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第1讲-地球仪和地图-幻灯片(共35张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7576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第1讲-地球仪和地图-幻灯片(共35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专题一第1讲-地球仪和地图-幻灯片(共35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专题一第1讲-地球仪和地图-幻灯片(共35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专题一第1讲-地球仪和地图-幻灯片(共35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专题一第1讲-地球仪和地图-幻灯片(共35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第1讲-地球仪和地图-幻灯片(共35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第1讲-地球仪和地图-幻灯片(共35张ppt)(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地球及其运动规律,第1讲 地球仪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5.等高(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1经线和纬线对比,经纬网判读及应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半圆,且都不平行,圆,且都平行,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都相等(约2万千米),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夹角),某地点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线面夹角),东经

2、(E)、西经(W),南纬(S)、北纬(N),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线的度数为X,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度数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不同)。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度数相加等于180(但东、西经不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不同),2.经纬网的判读,度数往北增大为北纬,往南增大为南纬,往东增大为东经,往西增大为西经,字标法,在极地中心处标注“南”或“S”为南极,标注“北”或“N”为北极,自转方 向法,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判定,经度递 变法,根据东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增

3、 大、西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减小的规律,画出地球自转方向,从而判断南北极,海陆轮 廓法,极点为陆地则为南极,极点为海洋则为北极,3.经纬网的应用,地球上除了极点外,任何地点都有一定的经度和纬度,这也是区域定位的重要方法.如北回归线经过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等地,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经纬度分别为 (0,0)(20E,40N)、(40E,0)、(60E,20S);甲在乙的西南方,甲在丙的

4、正西方,甲在丁的西北方;甲丙之间的距离约为4 440 km,ABC的面积关系是ABC,经线上,纬度差1对应的地面上的弧长大约是111 km;赤道上,经度差1对应的地面上的弧长大约是111 km;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而缩短;在纬线上(假设其纬度为x),经度差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xkm,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经纬度分别为 (0,0)(20E,40N)、(40E,0)、(60E,20S);甲

5、在乙的西南方,甲在丙的正西方,甲在丁的西北方;甲丙之间的距离约为4 440 km,ABC的面积关系是ABC,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 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 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AB之间的最短航线为弧AB, MK之间的最短航线为弧MPK,而不是弧MQK (M、K在赤道上除外),读下列两幅世界区域图,回答(1)(2)题。 (1)地位于地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6、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C,(2)关于图中两地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中部平原地下水丰富,利于水稻种植 B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是主要山脉的成因 C主要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大气环流密切相关 D都是世界主要铁矿、煤炭资源的出口国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方位的掌握情况以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经纬网定位可知地位于90E,北回归线附近;地位于40S,150E附近,据此可得出C选项正确。(2)本题考查对世界重要国家的掌握情况及识记能力。据图可知所在地是南亚的印度,所在地是澳大利亚;两个国家的气候类型均和大气环流有关。故C选项正确。,C,1地图上的方向

7、(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比例尺 (1)比例尺的比较 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一个分式,比值大的比例尺大,比值小的比例尺小。,地图三要素,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其所示的范围越小,所表达的内容越详细。 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2)比例尺的计算 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a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b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用经纬网图比较比例尺大小 一般来说,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

8、其纬度越高,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小,比例尺越大;纬度越低,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大,比例尺越小。在图幅大小、纬度大致相同时,经纬度间隔相等的,网格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大;网格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如下图),【特别提醒】 线段式比例尺是随图幅的放大或缩小而变化的.在图上度量图距时,要用图中比例尺线段的长度度量,不能使用米尺的刻度单位度量,否则可能出错。,2012年8月29日,台风“布拉万”横扫朝鲜半岛,导致9人死亡,数十人受伤。读图回答(1)(2)题。,(1)朝鲜半岛的实际面积约为20万km2,在比例尺110 000 000 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约为( ) A2 cm2 B20 cm2 C200

