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本科班皮肤性病学总论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7218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1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业余本科班皮肤性病学总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业余本科班皮肤性病学总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业余本科班皮肤性病学总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业余本科班皮肤性病学总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业余本科班皮肤性病学总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业余本科班皮肤性病学总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余本科班皮肤性病学总论课件(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总 论,第一章 皮肤的解剖和功能,第一节 皮肤的解剖学,皮肤的解剖,一、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于全身表面,是人体美的主要载体。 二、皮肤在腔孔部位移行为黏膜。 三、成人皮肤面积约1.2-2.2,厚度为0.5-4.0,眼睑、外阴、耳后最薄约0.5,掌跖部最厚约3-4。,皮肤的解剖,四、表皮与真皮的重量约占体重的5%,若包括皮下组织可达体重的16%。 五、正常肤色 :,黑色:深浅由黑素颗粒的多少而定。 黄色:浓淡取决与角质层的厚薄及组织中胡萝卜素的含量。 红色:隐现与微血管分布的疏密及其血流有关。,皮 纹,皮肤表面有明显易见的沟、嵴和粗细纹路,这些标志统称皮纹。 皮肤表面

2、有形态、大小不同的线状皱纹网,它与具皮内结缔组织的纤维束有关,称张力线。 皮肤的类型:有毛薄皮肤、无毛厚皮肤,皮肤的解剖,第二节 皮肤的组织结构,皮肤的表皮来源于外胚层,为复层鳞状上皮组织;真皮来源于中胚层,为结缔组织;皮下组织来源于中胚层,有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皮肤的构成,皮肤的解剖,一、 表 皮,基底层:为表皮干细胞 棘层:迁移 角质形成细胞 颗粒层:分化为角质细胞 透明层 表皮 角质层:退化、脱落 黑素细胞:保护免受辐射 树枝状细胞 朗格罕斯细胞:抗微生物、 排斥移植体、 监视癌变细胞 麦克尔细胞:为感觉细胞,皮肤组织学,一、表 皮 1、角质形成细胞(上皮细胞,占表皮细胞80%

3、以上) (1)基底层,是表皮最底层。 (2)棘层位于基底层之上,由4-8层多角形细胞组成。,(3)颗粒层一般为2-4层梭形细胞。 (4)透明层由2-3层扁平细胞组成,无胞核,是角质层的前期,仅见于掌跖部。 (5)角质层是体表的最外层,由角质细胞和角层脂质组成。,2、黑素细胞 是合成与分泌黑素颗粒的树枝状细胞,来源于神经嵴,位于表皮基底层与毛基质等处,约占基底细胞的4%-10%。 3、郞格汉细胞 是一种来源于骨髓的免疫活性细胞,约占上皮 细胞的3%-8%,位于棘层,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4、麦克尔细胞 来源于神经嵴,有绒毛状胞浆突,单个散在于基底层,多位于手部、毛囊、口腔、外生殖器等处。 5、未

4、定类细胞 位于基底层,有树枝状胞浆突,来源与功能未定。,二、真皮,皮肤组织学,(一)纤维: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 (二)基质蛋白多糖 (三)细胞,三、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 具有缓冲、保温、能量储存、美容作用,其中脂肪组织的数量在不同的个体、性别、年龄,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有较大的差别,皮肤组织学,四、皮肤附属器,毛 皮脂腺 汗腺 指(趾)甲,皮肤组织学,一、毛分为毛干、毛根、毛球,有保温、保护皮肤、防御机械刺激作用。 二、皮脂腺是全浆分泌腺,合成和分泌皮脂。 三、小汗腺是局部分泌腺,合成和分泌汗液。 四、顶泌汗腺又称顶浆分泌腺,曾称为大汗腺,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能

5、合成与分泌乳样液。,四、毛发与 毛囊,五、甲,第三章 皮肤的生理功能,皮肤的生理功能,一、皮肤的屏障保护作用 (一)对机械性损伤的保护 (二)对物理性损伤的保护 (三)对化学性刺激的保护 (四)对生物性损害的保护 (五)防止体内营养物质的丢失,皮肤的生理功能,二、皮肤的感觉功能 (一)皮肤感觉的分类 (二)皮肤感觉的传导 (三)几种常见的皮肤感觉 1、触觉和压觉 2、痒觉和痛觉 3、冷觉和热觉,皮肤的生理功能,三、皮肤的吸收作用 影响皮肤吸收的主要因素: (一)皮肤的结构和部位 (二)皮肤角质层的水合状态 (三)皮肤的理化性质,皮肤的生理功能,四、体温调节作用 (一)辐射 (二)传导 (三)对

