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及护理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4888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及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及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及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及护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及护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及护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及护理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内科 毛 娅,概念,人工心脏起搏系指用特定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肌除极,引起心脏收缩和维持泵血功能。心脏起搏是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同时也是治疗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或药物治疗有矛盾的复杂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技术。,心脏电生理基础,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点 自律性 兴奋性 传导性 收缩性,心脏传导系统:,由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房室束支和蒲肯野纤维构成,何谓起搏器,心脏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就是一个人为的“司令部”,它能替代心脏的起搏点,使心脏有节律地跳动起来。心脏起搏器是由电池和电路组成的脉冲发生器,能定时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

2、起搏电极导线传输到心房或心室肌,使局部的心肌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兴奋通过细胞间的传导扩散传布,导致整个心房和(或)心室的收缩。心脏的电信号使它跳动。,起搏治疗历史,体外试验及应用阶段 1819年 Aldini (Italy) 电刺激死者停跳的心脏,引起跳动 1929年 Conld 电脉冲刺激心脏,可使心脏随频率跳动 1932年 Hyman / Hyman Machine Artificial pacemaker, 7.2 Kg;由于二次大战,未用于临床 1952年 Zoll 将经胸壁起搏应用于临床,永久植入型起搏试验及应用阶段,1958 年 全球第一例永久植入型心脏起搏器植入手 术在瑞典完成

3、1967 年 按需型起搏器问世 VVI / VVT 1977 年 双腔技术标志着进入生理性起搏时代 1978 年 开发并应用可程控技术 1982 年 频率适应性技术应用于临床 1997 年 自动化技术应用于临床 1998 年 三腔技术应用于临床 2003 年 起搏器全数字化技术开发成功,1984年美国职业工程师协会将心脏起搏器与半导体、激光等并列为上半世纪最杰出的十大发明。 2001年起搏器和因特网分享美国国立工程院最高奖,组 成,临时性起搏应用双极导管电极,金属导线用抗折强度较高的不锈钢,外部用塑料包鞘,质地稍硬而有弹性,易经静脉插送。导管顶端电极(端电极或称阴极)为柱形平头状,容易拔除;另

4、一电极(环电极或阳极)距端电极1cm处,呈环状。两个电极的导线在导管内相互绝缘。,1、起搏电极导管(双极导管电极),2、体外脉冲发生器(pulse generator) 3、电源,常 见 名 词 解 释,感知:起搏系统发现心脏自身电活动 感知灵敏度:起搏器在心脏内所能感觉到心房或心室自身电活动的能力 起搏:起搏器向心脏发出电刺激信号以使心脏跳动 抑制:在感知期内感知到的心脏自发信号阻止了起搏器发放刺激 阈值:能够使心脏跳动的最小起搏刺激输出强度 融合波:自身和起搏波动融合,起 搏 参 数,起搏频率(次/分) (pacing rate) 输出电流(mA) (output) 灵敏度(mV) (Se

5、nsitivity),安 置 方 法,类 型,心室起搏 (VVI) 心房(atrium)起搏 (AAI) 双腔起搏 (DDD,1、治疗性起搏 (1)缓慢心律,各种原因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伴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阿-斯综合征)发作或近乎晕厥者。,适应症,(2)急性心肌梗死:新发生的室内双支或三支传导阻滞,作预防性起搏。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出现二度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者。严重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伴低血压、晕厥、心绞痛、末梢循环不良而阿托品不能纠正者。,(3)各种原因引起Q-T间期延长,并发尖端扭转型室

6、性心动过速。 (4)原发性室速、室颤、心脏骤停。 (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缠、心房扑动需行超速抑制治疗。,2、保护性起搏 (1)有慢性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障碍者进行大手术、妊娠分娩、心血管造影时。 (2)冠心病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左室造影术、PTCA或瓣膜病患者行球囊扩张瓣膜成形术时。,(3)心肌病或疑有窦房结功能不全的心脏病患者行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电复律时。 (4)心律不稳定患者在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或更换起搏器时。 (5)已用大量抑制心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又需电击除颤时,可预先安装临时起搏器,以预防电击后心脏静止。,(6)心脏外科手术: 1)预防性应用:如三尖瓣下移畸形、

