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折传统治疗技巧讲座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6130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20.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肢骨折传统治疗技巧讲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上肢骨折传统治疗技巧讲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上肢骨折传统治疗技巧讲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上肢骨折传统治疗技巧讲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上肢骨折传统治疗技巧讲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肢骨折传统治疗技巧讲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肢骨折传统治疗技巧讲座课件(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肢骨折传统治疗技巧,雅安市中医医院张泽学,骨折诊断与分类,横断骨折 斜形骨折 螺旋形骨折 粉碎骨折 青枝骨折 嵌插骨折 裂缝骨折 骨骺骨折 压缩骨折,骨折分类 (3),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骨折线与骨干纵轴线接近垂直,横断骨折 斜形骨折 螺旋形骨折 粉碎骨折 青枝骨折 嵌插骨折 裂缝骨折 骨骺骨折 压缩骨折,骨折分类 (3),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骨折线与骨干纵轴线成锐角,横断骨折 斜形骨折 螺旋形骨折 粉碎骨折 青枝骨折 嵌插骨折 裂缝骨折 骨骺骨折 压缩骨折,骨折分类 (3),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骨折线呈螺旋形,横断骨折 斜形骨折 螺旋形骨折 粉碎骨折 青枝骨折 嵌插骨折 裂缝骨折 骨骺骨折

2、 压缩骨折,骨折分类 (3),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骨折碎成二块以上,横断骨折 斜形骨折 螺旋形骨折 粉碎骨折 青枝骨折 嵌插骨折 裂缝骨折 骨骺骨折 压缩骨折,骨折分类 (3),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横断骨折 斜形骨折 螺旋形骨折 粉碎骨折 青枝骨折 嵌插骨折 裂缝骨折 骨骺骨折 压缩骨折,骨折分类 (3),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多发生于骨松质与骨密质交界处,横断骨折 斜形骨折 螺旋形骨折 粉碎骨折 青枝骨折 嵌插骨折 裂缝骨折 骨骺骨折 压缩骨折,骨折分类 (3),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横断骨折 斜形骨折 螺旋形骨折 粉碎骨折 青枝骨折 嵌插骨折 裂缝骨折 骨骺骨折 压缩骨折,骨折分类 (3),根

3、据骨折线的形态分,发生于骨骺部位,横断骨折 斜形骨折 螺旋形骨折 粉碎骨折 青枝骨折 嵌插骨折 裂缝骨折 骨骺骨折 压缩骨折,骨折分类 (3),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松质骨压缩变形多见脊椎、跟骨,骨折分类 (4),根据骨折整复后的稳定程度,稳定骨折 不稳定骨折,横断骨折 青枝骨折 嵌插骨折 裂缝骨折,复位后 不易发生再移位,骨折诊断中容易忽视的问题,1、漏诊误诊 线性骨折 骨骺损伤(或伴骨折) 嵌插骨折 青枝骨折 轻度压缩性骨折 多发性骨折,骨折伴关节脱位,如孟氏骨折 骨折伴神经损伤,骨折的复位,功能复位 对线:骨折旋转移位心须完全纠正,成角移位(有条件)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可改造)成人10小儿

4、15 对位:干骨折至少达 1/3 干骺端骨折至少达 3/4 长度:儿童缩短 2cm 成人缩短 1cm,复位注意事项,1、时机:尽可能在损伤后6小时以内进行。 2、掌握好禁忌症:如内脏功能严重下降或生命体征不稳,血管神经损伤,肌腱韧带断裂,肢体严重肿胀局部皮肤破损或皮肤病,严重开放性骨折,病理性骨折骨质破坏,孕妇有先兆流产征象等。 3、尽可能按照先纠正重叠,在纠正旋转,在纠正侧方移位,在纠正前后移位的次序进行,双骨折先整复稳定性较高的。 4、手法尽量简化,一气呵成,不可暴力复位,手法尽量不重复,力争一次成功。,正骨手法,(一)手摸心会:通过触摸,判断骨折是否有移位,移位的方向及程度等;脱位是全脱

5、位、半脱位、前脱位还是后脱位以及整复的效果。,(二)拔伸牵引:正骨的手法重要步骤 作用:克服肌肉拮抗力,维持骨位;矫正患肢的短缩及成角移位,恢复肢体的长度;是其他手法操作的基础。 操作:肢体先保持在原来的位置,沿肢体的纵轴,由远近骨折段作对抗牵引。然后,再按整复的步骤改变肢体的方向,持续牵引。,原则 欲合先离、离而复合,“子求母” 注意事项 1、牵引的力度 因人因部位而异。 2、时间 复位开始外固定结束。 3、方法 可辅以器具牵引。,(三)旋转回旋 旋转 骨折端有旋转移位。整复时先用旋转法纠正上述移位,然后再整复其它类型的移位。 回旋 矫正骨折的背向移位和解脱骨折断端间嵌夹的软组织。,回旋:用