6、流 (四)蒸发 (五)皮肤血流的调节,皮肤的生理功能,五、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一)汗腺的分泌和排泄功 1、小汗腺的分泌和排泄 2、大汗腺 (二)皮脂腺,皮肤的生理功能,六、皮肤的代谢功能 (一)水、电解质的代谢 (二)糖代谢 (三)蛋白质 (四)脂类代谢 (五)黑色素代谢,皮肤的生理功能,七、皮肤的免疫功能,第六章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第一节 皮肤病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症 状,体 征,局部症状:瘙痒、疼痛、烧灼、麻木、,系统症状:发热、关节痛、头痛、乏力,原发性皮肤损害,继发性皮肤损害,1、瘙痒 最常见。泛发、局限。轻重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因素有关。可为某些系统性疾病的前驱和伴发

7、症状。 2、疼痛 感染性,神经性 3、灼热感 感染性、过敏性 4、蚁走感 似痒感,但较轻。 5、麻木感 浅感觉障碍,痛、温触觉减退或消失,一、症状(自觉症状) 定义:指患者主观感觉到的不适或影响生活质量的感觉,与皮肤病的性质、部位、病变严重程度及患者个体特异性有关。,二、体征(他觉症状) 定义:即皮肤损害(皮损、皮疹、损害):是指可以被他人用视觉或触觉检查出来的皮肤粘膜上客观存在的病变。是诊断皮肤病的重要指征。 1、原发性损害 定义:指初发性皮损。由皮肤病自身病理过程直接产生的最初损害。 2、继发性损害 定义:由原发性损害自然演变或搔抓、治疗不当等而成。,(1)斑疹:为既不高起亦不凹陷的局限性

8、皮肤 颜色的改变,直径在2cm以内。 直径大于2cm者 称斑片,原发性损害,红斑: 颜色潮红,压之退色 由热邪引起,红斑稀 疏为热轻,红斑密集 者为热重,斑疹,原发性损害,出血斑:红而带紫,压之不褪色。皮肤局部 出血或红细胞外渗所致,小-瘀点 大-瘀斑,斑疹,原发性损害,中医辨证多属血瘀,色素沉着斑黄褐斑、文身、雀斑肝肾不足 色素斑 色素减退斑花斑癣、白糠疹气血失和 色素脱失斑白癜风,斑疹,原发性损害,(2)丘疹 定义:为局限性、实质性、高出皮面的皮损。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直径小于1cm,斑丘疹:直径为0.5-1cm 丘疱疹或丘脓疱疹 斑块:,原发性损害,斑块:相邻丘疹互相融合成为扁平、隆起皮

9、面 的损害。直径为1cm以上,(4)水疱 定义:为有腔隙、内含液体、高出皮面的损害。 颜色:随疱内所含的液体而异。 位置:表皮内(角层下或棘细胞层内)壁薄松弛,易破 表皮下:壁厚,为张力性疱 小疱-直径1cm 大疱-直径1cm,原发性损害,水疱:属湿热或热毒,疱疹,原发性损害,疱疹,原发性损害,血疱疱的内容物为血性 热毒波及血分,迫其妄行 多属血热或血瘀,(5)脓疱 定义:含脓液的疱。多呈黄白色,周围有红晕。,病因:感染性:如脓疱疮 非感染性:如脓疱型银屑病 中医辨证: 湿热或热毒 炽盛。,原发性损害,(5)结节 定义:大小不一,界限清楚的局限性、实质性损害,深在皮下或高出皮面,质硬。 与丘疹

10、的区别:病变范围比丘疹深而大。,原发性损害,中医辨证: 气滞血瘀, 痰湿凝聚或 痰瘀互结,(6)风团 定义:为皮肤上的局限性、暂时性、水肿性隆起。 特点: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痕迹。 辨证规律:色红风热; 色白风寒或阳气虚弱,原发性损害,7、囊肿 定义:为内含液体、粘稠 分泌物及细胞成分,并具 有囊壁结构的损害。 位置:真皮或皮下组织 常见病:皮脂腺囊肿、 多发性脂囊瘤 神经纤维瘤,加图,原发性损害,(1)鳞屑 定义:为脱落或即将脱落的角质层。,干性:血虚风燥 肝肾不足 油腻性: 湿热蕴肤 急性病后: 余热未清,中医辨证:,继发性损害,(2)糜烂 定义:为局限性的表皮或粘膜缺损,由疱疹的破裂

11、、丘疹的表皮破损,露出潮湿面称之。愈后不留疤痕。,中医辨证: 多属湿热,继发性损害,(3)浸渍 定义:皮肤因浸水过久或长期处于潮湿环境,角质层吸收过多水分后表皮松软变白,起皱而称之 部位:皱折处。常见病:脚癣、手部念珠菌皮炎,继发性损害,中医辨证: 湿邪所致,(4)溃疡,定义:指皮肤或粘膜深层真皮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缺损。皮损基底有坏死组织或肉芽肿。愈后留有疤痕。 中医辩证:热盛肉腐。,.,继发性损害,(5)痂 定义:皮损渗液、渗血或脓液与脱落组织及 药物等混合干 燥后形成的块状物。,血痂:血热、血燥。 脓痂:污黄或黄绿色 热毒未清。 浆痂:蜜黄色, 湿热俱盛。,中医辨证,加图,继发性损害,(6

