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高中《政治生活》模块课堂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的策略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45396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5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高中《政治生活》模块课堂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ppt)高中《政治生活》模块课堂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ppt)高中《政治生活》模块课堂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ppt)高中《政治生活》模块课堂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的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ppt)高中《政治生活》模块课堂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的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pt)高中《政治生活》模块课堂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t)高中《政治生活》模块课堂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的策略(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政治生活模块课堂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的策略,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李婉华,选题考虑,1.从高考试卷中所占比重看,比较新课程之前,所处地位更重要; 2.从课程性质看,是集理论学习、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3.从课程课程目标看,是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造就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从课堂教学实践中看,存在教学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从高考试题导向把握教学,2006上海卷33小学生陈彦宏从新闻中了解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公众征集“十一五”规划建议。她觉得自己是公众的一员,也应积极参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各地政府要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

2、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内容,正是源于她的建议。为此,她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公众建言献策奖”。 请用有关政治常识简要回答: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民主权利,陈彦宏行使的是哪一项? (2)小学生的建议被写入政府的正式文件,这从一个侧面体现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是什么? (3)国家向公众征集建议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一种途径。为什么公民的政治参与必 须是有序的,即在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范围内活动? (4)在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民主形式日益丰富。假如你想对上海世博筹备工作提出建议,你会通过哪些途径? (写出两条),2011天津14 2011年1月,人民日报以“社会好与坏,居民说了算

3、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说明上述经验的政治意义。,2009海南24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公民应当如何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 2008江苏37 (3)请你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就上述主题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拟出演讲要点。 2007江苏34 宪法赋予公民监督权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公民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2011安徽38 (2)请你运用民主管理意义的知识评说同学乙观点的合理性。 2012全国大纲卷38 (3)党和政府为什么重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结合国家职能相关知识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政策建议。,2012全国大纲38(3)参考答案 原因:是党的执政为民理念和政府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新生代农

4、民工已成为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维护社会稳定。(答3点满分6分) 建议:履行国家社会公共服务职能;(2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让农民工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3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民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2分),教师对政治生活的困惑与希望 1.政治生活中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框题,在教学过程中不知如何处理效果较好。 2.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和人民的概念 3.教材中关于“为什么”的解释较少,需要教师深挖教材。例如: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什么。 4.政治生活教材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处理

5、?,培养公民意识就是要使高中生树立权利与义务意识、自由平等意识、公平正义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国家国际意识等公民意识,使其成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好公民,这是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课课程本质的要求,而模块就是专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课程。,提 纲,一、培养公民意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本质的要求 二、培养公民意识的教材内容分析 三、探讨课堂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的教学策略,一、培养公民意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本质的要求,公民意识和公民意识培养的含义 2. 培养公民意识的必要性和意义 必要性 首先,是改善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公民意识的缺乏和淡化现状的要求; 其次,从根本上讲,加强对学生公民意识

6、教育是国家持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大意义: 首先,公民意识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其次,有利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每个社会成员的主观参与自觉努力; 再次,有利于完善国家管理制度。,3. 培养公民意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本质和目标要求 (1)思想政治课课程本质 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课课程体系以提高公民素质为宗旨,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课程的培养目标 是专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课程。其目标有三: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国家观念、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其中,最为基础的是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

7、利的方式和途径,认识公民履行政治义务的必要性,感悟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政治参与的热情,提高有序政治参与的技能和公民政治素养。因而,高中政治课教学必须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高度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二、模块中培养公民意识的教材内容分析,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为培养公民意识的显在内容,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为潜在内容。,政治生活模块公民教育的内容,公民价值观方面: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公平、正 义、人权、和平、爱国等。 公民知识方面:国家与政府、民主政治、政党制度、司法 公正、基层自治、公共生活、公民权 利、义务、责任等。 公民道德方面:诚信、责任、 尊严、团结等。 公民技能方面:与人

8、沟通、讨论、组织活动、处理纠纷、 维护权益、提出建议、向政府反映问题、 调查研究等。,1.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内容 政治生活是公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是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政治生活的追求;关心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2.从公民意识培养角度看模块结构 第一单元 立足于公民个体的政治生活,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与方法。 设置目标是提升中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有的文

