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三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人教版(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141270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三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人教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三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人教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三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人教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三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人教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三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人教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三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人教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三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人教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检十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北邢台第三次月考,11)有学者说:“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制夷,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而富国的目的则被相对忽略了。”这说明魏源()A.对西方缺少整体的了解B.过分注重维护清朝统治C.思想理论水平相对较低D.摆脱了“中体西用”思想束缚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而富国的目的则被相对忽略了”得出魏源对西方缺少整体了解,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未涉及过分注重维护清朝统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制夷”涉及的

2、是目的,并未涉及思想理论水平,故C项错误;以魏源为首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并未摆脱“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故D项错误。2.有史学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A.是理想的救国方案B.容纳资本主义的新文化C.符合当时的国情D.充斥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答案C解析“中体西用”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从根本上学习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并非最理想的救国方案,故A项错误;“中体西用”只学习西方技术,并没有容纳资本主义的新文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

3、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可知在当时封建主义文化居主体的情况下,“中体西用”主张便于引进西方技术与文化,因而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故C项正确;“中体西用”是在封建主义文化居主体的情况下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并不能体现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故D项错误。3.(2018北京东城期末,10)1867年,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徐继畲曾说过:“华盛顿首建奇勋,创为世法,以成继往开来之功,其必传于世无疑也。”据此可知徐继畲()A.倡导君民共治B.赞同西方教育C.主张民主革命D.关注美国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华盛顿首建奇勋,创为世法,以成继往开来之功”可知徐继畲主张学习美国,美国实

4、行民主共和制度,并非君民共治,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对西方教育的态度,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徐继畲对华盛顿的态度可知他关注美国的民主政治,故D项正确。4.(2018广东一模,28)1897年,晚清士人顾肇新称:“强敌环伺,各思乘机而起,为今之计,惟有汰除一切冗官浮费,腾出的饷,聘请西国名将,迅练劲旅,或犹可以立国,若犹是因循迁就,恐四分五裂。”这一言论()A.凸显了在民族危机下政府的应对不力B.说明中体西用思想已深入人心C.完整地表达了维新派社会改革的要求D.认识到洋务运动存在着弊端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为今之计,惟有汰除一切冗官浮费”“聘请西国名将,迅练

5、劲旅,或犹可以立国,若犹是因循迁就,恐四分五裂”结合对当时时局的分析,可知晚清士人对当时政府的失望,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中体”的思想,且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故B项错误;材料中晚清士人要求学习西方的军事,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1897年时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故D项错误。5.(2018山东滨州二模,28)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写道:“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此言论旨在()A.否定洋务运动的成果B.批判保守的传统文化C.变革封建的政治体制D.传播西方的启蒙思想答案C解析材料中“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是承认

6、洋务运动有一定成效,A项表述属于主观臆测,不符合题意,故错误;题目中并未涉及保守的传统文化,故B项错误;“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强调的是变革体制,故C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涉及传播西方启蒙思想,故D项错误。6.(2018云南昆明二模,28)1896年梁启超发表古议院考,认为“议院之名,古虽无之”,但诸多典籍都能证明中国在上古三代时期“虽无议院之名而有其实也”。梁启超意在()A.全盘西化B.中西融合C.继承传统D.托古改制答案D解析材料中梁启超认为“议院之名,古虽无之”,是将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非全盘西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梁启超利用西方政治学说来论证改革的合理

7、性,意在托古改制,并非中西融合,故B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将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相结合,不仅仅是继承传统,故C项错误。7.(2018广东茂名二模,29)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学校不准祭孔、不准尊孔读经。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尊孔之风甚嚣尘上,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针对孔教的争议()A.造成了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B.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对立C.引发了中国思想文化层面深刻变革D.推动中国由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答案C解析“民国初年”革命已经发生,没有立宪与革命之争,故A项错误;材料中“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学校不准祭孔、不准尊孔读经”没有体现传统文化与西学

8、的关系,故B项错误;“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尊孔之风甚嚣尘上,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之后全国掀起了追求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民国初年”可以确定已经是民主共和,故D项错误。8.(2018湖北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教学质量测评,29)新文化运动认为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必须从“奴性逻辑”中解放出来,不盲从一切权威的、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其强调的是()A.推翻儒学传统地位B.批判封建礼教本质C.树立科学思维方法D.倡导西方普世价值答案C解析据材料“必须从奴性逻辑中解放出来,不盲从一切权威的、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可知树立科学思维方法,推翻儒学传统地位不合题意