7、房室共道永存、校正型大血管错位等,在房室交界区附近手术易损及传导束,常在开胸后作临时起搏。 2)治疗性应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修补后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严重心动过缓者,暂时用临时起搏待局部水肿消退后撤除。,3、诊断性起搏 主要用于临床电生理检查。 需要安装临时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常见病因有: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以及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麻醉、手术、电击、雷击、肾功能衰竭、心脏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治疗性应用等。,工作原理以心室(Ventricular)起搏为例,电极置于右心室,当自身心率低于起搏器设定频率时,起搏器按规定的频率发放脉冲起搏心室 心电图表现为心室起搏信号后紧随一宽大畸形QRS波,工作

8、原理以心室(Ventricular)起搏为例,如果有自身心搏,起搏器能感知其QRS波,抑制起搏器发放脉冲,并重整脉冲发放周期,避免发生心室竞争心率 当自身心率快于起搏器预定频率时,起搏器脉冲发放功能全被抑制,完全是自身心律,心电图上见不到起搏信号,室 性 融 合(Ventricular fusion),波形不定,介于起搏和自身波形之间,感 知:起搏系统发现心脏自身电活动,灵敏度设置:可以被起搏器感知的最小心内信号,能够触发或抑制起搏器发放冲动。 程控灵敏度时,数值越低,则灵敏度越高。,观察与护理,并发症 导管移位:最常见的并发症 心律失常:室速和室颤 心肌穿孔 导管断裂、电极导管在心腔内打结

9、穿刺并发症:血栓形成、皮下血肿、气胸、血胸等 感染 心脏外刺激,起 搏 心 电 图,常 见 故 障无起搏脉冲,表现:心率小于起搏器设置频率时,无起搏心律出现,常 见 故 障无起搏脉冲,常见原因及处理 原因:电极移位或脱落 电极导管破损、断裂或打折 起搏器电池耗竭 处理:更换电极或导管 更换电池,常 见 故 障有起搏脉冲,无心室夺获,所发出的起搏器刺激未能产生除极及心脏收缩 (夺获:起搏器发出的电刺激脉冲使得心肌发生了收缩),常 见 故 障有起搏脉冲,无心室夺获,常见原因及处理 原因:电极移位 输出能量低于刺激阈值 心脏穿孔 处理:重新放置电极 加大输出电流,常 见 故 障感知不良,起搏器不能感

10、知到心脏自身的P或R波 感知不良可能导致起搏器计时不恰当、起搏不同步或发放竞争性脉冲 感知不良导致起搏过度,未被感知到的R波,频率:60次/分,1s,1s,常 见 故 障感知不良,常见原因及处理 原因:心脏信号小 感知灵敏度低 处理:提高灵敏度,将灵敏度数值调低,常 见 故 障感知过度,起搏器系统感知到P或R波之外的信号 感知过度导致起搏不足,安全起搏护理,临时起搏器是一个低阻抗,直接与心外膜接触的通路,微小电流通过电极即可引起电击或发生室颤,应注意以下几点: 临时起搏器电极的插头应避免接触任何金属 或液体; 认真检查电极插头是否固定在插孔内,极性 是否正确;,严密观察血钾变化,维持在3545

11、mmolL,维持内环境稳定,以免血钾过低引起室颤,血钾过高引起心脏骤停。 常规备好抢救的药品和器材如阿托品、多巴胺、利多卡因、异丙肾上腺素、除颤仪等,以防起搏失灵时心力衰竭的抢救。,妥善固定起搏电极以免移位起搏导线应固定稳妥以防移位。做好床头交接班。仔细查看穿刺部位情况,检查导管有无曲折现象,导管接头固定情况。检查导管有无曲折现象,以防导管移位脱出。 预防感染 术后每天更换敷料,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减少感染机会。定时更换心电图电极部位。防止电极过敏而引起皮肤感染。,停用指征,当起搏心律与自主心律交替出现,且自主心律多于起搏心律时,连续三天描记心电图正常,应逐渐减慢起搏频率35次分,每6小时减慢一次,直至完全关闭起搏器。,拨管护理,关闭临时起搏器后观察3-5 d,如自主心律及心率正常,可拨出起搏导管电极。 拨出导管电极后,立即用05 kg沙袋压迫止血半小时左右。,健康宣教和指导,患者因植入临时起搏器后卧床休息、活动受限,易出现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解释植入临时起搏器的重要性、工作原理及术后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等情绪,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满足患者的需要,支持、鼓励患者,使其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坚持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