9、化素养,包括理性的思考、操作的能力和正确的态度。,基本概念: 政治、国家、国体、政体、民主; 基本原理: 国家性质的分类、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基本观点: 政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政治生活的特点是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社会主义是新型国家、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公民、人民与选民,公民和人民 概念不同 性质不同 范围不同 公民个体概念 人民群体概念,选民与公民、人民 选民是指具有选举权利的 公民。 第一,选民是政治概念。 第二,选民的范围要比公 民的范围窄。 第三,选民个体概念 人民全体概念,从公民教育角度看 第一单元要进行公民与公民意识、公民政治权利

10、与义务、社会公共生活、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等公民知识的传授;要进行遵纪、守法、责任、尊重等公民道德的培养;要进行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理性等公民价值观的引导;要进行讨论、调查研究、组织活动、参与选举、参与公共管理等公民参与技能的培养。,第二单元 着眼现实生活中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积极参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反映在法律上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以宪法保障了我国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关于国家与政府的关系问题 (1)国家与政府的区别 第一,国家与政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国家是阶级统 治的工具

11、,拥有主权,而政府是行使国家主权 的机构,是国家表现意志、发布命令、处理事 务的机构。 第二,国家权力与政府权力不是同一层级的。国家主 权是国家权力的本源。而政府的权力是派生的。 (2)国家与政府的联系 第一,政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第二,政府职能是国家职能的体现,政府是执行 和实现国家职能的组织和工具。,国家,社会,政府、国家、政治、社会,政治,政府,本单元内容设置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到人民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感受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 首次把公民监督政府的内容写进教材,其意义深远。我国公民享有监督权,包括对人民代表的监督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活是怎样进行监督的

12、。 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活监督体系中包括的监督形式主要有: (1)公民的监督。我国公民享有监督权,包括对人民代表的监督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 (2)人大的监督。人大具有监督权,包括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即各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工作的权力。,各级人大常委会有如下监督权:听取和审议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3)法律监督。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的审判工作,监督

13、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互相监督。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互相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 (5)政协的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 (6)此外还有行政监督(如审计就是一种重要的行政监督形式)、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以及各种形式的社会舆论监督等。,行政机关,上级政府,审计部门,监察部门,法制部门,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14、,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3)行政监督系统,政府与国家对公民的帮助,行政仲裁是指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以第三者的身份依法对其内部发生的行政争议做出最终裁决的一种行政司法行为。 行政复议是法定行政复议机关应行政争议特定方当事人的申请,审查对方当事人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并作出相应裁决的行政司法行为。通俗的说,当我们不服政府机关的某一执法行为的时候,可以想该机关的上级申请裁决。 行政诉讼是指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不服,想法院涕泣诉讼,由法院对该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决的活动。 注意区别政府与国家对公民帮助的途径,阳光工程,(1)政府采购公开

15、 (2)政务公开 (3)职业培训 (4)公开办事,职能转变,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1)对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2)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3)行政监督系统 (4)“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在现实中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这里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这是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的治本之策。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一靠民主,就是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机制,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那么,怎样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是要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依法将行政机关的活动和决策及时向社会通报,使之置于广大人民的关注之下。二是

16、要保障广大人民的参与权。三是要保障广大人民的表达权。四是要保障广大人民的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的权力。 二靠法制。即法律与制度,简称法律制度。法律制度本身具有规范性、强制性、根本性和长期性,而且触及事物的本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任何权力都要受制于法律,由法律确认,靠法律规范,按法律行使。法制对权力的监督就是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防止制度扭曲和制度执行不力的发生。,基本概念: 政府、权力、依法行政、政府权威; 基本原理: 国家与政府的区别与联系、政府的性质与地位、政府的职能、政府权力行使的主要环节(决策、执行、监督)、政府的权威; 基本观点: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政府权威的树立要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拥护,从公民教育角度看 第二单元旨在传授国家与政府、公民与政府、政府权力的行使、政府权威的树立等知识。 教材内容蕴含的教育价值是:引导学生了解、相信、支持、监督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