9、,故A项错误,C项正确;批判封建礼教本质和倡导西方普世价值不符合题意,故B、D两项错误。9.(2018河北“名校联盟”质量监测一,11)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答案B解析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只是一篇文章,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有所传播,但不能说明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故A项错误;根据“工人的社会”

10、“工人的中国”“工人的世界”可知当时的工人运动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故C项错误;宣言单纯强调工人阶级的作用,而没有认识到占人口多数的农民阶级的作用,说明工人阶级并没有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D项错误。10.(2018四川高三“联测促改”活动试题,29)孙中山在1905年要求第二国际执行局接纳其党时强调:“采用机器生产,但防止欧洲已经发生的一个阶级剥夺另一个阶级的情况”“使工人阶级不必经受资本家剥削的痛苦”。由此可见,他()A.追求有别于欧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形态B.试图努力将同盟会改造为社会主义政党C.认为实现民生主义必先废除资

11、产阶级剥削D.认为实现民生主义比民族民主革命更重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采用机器生产,但防止欧洲已经发生的一个阶级剥夺另一个阶级的情况”“使工人阶级不必经受资本家剥削的痛苦”可知孙中山追求有别于欧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形态,故A项正确;同盟会是资产阶级的政党,故B项错误;孙中山反对资产阶级剥削,但材料中无法体现孙中山要废除资产阶级剥削,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民族民主革命,故D项错误。11.(2018湖南怀化期末,14)一位美国学者评论说,1956年,毛泽东向政治局提交了供选择的建议,即他的论十大关系,这篇讲话虽然用词、含义模糊,但要求却十分清楚,描绘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对“完全不同的发展战

12、略”的正确理解是()A.根据国情自主探索建设之路B.完全抛弃苏联的发展模式C.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答案A解析中共八大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故A项正确;中共八大提出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并未完全抛弃苏联的发展模式,故B项错误;中共八大后,先后进行了“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可知未实现可持续发展,故C项错误;1958年八届二中会议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故D项错误。12.(2018河南中原名校第四次质量考评,16)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为中央工作会议闭幕讲话所准备的手写提纲中提到“自主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

13、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来调节”。这说明当时的邓小平()A.已开始酝酿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B.努力向国人揭示市场经济的本质C.正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舆论准备D.已形成发展市场经济的完整构想答案A解析材料中邓小平主张“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来调节”,反映了已经开始酝酿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故A项正确;材料中邓小平对市场经济只是初步酝酿,还未深入到市场经济的本质,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的思考,没有反映出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故C项错误;D项出现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河南郑州一模,3

14、3)从1915年到1927年,中国思想文化界爆发了一场东西方文化论战。这次论战参加人数之多,规模之大,触及问题之深和延续时间之长实乃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前所未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东西文化论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为中国这个东方古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但由于没有从政治、经济上彻底摧毁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更没有在思想文化领域铲除封建势力的根基。辛亥革命的成果只是昙花一现。民主共和的命运会怎样?国家的出路在哪里?迫切要求人们进行思考和作出回答。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文化派与杜亚泉、章士钊、梁漱溟等东方文化派之间引发了这次东西文化论战。摘编自谭双泉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

15、论战材料二从1916年起,东方杂志的主编杜亚泉连续发表文章抨击新文化运动,他认为“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文明,正是以教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他指责新思想、新文化自西方输入,“直与猩红热、梅毒等之输入无异”。对此,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给予了反驳,陈独秀指出: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文明,显然已胜过中国文明,不输入欧洲文化,固有的文明能保民族竞存于20世纪吗?“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章士钊、梁启超、梁漱溟等人指出,中国不应该盲目仿效“病态”的西方文明,而应该发扬光大本国固有的精神文化,中国文化在精神上优于西洋文化,全世界都将走“中国的路,孔家的路”。此时胡适、吴稚晖等人仍然坚持其反传统主义的西化立场。摘编自李佩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方文化论战发生的背景。(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东西方文化论战。(15分)参考答案(1)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但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民主、自由思想进一步传播或新文化运动的发生。(2)总体评价: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东西方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