观相似、描述不清或误导) 人为因素(如知识不足、计算错误、转抄错误、工作压力、疲劳) 包装设计(如给药设备选择错误、包装的颜色、形状和大小与其他产品易混淆);,药品差错发生常见的风险因素,药品差错的发生,可归纳成人和系统的两部分。加强医疗人员的在职培训可以减少人为错误

16、,然而75%的人为疏失是因系统规划不良所致,系统原因包括采光、噪音、频繁中断和打扰、培训、人员配置、专业人员数量、对卫生保健人员或没有经验人员的安置、覆盖患者护理的系统(如流动人员、机构覆盖面)、政策和流程、卫生保健人员间的沟通、患者咨询、现场药物库存、预印医嘱及其他,,发现5种用药错误相关高危行为:在分发、实施或更换药物时,“拿着就去”而没有仔细阅读药物的标签;害怕或不愿寻求帮助或澄清;未做好患者用药教育;对所用药物的知识掌握不全;使用高危药物时未执行双重核对;未交流患者重要信息。,用药错误发生常见风险因素,因素1: 医院用药管理系统不完善 缺乏完善的双检查制度 药品存放不合理 缺乏醒目的警示标记 识别病人方法不健全 缺乏标准操作流程,用药错误发生常见风险因素,因素2: 医护人员本身导致的风险 医护人员过于疲劳: 剂量换算错误 医务人员交流不充分:字迹潦草,语言表述不清 工作环境不佳:光线不足导致剂量单位 缺乏相关要学知识导致的用药混淆,药师执行错误 未能及时发现错误处方; 药师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