6、于矫正背向移位的斜形、螺旋型骨折,或有软组织嵌入的骨折。 操作:术者分别握远近骨折段,以近端为固定点,以远端绕近端适当旋转(根据X线片所显示的旋转移位特点,决定向哪个方向回旋断端),使骨折斜面相对而有利对位。从断端的骨擦音来判断嵌入的软组织是否完全解脱。,(四) 提按端挤 提按 用于骨干骨折的侧方移位(是以人体的中轴来划分,即前后侧或称上、下侧)。术者以双拇指在骨折突出的一端向下挤按,两手四指提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向上端提。,端挤:内外侧(即左右侧)移位用端挤手法。操作时,医者一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手握住骨折远端,用四指向医者方向用力谓之端;用拇指反向用力谓之挤,将向外突出的骨折端向内挤迫。,(五

7、)屈伸收展:术者一手固定关节的近端,另一手握住远端沿关节的冠轴摆动肢体,以整复骨折脱位。用于配合提按端挤手法矫正近关节的骨折的侧方移位。,(六)成角折顶:用于横断或锯齿型骨折,肌肉发达,单靠牵引力量不能完全矫正重叠移位时。 操作:术者两手拇指抵于突出的骨折一端,其他四指重叠环抱于下陷的骨折一端,在牵引下两拇指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端,加大成角,依靠拇指的感觉,估计骨折的远近端骨皮质已经相顶时,而后骤然反折。,(七)夹挤分骨:矫正两骨并列部位的骨折,骨折段因受骨间膜或骨间肌的 牵拉而呈相互靠拢的侧方移位。 操作方法:整复骨折时,可用两手拇指及食、中、无名三指由骨折部的掌背侧对向夹挤两骨间隙,使骨

8、间膜紧张,靠拢的骨折端分开,远近骨折段相对稳定,并列双骨折就象单骨折一样复位。,(八)摇摆触碰:主要适用于横断型及锯齿型骨折,使骨折端紧密接触,增加稳定性。 摇摆 术者用两手固定骨折部,由助手在维持牵引下轻轻地左右摇摆或前后方向摆动骨折的远端,待骨折断端的骨擦音逐渐变小或消失,则骨折断端已经紧密吻合。,触碰:用于 须使骨折部紧密嵌插者,横型骨折发生在干骺端时,骨折整复夹板固定后,可用一手固定骨折部的夹板,另一手轻轻叩击骨折的远端,使骨折断端紧密嵌擦,复位更加稳定。,(九)按摩推拿:手法整复成功后,同时施以轻柔的理筋手法理顺筋络,以达到解剖对位。 (十)杨氏牵扽手法:主要是用于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

9、复位治疗,通过固定近端,远端快速牵引下扽,患者尚未感觉疼痛已瞬间复位,这是一种复合类整复手法,对施术者力量技巧要求较高。,骨折传统固定术,固定是治疗骨折的一种重要手段,复位后,固定起到主导作用和决定性作用。已复位的骨折、脱位必须持续地固定在良好的位置,防止再移位,直至愈合为止。,固定方法,外固定:夹板、石膏、绷带、 牵引、支架等,内固定:接骨钢板、螺丝钉、髓内 针、三翼钉、钢丝等,良好的固定方法应具有以下标准:能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对被固定肢体周围的软组织无损伤,保持损伤处正常血运,不影响正常的愈合。能消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旋转、剪切和成角外力,使骨折端相对稳定,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的条件。对伤肢

10、关节约束小,有利于早期功能活动。对骨折整复后的残留移位有矫正作用。,夹板固定术,骨折复位后选用不同的材料,如柳木板、竹板、杉树皮、纸板等,根据肢体的形态加以塑形,制成适用于各部位的夹板,并用系带扎缚,以固定垫配合保持复位后的位置,这种固定方法称为夹板固定。夹板固定是从肢体功能出发,通过扎带对夹板的约束力,固定垫对骨折端防止或矫正成角畸形和侧方移位的效应力,并充分利用肢体肌肉收缩活动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克服移位因素,使骨折断端复位后保持稳定。因此,夹板固定是治疗骨折的良好固定方法。,(一)夹板固定的作用机理 1、扎带、夹板、压垫的外部作用力 2、肌肉收缩的内在动力 3、伤肢置于与移位倾向相反的位