12、)抓痕 定义:由搔抓将表皮抓破 或擦伤而形成的线状损害,抓痕处结血痂:血热生风 皮色如常,抓破出血: 血虚生风,中医辨证,加图,继发性损害,(7)皲裂 定义:为皮肤上线形裂缝,通常深度达真皮或下。 好发部位: 角质层较厚或易受 牵拉的活动部位,继发性损害,中医辨证: 血虚风燥,(8)瘢痕 定义:为真皮或更深部组织缺损或破坏后,由 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形成的损害。,继发性损害,图疤痕,继发性损害,中医辨证:瘀血凝结不化或气血不和,(9)萎缩 定义:皮肤组织变薄凹陷 表皮萎缩:表皮细胞层数减少,皮纹变浅或消失, 表面凹陷有皱纹,半透明似羊皮纸 真皮萎缩:真皮内结缔组织减少,皮面凹陷,伴有 皮肤附属器

13、萎缩,皮纹正常 皮下组织萎缩:皮下脂肪组织减少,明显凹陷,但 皮纹正常,继发性损害,(10)苔藓样变 定义: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加宽、增深,形成许多聚集成片的多边形扁平丘疹,常伴色素沉着和脱屑的损害。 中医辨证: 血虚风燥,继发性损害,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诊断,内容,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系统检查和皮肤检查 物理检查 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形态学的观察与正确描述是皮肤科医师的基本功,诊断,一、病史 (一)一般项目 (二)主诉:患者就诊的原因,包括皮损部位、性质、自觉症状及病期。 (三)现病史:皮肤病可能的初发原因,诱发因素,病期,皮损部位,先后次序与特点,自觉症状,发展情况,复发,治疗经过及疗效。

14、,诊断,(四)既往史:过去有否类似及相关病史,系统疾病史、传染病史,药物、食物过敏史 (五)个人史:生活习惯、嗜好、职业、环境、月经、妊娠和生育史、不洁性交史等 (六)家族史:家族中有否类似病史,与遗传、传染有无关联。,专科检查:,主要观察皮损: 1、性质:明确是原发或继发疹;单一或多种;注意新旧损害的发展过程,诊断,2、大小和数目:大小常用直径或实物表示,数目可用具体数字或较多表示。,专科检查:,3、颜色和光泽 肤色或其他颜色,压之是否退色,诊断,4、边缘及形状 局限或弥漫、潜行、清楚、模糊、隆起、凹陷等,专科检查:,5、表面和基底 光滑或粗糙、湿润或干燥、鳞屑或痂皮、有无渗出、基部宽窄等,

15、诊断,专科检查:,6、内容物: 7、排列及分布、部位 8、触诊的质地厚度、温度、弹性、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或粘连 9、舌诊及脉诊,诊断,物理检查,尼克氏征(棘层松解征)阳性:用手指推压水疱,可使疱壁移动; 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摩擦,可致表皮剥脱;撕拉破损的水疱壁,可将角质层剥离相当长的一段距离。,皮肤划痕试验:,用钝器尖端稍用力划患者前臂屈侧皮肤, 划后13分钟局部出现条状风团为阳性。 见于人工荨麻疹,诊断,皮肤斑贴试验:,方法:用1 1 的2-4层纱布或专用的斑贴试验片浸湿、涂放受试物,放在前臂屈侧或脊柱两旁,上盖一层2 2 的玻璃纸或蜡纸,再用胶布固定。 结果判断:48小时揭下,48、72

16、、小时各观察一次。 ()阴性反应:敷贴部位无反应 ()可疑反应:仅有微弱的(不清楚的)反应 (+)阳性反应:红斑、浸润、可能有小丘疹 (+ +)强阳性反应:红斑、浸润、丘疹 ,小水疱 (+ + +)极强阳性反应:红斑并有大疱及糜烂,诊断,适应症:帮助确定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外源性致病原因 注意事项: 1、敷贴部位应无皮损 2、试验宜在皮炎急性期2周以上进行,受试前2周及受试期间不要服皮质类固醇激素,试验前2天及受试期间停用抗组胺类药物 3、受试期间,如敷贴部位剧痒或刺激,应及时去除受试物,并用清水清洗,对症处理,皮肤斑贴试验:,诊断,划破试验:,方法:在患者前臂屈侧酒精消毒,用针头在皮肤上划1 的长痕,然后滴试剂1滴,再用针柄轻摩擦一次。对侧作对照试验,30分后观察结果。 结果:-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