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学校课程文化重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45429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89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学校课程文化重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ppt)-学校课程文化重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ppt)-学校课程文化重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ppt)-学校课程文化重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ppt)-学校课程文化重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pt)-学校课程文化重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t)-学校课程文化重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课程文化重建 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成都市武侯区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副主任 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西南大学客座教授 四川师大客座教授 硕士生导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研究小组核心成员 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者培训示范项目主讲教师 教育部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指导专家 肖成 全 13540044599,报告的内容提要:,1.问题聚焦本课程的常态实施,喜忧参半 2.支点策略学校课程意识培养与学校课程文化重建 3. 有效实施行为文化建构的两个策略分享 (1)个体行为的转变 : 本课程的价值认同+本课程的行为坚守 (2)群体行为的转

2、变: 共同的价值认同+协同的课程行为,一、问题的提出: 本课程区域性常态有效实施, 可谓“喜忧参半”。,1.本课程设置,既是改革的“亮点”,更是常态实施的“难点”所在 亮点所在:期待通过本课程的有效实施,来改变教与学的行为方式;改变我国人才培养的模式; 难点所在:整体不协调(团队不协同、结构不匹配)、学段不贯通(小学“乱”、初中“慢”),主要问题研讨:,当下,区域性常态有效推进的不利因素 (1)分析从区域宏观上看 无正式法规文件的依据 无学段关联的整体呼应 无健全的评估认定机制 无专门的高效师资培养 无专业化的归属感凝聚,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深度问题 (1)改到深处是有效实施 (2)改到

3、难处是文化建设 (3)改到痛处是教师修炼 观念转型之痛价值取向的定位不准; 素质提升之痛专业素养的层次不够; 利益调整之痛行为付出的利益缺失。,郭元祥语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考验校长和老师职业良知的一门课程。”,结论: 喜忧参半,不宜乐观; 希望无限,任重道远。,因此,这个事关民族前途和学生命运的课程,真正要具备“区域性常态的有效整体推进”的条件,还需要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 当然,上述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慢慢都会得到逐步的解决。,因此,针对这门课程“在路上”的为难,有两个基本立意与回应: (1) 改变不了大环境,咱们改变小环境: 基于“学校课程文化重建的策略分享”,促进本课程有效实施的

4、学校课程环境建设。,(2)改变了他人,咱们改变自己: 基于“实践过程,即培训课程”的理念,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探索有效策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二、几个基本概念的实践诠释: “学校课程文化”的建构,(一)几个概念的实践诠释 。,1.互动话题:什么叫“课程”?什么叫“教学”? 。,辨别“课程”与“教学”,课程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设计的内容体系 教学为达到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方法策略,2.互动话题:什么叫“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更多的指向是人,其实,学校文化就是指学校的人的思想,人的行为和工作方式及状态的总和。,学校文化的结构,3.互动话题:什么叫“行为文化”? 。,4.互动话题:什么叫

5、“学校课程”? 。,(二)学校课程的价值认识 。,资讯背景:学校课程诞生的理论研究(学校课程需要改进) 。,资讯1:根据右脑的神经支配左侧肢体原理开展左肢训练促进右脑发展,人,重视智能忽略道德,重视实能忽略潜能,重视体形忽略体能,资讯3:人的全面素质结构,:,The future of curriculum 课程的未来 Pete Hall Jones 皮特. 琼斯 The Curriculum Foundation 课程基金会,资讯4:面向学生未来的课程设置,其它学习经历,叶荫荣先生 总课程发展主任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 课程发展处全方位学习及图书馆组 Mr. YIP Yam-wing, St

6、ephen Chie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ficer Life-wide Learning and Library Sec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 Education Bureau, HKSAR,资讯5: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OLE政策及制度的设计元素OLE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 Elements of OLE,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 课程发展处全方位学习及图书馆组,(三)学校课程的呈现形态 。,学校课程,每一个教师的新视野: 学校的课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学校的课程是一

7、个整体结构; 学校的课程不是单一的含义。,(1)课程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结构,学校 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分类学科课程,综合学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分类实践课程,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实践课程,科学世界,社会发展,人文世界,人的发展,学校课程体系中彰显出三类基本形态: 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实践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2)课程是一个学段贯通的系统(从小学到高中,课程的结构性呼应不够),八 个 学 习 领 域,(3)课程不是单一的含义,课程是知识:书本知识+生活知识 课程是经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 课程是活动:自主亲历+个性体验,过渡语:促进课程文化建设的两大策略,个体:本课程的

8、价值定位+本课程的行为坚守 群体:本课程的共同取向+本课程的协同行为,三、教师个体的行为转变 : 本课程的价值认同+本课程的行为坚守,个人认识:正确的课程功能取向定位 两大问题的必要回应: 第一,本课程应该教什么?(目标和内容) 第二,本课程应该如何教?(方法与策略),分享:价值能力维度列举,(1)价值识别能力 (识别出隐含在观念、制度、行为与培训事件中起支配作用的价值观念) (2)价值选择能力 (在正确的与错误的、主流的与非主流的、共识的与个性化的、高尚的与低级趣味的价值观念之间进行选择的能力) (3)价值辩护能力 (为所选择和信奉的价值观念进行理性辩护的能力) (4)价值商谈能力 (尊重、