11、置,(二)夹板固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1)四肢闭合性骨折(包括关节内及近关节内经手法整复成功者)。股骨干骨折因肌肉发达收缩力大,须配合持续牵引。 (2)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伤口闭合者。 (3)陈旧性四肢骨折运用手法整复者。,2、禁忌证: (1)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 (2)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 (3)难以固定的骨折,如髌骨、股骨颈、骨盆骨折等。 (4)肿胀严重伴有水泡者。 (5)伤肢远端脉搏微弱,末梢血循环较差,或伴有动脉、静脉损伤者。,(三)固定垫: 用得最多的是平垫、分骨垫等,此外如塔形垫、梯形垫等。 固定垫的用法:根据骨折的类型、移位的情况,在适当部位安置固定垫。

12、常用的有两垫、三垫固定法。,1、 两垫固定法:适用于有侧方移位的横断骨折。骨折复位后,两垫分别置于两骨折端原有移位的一侧,以骨折线为界,两垫不能超过骨折线,以防骨折再发生侧方移位。,2、 三垫固定法:适用于有成角移位的骨折。骨折复位后,一垫置于骨折成角移位的角尖处,另两垫置于尽量靠近骨干两端的对侧,三垫形成杠杆力,防止骨折再发生成角移位。,(四)扎带 将夹板安置妥后,依次捆扎中间、远端、近端,缠绕两周后打活结于夹板的前侧或外侧,便于松紧。捆扎后要求能提起扎带在夹板上下移动1cm,即扎带的拉力为800g左右,此松紧度较为适宜。,(五)夹板固定的操作步骤 骨折经整复对位满意后,由助手维持牵引下,根

13、据骨折部位及骨折类型放置必要的固定垫、粘胶布固定。将棉垫包缠于伤处。小夹板分别放置于棉垫外层,均匀排列,板间距以11.5cm为宜,骨折线最好在夹板之中央部位为妥,用布带先扎中间一道,绕两周抽紧打结,然后再扎两端,一般捆34道。肌肉丰厚部位可紧些,松紧度一般横拉扎带能上下移动1cm为宜。,(六)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1、适当抬高患肢,以利肢体肿胀消退,可用软枕垫高。 2、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特别固定后l4天内更应注意肢端动脉的搏动以及温度。颜色、感觉、肿胀程度。手指或足趾主动活动等。若发现有血液循环障碍,必须及时将扎带放松,如仍未好转,应拆开绷带,重新包扎。,3、若在夹板内固定垫处、夹板

14、两端或骨胳隆突部位出现固定的疼痛点时,应及时拆开夹板进行检查,以防发生压迫性溃疡。 4、注意经常调整夹板的松紧度。患肢肿胀消退后,夹板也将松动,故应每三天左右检查扎带的松紧度,及时予以调整。,5、定期作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了解骨折是否再发生移动,特别在复位后2周内要勤于复查。若再发生移位,应再次进行复位。 6、及时指导病人进行练功活动。,(七)解除夹板的日期: 骨折对位情况 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 X光片,锁骨骨折,治疗原则:断端分离不超过5mm即可,不必强求复位。,X线照片:斜形骨折,肩部凸畸形,锁骨骨折,锁骨骨折复位手法,一、膝顶复位法:首见于朱肃普济方折伤门。 二、绕肩复位法:自创手法。,锁

15、骨骨折,锁骨骨折,用力方向,锁骨骨折,正面,肱骨近端骨折,外展型,内收型,治疗经验分享,一、由于肩关节活动范围较大,30度以内的成角对后期功能影响不大。 二、传统夹板钢托固定术无实质固定效果,绷带或弹力腹带前臂贴胸固定效果满意,通过棉垫调整内收外展角度,外展支架患者多不易耐受。,儿童孟氏骨折,桡头在X线上正常位置,复位前,复位后,尺骨上1/3骨折并桡骨头脱位,手法复位介绍(1),对抗牵引,纠正重叠移位,尺骨上1/3骨折并桡骨头脱位,手法复位介绍(2),按压手法,整复脱出的桡骨头,尺骨上1/3骨折并桡骨头脱位,手法复位介绍(3),端提手法,整复尺骨骨折,注意事项,1、本病多发于低龄儿童,桡骨小头

16、骨骺尚未发育完善,极易误诊,最容易忽视桡骨小头脱位与桡神经损伤。 2、孟氏骨折以伸直型较常见,桡骨小头前外侧脱位,复位后固定方式宜极度屈肘2周,然后调整为屈肘90度固定。初期屈肘90度位,小夹板以及葫芦垫压迫桡骨小头均不可靠。,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前,复位后,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要点(1),拨伸对抗牵引,重叠移位,纠正重叠移位,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要点(2),纠正骨折块向桡侧移位,捺正推挤,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要点(3),腕部掌屈尺偏,纠正向背移位,桡骨远端骨折,固定方法,限制腕部:背伸及桡偏动作,背板,桡侧板,桡、背侧夹板超腕关节,掌骨骨折,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骨折线,掌骨骨折,拨伸牵引,手法整复1,掌骨骨折,手法整复2,按压复位,低温支具固定,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