9、 cm2 D21015 cm2 (2)图2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其放大成图3,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3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有:比例尺变为12 000 000;每点代表2 000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A,B,【解析】 比例尺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计算时二者单位必须保持一致。第(1)题,图幅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等于比例尺的平方,因此实际面积约为20万km2的朝鲜半岛在比例尺110 000 000的地图上绘成后面积约为20 cm2。第(2)题,图2的比例尺为11 000 000,比例尺放大

10、为原来的2倍后为1500 000;放大后,点数不变,因此每点代表的人数不变,实际的人口密度也不变。,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与应用,确定剖面线,在等高线图上画出一条剖面线(可能为已知,如图中的AB),建坐标,纵坐标表示高度,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描点,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或仅描关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连线,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如图中8、9两点高度相同,两者之间为河谷,地势较低),定位,根据经纬度或地理事物确定地理位置,看起伏,看纵坐标(垂直比例尺),了解图示地区地势起伏变化,确定地貌类型、分析地形

11、特征等,解决问题,根据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该地区所在国家、濒临的海洋及与此有关的气 候、地质、土壤、水文、自然带、人类生产活动等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问题,(2012高考山东卷)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题。 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图示区域的位置,读懂等高线图,并能根据等高线图绘出地形剖面示意图。地形剖面图的绘制要根据提供的等高线图读出海拔,水平比例尺不变,根据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的海拔确定位置,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答案】,2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地形剖面图可以很直观地帮助我们判断和了解某一方向某一区间的地形高低起伏状况,常用在生产中估算土石方,

12、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野外考察时观测点与被观测点之间的通视情况。具体优点有如下两个方面: (1)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的情况比分 层设色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形象 而且直观。如右图,地形的高低起 伏和坡度陡缓一目了然。,(2)利用地形剖面图可以很好地了解实际地点的通视情况。如下图,从A点观察,C点到D点的山坡以及B山北坡通视情况良好,而阴影区表示不可通视的地区。,(2013高考江苏卷)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 题。 (1)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C,

13、(2) 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解析】 关注图2的比例尺,运用“因地制宜”的原则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1)题,图2的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 围较小,并且坡度变化不大,但是陡缓相间的特征明显。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大,不宜耕作,应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等高线稀疏处本身地势较平整,稍加整理即可耕种。,A,综上分析,隔坡梯田最适宜。水平梯田和坡式梯田适合坡度较陡的地区,反坡梯田适合坡度更为和缓且缺水的地区,因此排除A、B、D三项。第(2)题,反坡梯田中的“反坡”坡向与整个斜坡的坡向相反,不利于

14、水流顺坡而下,更有利于水土的保持,确定A项是正确的;“反坡”比顺坡工程量和难度都大,据此排除B项;对于机械化耕作和灌溉施肥而言,与其他形式的梯田没有大的区别,据此排除C、D两项。,要准确、快速、全面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要了解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点.针对信息的形式和特点对其进行概括和整合,并分析信息的空间、属性和时间等特征,明确试题的要求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分析、是判断还是推理、是演绎还是归纳、是比较还是综合等,进而明确试题考查的内容和意图。,掌握好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解读方法。解读文字材料要注意从中提取关键的词语,对解题起提示性作用的词语最好能做上记号。解读图表信息时要遵循各种地

15、图的解读方法和技巧,一般来说解读图表信息时可以按照:明确“图名”关注“图边”分析“图中”的步骤。 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在平时复习时一定要重视主干知识的复习,构建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储备丰富的知识。要全面、准确、牢固地把握课本知识并形成知识体系,在体系中突出主干知识,这是为形成综合性信息解读所做的知识准备。,加强迁移能力的培养。平时复习时要加强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重组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进行纵、横向的串联、比较、发散、迁移、升华、深入理解、拓展思维,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要有“热点”意识,强化知识的具体应用,加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能力的专项训练,逐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