9、理解、吸纳、整合、以及交流价值分歧的能力) (5)价值整合能力 (认真听取学员、主管部门领导的培训价值取向,综合多种价值观念进行价值创新的能力) (6)价值实践能力 (排除干扰,将价值观念付诸现实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国内竞争传递与缓解前景 社会就业竞争 学历竞争 升学竞争 考试竞争 治标:课程改革/教师素质/考试评价制度 治本: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社会用人制度理性化/去金字塔/网格/扁平化,研讨1: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具备课程能力,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情景教学,在积极的情感生活中学习情知教学,在玩耍与自由的选择中学习游戏教学,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中学习暗示教学,在好奇与梦想的

10、追问中学习探究式教学,在自发的同伴群体的交往中学习合作学习,在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中学习体验式教学,例如:教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准备: 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 要能学(遵循教学规律) 以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为前提, 要想学(学习兴趣维持) 以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为保障, 要会学(方法技能掌握) 以意志控制为条件, 要能坚持学(意志力的培养),研讨2:认知心理学运用案例,比较纠结的问题追问: 本课程到底主要教的是什么样的知识?,学校课程文化重建的基础性工作: (1)需要我们对课程的类别进行价值判断。对课程的价值判断,本质上是对知识类别的价值判断。 (2)需要教师在众多的纷繁复杂的知识中,对

11、知识进行清晰的判断,从而建构学校课程的知识目标体系。 (3)在明确的知识任务的前提下,进行课程模块(学科化)的教学任务的责任分工。,1.取向定位:本课程应该教什么? 本课程的知识特性分析,思维导图分析: 。(1)责任分工 :本课程主要学的是什么样的知识? (2)与分科课程的知识体系如何联系,又如何区别? (3)与分科课程的实践性学习如何联系,又如何区别? (4)与分科课程的综合性学习如何联系,又如何区别?,研讨:如何认识本课程的知识特性? 它是有别于分科课程知识的,具有独特价值的知识,在我国当下,必须要用类似于新学科的知识体系建构的思想来认识。 这就必须要基于对“知识的价值判断”。,对本课程知

12、识特性的肤浅认识: (1)经验性知识基于“深刻体验的取向” (2)实践性知识基于“能力为本的取向” (3)结构性知识基于“行为流程的取向” (4)价值性知识基于“知识层次的取向” (5)方法性知识基于“方法习得的取向” (6) ,四、群体行为转变: 共同的价值认同,协同的课程行为,1.共同课程价值取向的建构,价值取向确立一个组织绝大多数成员的共同的基本信念,行为准则,形成群体的意向。,案例: 哈佛大学的校训 “为增强才干走进来, 为服务社会走出去”,案例: 河南省实验中学校训 异想天开,脚踏实地。,案例: 北京广渠门中学校训 “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有

13、作为”,案例: 成都市棕北中学 既关注师生的现在 更关注师生的未来,案例: 北川县海信陈家坝小学校训 让责任成为行为; 让学习成为习惯。,2.团队协同行为的培育,(1)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无处不课程; 无人不课程; 无事不课程 。,案例:学校课程文化建设12个做法,(1)学校愿景及课程目标的确立; (2)学生的分班及教师的调配; (3)课程目标学习及学科规定; (4)教学的评价与素质发展报告; (5)课程计划及教学活动设计; (6)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的培养及其活动的安排; (7)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 (8)教师遴聘与视导考核的管理; (9)特定主题的学校活动课程的安排; (10)教

14、学环境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11)教学材料的编辑与选用; (12)课程信息资源建立与课程管理系统建构。,(2)国家意图的贯彻与落实协同行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规定,今后十年我们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国家任务:以人为本,就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1)全面发展的观念 (2)人人成才的观念 (3)多样化人才的观念 (4)系统培养的观念,分析:规划纲要对有质量的素质教育做了三个维度的新诠释 (1)坚持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

15、过程。 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在“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这种国家课程中,是否有清晰的目标要求?是否有效落实?是否有创新型的举措?,高雅人格的行为体现:,做人晶莹剔透诚信光明; 做事水滴石穿用心坚持; 对人润物无声乐施奉献; 对己自我超越勤学多做。,案例2:德育要引领主流价值文化。 例如,道德人格没有价格,但它是价值的富矿,是很多人的宝贵的无形资产。,(2)坚持能力为重。培养三种能力: A.学习能力(学科课程主要研究的基点) B.实践能力(实践课程主要研究的基点) C.创新能力(综合课程组要研究的基点) 学校课程能力发展方向:基于能力目标细化习得的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研究,实践智慧决定素质品位,(3)坚持全面发展。做到三个统一: A.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 (文德兼备文道兼容) B.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 (知行一致学做兼容) C.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统而不死同特兼容) 发展方向: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需求配置研究;促进中小学生全面与个性发展的多元兼容实践研究。,我们的肤浅认识: 一方面,本课程有效实施,必须和急需修炼教师新的“能力素养” ; 另一方面,本课程的教师专业能力,几乎是很难借助于外力来“培训提升”的 。 我们的实践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